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是什么,练什么,怎么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54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7-29 22:49

1、八卦是悟性拳,讲究以少悟多,参透造化,须知内中起点,进退伸缩,变化诸法。

2、客观看待敌我,同时将敌我内形外势、相对位置、周边环境都算在内,以变应变。

3、八卦掌的精髓不是让你围着敌人转而是让敌人围着你转,其中身法,步法,方位,都是很关键的

4、八卦总的要求出手不讲先后,要求刚柔相济不偏一面

5、八卦掌之力为拧旋力,就是手拧可以打、拿,腿拧可以踢,身拧可以摔,整个动作就像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一样

6、抽击和缠绕的动作很多,行步既轻灵又沉实

1.

八卦是悟性拳,讲究以少悟多,参透造化,须知内中起点,进退伸缩,变化诸法。客观看待敌我,同时将敌我内形外势、相对位置、周边环境都算在内,以变应变。但又需具备形意攻坚、太极陷敌的能力,练就中和一气,气至中和,就能感应确切,因敌而应。神气贯一,身手步法随气而旋转,如绕一球周圆,目视球心,鼻孔呼吸细微,愈细愈长,其劲之运用须周身之劲均融活泼,有若无,实若虚,粘连不断,此八卦变中之妙。

2.

客观看待敌我,同时将敌我内形外势、相对位置、周边环境都算在内,以变应变。必先使手和臂的动作如车轮那样圆,形成圈子一般,圆形转动灵活,敏捷,又符合连环不断的作用。转换时急如闪电,步法轻灵,进退合宜,动静归根,双掌上下翻飞,如蛟龙戏水,飘忽不定。后掌伏于前肘之下,行步旋转,每一步踏出,方向全变,转起圈来,如走风车一般,令对手无从捉摸,迅速旋转,能一次面对多位敌人。接招换势中即将对手来力改变方向,或又圆活地转还给对手,练至浑身处处皆可转,何处来力即刻又转还给对手。

3.

八卦掌的精髓不是让你围着敌人转而是让敌人围着你转,其中身法,步法,方位,都是很关键的,当你运用得当时敌人会有你总在他身后的感觉,并不是非要走旁门或刻意转到敌人身后去,不是我要去,而是他要来,不是追着敌人打而是等着敌人来挨打。八卦掌是练斜用正,练功时拧腰转掌,实战时大体功架和三体式相似。八卦掌的核心是后发制人,从对方进攻的一侧进步至对方身侧或身后回击对方,但此法不可专用。凡主动进攻必取最短距离,必须要有突然性。要想侧后击敌,必须要具备正面进逼或封闭的能力。

4.

八卦总的要求出手不讲先后,要求刚柔相济不偏一面。在用法上可接手可不接手,掩己之中击他之中为首要,这要在基本身法上去求。八卦不提倡守中,而是以对手的中轴为自己之中,在走的过程,隐藏自身的中轴,要求避正走斜,目的是为了击中对手的中轴。在每一式来说练时求形整、求内劲,用时含有打法、发法、拿法、擒法,须时时揣摸。而更应知招招相连、身形多变的妙处。八卦避正打斜,也应知避正打斜再打正的诀窍。招式若有内家手法配合,便如虎添翼,真正能以弱胜强。没有学好内家手法,但有先天的条件,例如手粗体壮,配合半内家,半外家的手法,也是八卦掌。

5.

八卦掌之力为拧旋力,就是手拧可以打、拿,腿拧可以踢,身拧可以摔,整个动作就像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一样,地球绕太阳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八卦对敌时也是一样的,敌人就像太阳一样,所以用八卦搏斗时,一定不要忘记了这一点,公转和自转要抓住一个转动的东西是非常难的。无论曲线还是直线运动,无论横劲还是直劲,无论斜面进击还是正面进击,无论翻转还是盘旋,都要以腰为主宰,用腰来带动,形与力都不可散。转动即可以化力也可以攻击。

6.

抽击和缠绕的动作很多,行步既轻灵又沉实,只走不打,而一旦使用即皮沾皮攻、守中用中、避正打斜、指上打下、指东击西。练到高深处,手、肘、肩等全身各部位均能打人。身如巨蟒手如钢鞭,丹田内转气行百孔。注重走中发力,但任何掌式的相互连接必须是基本掌式的弧形变化。并强调无论身体在任何一个角度都必须保持躯干的中正,双掌的弧线内外拧转滚动全由身体高低反侧的运动带动而得,充分利用了关节为动力枢纽的这一特点。掌式的变化和步法的运动均由四大关节双肩双胯的360度的旋转而得。配合手臂的螺旋拧转,保证劲力直达指梢,碰哪哪有的均整状态。与人交手,身形掌式不动,只转动步法即可将敌击倒于掌下。八卦的打法含在八卦的走掌换势之中,其劲力主要是在走转中生成运用,其打法全在其身法的左旋右转之中,人言程廷华先生动起来如大蟒一般,全身是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9 19:57

八卦奥密在转掌(单换掌),一式通,百式通,千变万化在心中。不必将八掌练全,只将单换掌习熟,则变换之理油然而生。只在单换掌或转掌上下功夫足矣,开始时一定要把要求吃透,每一个字都要琢磨,有一处做不到就白练了,且气易上浮,应平心静气,放慢速度一招一式的练。八卦是慢功,走三五年的单换掌,而且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要求都要做到,自然会有内劲产生,身体会有整劲的感觉,再练其它套路会很容易。单换掌形简意深,实战性强,八卦功夫尽在其中。基本功在单换掌中,其它七掌多是变化而已,只要步法、单换掌对,八卦掌就已经掌握了一半以上,以后多练增加功力,否则掌握的掌法再多,可能也只是空有其形,所以要多练走转和单换掌。八卦全部变法都以单、双换掌为本。各派不同的单换掌本质东西对了,外形很随意,所以单换掌的用法就很多。单双顺为基本掌法,式子简单,但身法难练,练好单双顺就得到八卦真谛。
单换掌从动作外形看,两掌掌心一向里一向外,两脚一摆一扣,从外表看它是一个面对圆心、左臂屈肘外旋向右则掩肘,于头右侧上方,右掌于左肘外侧下方,两手指向上,两脚对弧线的推掌动作;要求周身上下完整不懈,头顶气沉、沉肩坠肘、两臂圆撑、空胸拔背、肩肘松垂、收臀裹胯、两膝相抱、脚趾扣地,无一处不在顶劲,无一处不在用力。一掌前伸,一掌护后下方,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裹胯合膝、虎口圆撑、五指微扣,双手感觉是在抓抱篮球一般,劲力达到五指,既是外顶内按。通过“舌抵齿扣、提肛溜臀,气沉丹田”的心法,结合里直外扣、平起平落的趟泥步,加上合膝、拧腰、裹胯的方法练习。只要架正、气通、意合就强掌力和产生螺旋力,积累在走转换式之中逐渐打通全身筋脉,平衡阴阳,也具备了击技的基础。换势的时候是穿掌,腰转掌穿,易做成类云手的开掌而不是穿。
初习单换掌,掌对前方;继续努力,掌对圆心;继续苦练,掌过圆心,胸对圆心,此时虽有了一定功夫,但身架仍没有拧旋到位,没有越过这一层面,功夫不能产生根本性突破。在此基础上,至胸腰过圆心、头扭向里圈肩的肩窝处,下额放在肩井穴,后掌的掌指在前掌的肘尖下,后掌的肘尖下对肚脐,前掌下对后脚跟,也就是前掌的掌根与后脚的脚根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样才是身架拧旋到位。如此身架,走转自如,似行云流水,运掌转换,突变洒脱,说明四肢、腰胯及周身骨节已解开贯通,力自然达四梢,周身劲力必饱满无疑。遵照下顺上逆中圆的身架而练至浑身拧成一股绳,从而所获得的整劲,也叫浑元劲、螺旋劲。
走八卦单换掌可用劈拳的架子,一手前扑一手后兜,将这个架子维持住,两手不要再动。在圈子上的内脚直走,外脚内拐,这样就走成了圆圈。劈拳一手前扑一手后兜时,隐含着向左右的撑起之力,既然走了圈,就要将这隐含的劲撑圆了。走八卦练的是浑身的完整,手势不动,要以身动手。内脚直走,身子前进,架子就有了向前扑的劲,外脚内拐,身子侧转,手臂就有了向外撸的劲。一扑一撸地走圈,劲力就鼓荡上了。练单换掌看似两手不动,其实劲力在不断地翻腾,一比武就有了招。走圈就是蹬身子,鸡翘脚般随时能,但不能露了形,要看似脚不离地的走。
有人练八卦转一会,就头晕目眩,这是光蹬身子了。八卦圈不是脚脖子转出来的,而是头领出来。头首先要虚顶,只有虚顶了才能转动灵活,头微一侧转,整个身子就得调过来。这个圈子是一侧一侧走出来的,所以偏门攻防的意识就养成了。学会了调身子,重量就跟上了。这么走走,就是“全身重量上拳头”的好法子。而且劈拳两臂发挥向左右之力,架子就抱圆了,所谓“两弘圆则气到丹田”,可以养生出内劲,有身轻力厚之妙。弘是两臂内侧的肌肉,两臂通着呼吸,两弘伸展,胸就含住了,气息就能向下深入。脑门有顶意,拳头的分量就加大,后脑有仰意,撤身就快。可见单换掌“以头领身”的训练多么巧妙,脖颈僵硬地走八卦,就走不着东西了,单换掌是先有头功再有腿功。
前掌虚实牛舌样,转掌时一手在前,松肩、坠肘、舒指、坐腕,五指上竖回裹,虎口撑圆,掌根向前顶,其外形酷似耕牛口中伸出上*的舌头,虚是五指,实是掌根,其劲力也和牛舌一样,舌根处是硬的,舌体是柔软的。另一只手藏于前肘下,随时出击,后手变前手,出手不见手,暗藏杀机,使敌难防。左手推右手拉时用单换掌就能换成右手推左手拉。
单换掌就是八卦拳的核心。太极学最出丹田之气,并产生八卦拳的核心劲法。因太极左阳右阴,故以两仪平衡。单换掌在一气变化中是两仪,两仪练的是中和阴阳二气,实质上单换掌还是在练走,还是在练太极学。八卦走的是动的三体式。单换掌上承阴阳旋转一气流行,自求一气伸缩,四象万象变化之源。一气出,其余掌式,尽由意动。式上讲求上下相连、内外六合。知单换,八卦明。前辈所说苦练单换掌三年,实际上就是练习左旋右转。单换掌整个过程只有一个转身,双换掌转换了两次,双换掌无宫位为内取象,双换掌属外取象,单换为八掌式母,双换掌为八形掌母。每个掌势都是要左右练,不管敌人在左或在右都能熟练的使出来打击敌人。单换掌是外用的根基和变化,双换掌是内修的基础,走法与要领不同。单换掌炼气与力的分合,气归气,力归力,双换掌炼气与技,先天八掌只有观念,没有定法。其动作皆用行步,毫无停止,进行中皆以变化击人,有一定形无一定之势,神明莫测,然终不出单换掌之功。
单换掌里面包含了八卦掌的主要的劲法,如双手争劲,身体拧劲,双肘和双腿的裹,掌根的翻塌等等。单换掌势包含了八卦之劲,拳架工整,劲技完整,内含推、托、带、领、搬、扣、劈、进八法。知开合、了收放、明吞吐、晓翻转,八卦真理了悟大半,与顺势掌同参事半功倍。对于八卦掌之十六字劲法都会有所体会,八卦走转身形之基础;阴阳、虚实、刚柔、动静之变化;包含了八卦掌的基本打法。练好后八卦掌的基本要求及劲法可以说基本掌握。虽然其它七掌各有特点,但是总的原则、劲法是不会改变的,单换掌不能作为一个套路训练,手、眼、身、法、步;精、气、意、力、神缺一不可。再训练时注重伸缩、周身鼓荡,丹田挤压、身体开合,转换时要求拧、缠、包、裹等方面。
八卦起手结尾都无非单换掌,功纯后未见其手人已败跌,无非是一手单换掌与敌互动间沾抹变化,如停于那手如何用,则必真用之时发觉无一掌堪用,掌握好最基本的要领就行了,并不在乎一招一式的如何如何,具体的招式在实战中,可以用出来的很少的,真正可以用的只有八卦掌的本质。松,坠,轻,拧,疾,还有气沉丹田。功夫不到八卦一招都用不上稍帮点挡架而已,功夫一到单换掌即是无量掌,可沾穿翻压撞探捆搬截拦擗搜骨戳搓,无一不在单换法内,微动即得。功深时周身一掌,无处不能捆人击人。八卦掌中暗藏点法甚多,点时必以抵隙贴实,再用全身气力一吐,则沉重如山,必透肤里。
单换掌的用法,应加上暗腿的要求,起步摆,跟步扣,摆到位置,扣到地方,方能打的脆;以斜取正是八卦掌的特长,马上能形成以两手对一手,两脚对一脚的优势局面。应注意暗腿的使用,不要让对方起腿膝。单换掌不在乎是否真的力大或快,只要让的对手觉得快和力大就行,也许并不快和力大,这才是真正*出来的力大和快,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巧。第一个接手主要是分内门及外门,如右手接对方右手为内门接手法, 反之右手接对方左手为外门接手法,无论内门及外门接手, 目标都是穿开正面, 在左右两门击打, 步法会在穿掌时自动走位,一接一穿一打是手法打人,或一接一穿拔对方根是鑚翻劲打人,又或一接而拔对方根是胯步打人。第二手可穿可上架可栏亦可捋。第三手打上打下可用拳用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9 21:15

八卦母掌单换掌本出天然,亦合周身十二经络,左旋右绕精妙深奥,不偏不倚尔贵中道,返还溯源功在回转,销矿炼金复本心源。以周易八卦借象寓理,八步九转澈尽虚空,亦如《周易参同契》阐发金丹内秘。
孙禄堂《拳意述真·第二章八卦拳·程廷华论八卦拳》:“练八卦拳之道,先得明师传授,晓拳中之意义,并先后之次序,其实八卦,本是一气变化之分(一气者,即太极也),一气仍是八卦、四象、两仪之合。是故太极之外无八卦,八卦两仪四象之外亦无太极也。所以一气八卦为其体,六十四变,以及七十二暗足互为其用。体亦谓之用,用亦谓之体,体用一源,动静一道。远在六合以外,近在一合身中。一动一静,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体用焉,亦莫不有八卦之道焉。其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若是言练,先晓伸缩旋转圜研之理。先以伸缩而言之。缩者,是由高而缩于矮,由前而缩于后。从高而缩于矮之情形,身子如同缩至于深渊,从前而缩于后之意思,身体如同缩至于深窟。若是论身体伸长而言之,伸者自身体缩至极矮极微处,再往上伸去如同手扪于天,往远伸去又同手探于海角,此是拳中开合抽长之精意,古人云:“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所以八卦拳之道无内外也。研者身转如同几微的螺丝细轴一般,身体有研转之形,而内中之轴无离此地之意也。旋转之,是放开步法,迈足望着圆圈一旋转,如身体转九万里之地球一圈之意也。至于身体刚柔,如玲珑透体,活活泼泼,流行无滞,又内中规矩的的确确不易。胳膊百练之纯钢,化为绕指之柔;两足动作,皆勾股三角;两手之运用,又合弧切八线。所以数不离理,理不离数,理数兼该,乃得万全也。将此道得之于身心,可以独善其身,亦可以兼善天下。身之所行是孝弟忠信,无事口中可以常念阿弥陀佛,行动不离圣贤之道。心中亦不离仙佛之门。非知此,不足以言练八卦拳术也;亦非如此,不能得着八卦拳之妙道也。”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