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4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6:07
列夫·托尔斯泰没有得到过诺贝尔文学奖。
扩展资料: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
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中篇小说《魔鬼》、《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
短篇小说《舞会之后》,特别是18~1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6:07
列夫·托尔斯泰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托尔斯泰之所以落选,是因为他对道德持怀疑态度,对宗教缺乏深刻的认识。1986年,瑞典文学院院士埃斯帕马克也曾在《诺贝尔文学奖》一书中阐述道:按照诺贝尔的遗嘱,文学奖的获得者必须“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而早期的18位院士认为托尔斯泰具有无*主义思想,他的作品“表现了宿命论的思想”,脱离了“理想倾向”。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托尔斯泰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6:08
列夫·托尔斯泰没有获得过诺贝文学奖。他应该得奖,但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没有评选他。
拓展资料
早年经历
列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1岁半丧母,10岁丧父,他由家里的亲戚抚养*。1845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痴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对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1847年4月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
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6:08
没有。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土地私有制度、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根据诺贝尔官网显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并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奖项之一。诺贝尔文学奖金授予“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6:09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没有获得过诺贝文学奖。他应该得奖,但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没有评选他。
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而老托尔斯泰死于1910年11月20日。他有足足十年时间完全够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托尔斯泰没有获奖,是因为当时的评委认为他的小说不足以获奖。那么,评委们认为什么样的人胜过托尔斯泰呢?请看1901年到19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1904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1905年 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
1906年 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
1907年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
1908年 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
1909年 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骑鹅旅行记》
1910年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德国作家
这十个人,一百年后来看,其成就根本不能与托尔斯泰相比。而且其中大部分今天看来都不再是世界知名的作家。由此可见,托尔斯泰未能获奖,绝不是托尔斯泰的遗憾,而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憾,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遗憾。
事实上,在托尔斯泰生前,当时欧洲的名流曾经联名写信给瑞典皇家科学院,*托尔斯泰未能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