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有哪些遗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39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34

古轩亭口,就在城市广场旁边。其他不了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35

*故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35

卷35 第三章 近现代*遗迹

清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国*军进驻绍兴,遗有来王陆顺德府第及壁画4处,于诸暨留下一幅《劝谕》。光绪三十一年(1905)起,光复会骨干徐锡麟、陶成章、秋瑾等,以绍兴为*活动基地,为联络同志,培养干部,所创大通学堂等,至今保存完好。*时期,绍兴为中国*党领导浙东*斗争活动中心地区之一,创建基层组织,发动民众抗日,成立民主政权,遗踪遍及各县。
本章所载,计太平天国遗迹6处,辛亥*遗址及纪念建筑6处,新民主主义*遗址及纪念建筑11处。

第一节 太平天国遗迹

越 城
来王殿 位于下大路。清代建筑,以太平天国将领来王陆顺德府第而得名。原屋规模宏大,日军侵华时被毁。存门厅、第二进前石库门楼及西厢房。
门厅南向。面宽九开间,现存明间及西侧四间,残余部分宽19.60米、深6.80米。 石库门楼天盘石硕大,额坊有人物浮雕,两侧石柱有云龙纹彩绘。西厢房面宽10.45米 、深6.05米,保存尚完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台门太平天国壁画 台门位于都昌坊路。明晚期建筑。坐北朝南 ,砖木穿斗式结构。原有四进,存第三进中厅。
壁画在中厅明间东、西壁上和退堂屏门上,清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国*军驻绍兴时绘。每壁4幅,高4.80米、宽9.20米。东壁,中间两 幅为神话故事,南侧一幅为凤凰、麒麟,北侧一幅为大象、狮子;西壁为八仙图。屏门上绘团龙。画面墨绘敷色,色彩浓重、清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探花台门太平天国壁画 台门位于萧山街。明代建筑。探花谢丕府第 。坐北朝南,砖木穿斗式结构。原有五进,现存门斗和第二进石库门。壁画作于清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国*军驻绍兴时,共6幅:第二进明间楼下东、西两壁各3幅,均宽6.30米、高2.85米。南侧2幅左右对称,绘凤凰飞天;其余4幅为水战图、陆战图和神话故事等。画面人物众多,墨绘敷色,色彩浓烈。屏门彩绘云龙图案,高2.85米、宽4.40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台门太平天国壁画 台门位于昌安直街。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共三进。壁画作于清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国*军驻绍兴时期,绘于第二进大厅东侧山墙,云龙图案。因经石灰多次涂刷,仅隐约可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凌家台门太平天国壁画 台门位于前观巷。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共三进。壁画作于清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国*军驻绍时, 绘于第一进明间天花板,云龙图案。画面长4.40米、宽2.50米,剥蚀严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诸 暨
宣何公馆太平天国*军《劝谕》
公馆位于诸暨红桥乡宣何村。明 代建筑。《劝谕》书于门楼内壁,系太平天国*军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所书宣传标语。柳体楷书,朱色,正文四竖行,行30字,共110字。款文竖行14字,径5×4 厘米。因风化,笔划已剥蚀。文为:“雄师到来临,尔民不须惊。放胆在屋内,何必据山林 。我国最爱民,只喜那鸡(豕)。财帛吾不取,妇女不奸淫。尔等胡乱行,聚众成匪群。伊乃自作祸,免得受(极刑)。谕尔细细听,休更(跟)鞑靼行。胡儿山河末,快为天国民。吾今(细)尽言,尔民自详(忖)。早早来投顺,家业免零。尔为我国民,共享乐升平。太平天国辛酉拾壹年玖月拾陆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 辛亥*遗址及纪念建筑
越 城
大通学堂 全称大通师范学堂。校址原为贡院,清代改作豫仓。位于胜利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徐锡麟、陶成章等为联络同志,培养军事干部而创办,系光复会在浙大本营。三十三年,秋瑾接办。七月,徐锡麟安庆失败。秋瑾被捕,学校受查封。大通学堂原有房屋50余间,其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东、北、西三面为操场。中轴线上共三进:第一进门厅,5间,门厅正中悬“大通学堂”匾额;第二进礼堂,今辟为光复会史迹陈列室;第三进为“徐社”,系徐锡麟生平事迹陈列室。三进之间,有长廊 相连,长47.32米、宽1.57米,为当年学生雨天练操之所。东、西两轴线上,原各有四*房,每进五开间,东西对称,布局规整,今存部分。东轴线第一进西首间为秋瑾工作室,亦为秋瑾被捕处。1980年修复,按原状布置。1982年开放。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秋瑾纪念碑 位于北路轩亭口,即秋瑾就义处。*19年(1930)建。通高7米。碑座两层,呈正方形。下层边长3米,四周设水泥栏杆。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碑座承托碑身,镌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雨亭 位于府山西巅。*19年(1930)为纪念秋瑾烈士而建。以烈士就义前绝笔“秋风秋雨愁煞人”(一说“秋雨秋风愁煞人”)而名。亭为八角攒尖顶,正面(东面)上方悬田桓手书“风雨亭”匾,两边石柱刻有*5年(1916)孙中山莅绍致祭烈士所撰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81年重修。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陶社 在东湖公园内。*3年(1914),绍兴各界人士为纪念 陶成章烈士,将原东湖通艺学堂改作烈士祠,名为陶社。5年8月,孙中山亲临陶社致祭。抗日战争时,毁于战火。1981年重建。南向,三间三进。屋面青山,门临碧水。正中悬孙中山题“气壮山河”匾,两侧悬长联:“半生奔走,有志竟成,开中华民主邦基,君子六千齐下拜;万古馨香,于今为烈,是吾越英雄人物,湖山八百尽增光。”室内陈列陶成章事迹。
徐社 在大通学堂内。*元年(1912)6月,绍兴各界人士为纪念徐锡麟烈士,于下大路建徐公祠;同年,建立徐社,设徐公祠内。日军侵绍时被毁。徐社系民间集社,有社员200余名。自徐社成立至*30年绍兴为日军侵占止,每年均举 行公祭。1982年,于大通学堂复设徐社。社厅正中悬挂田桓手书“徐社”匾额,有陈列室三,陈列徐锡麟所用手*、刺刀及就义血衣等。东梢间后壁嵌蔡元培撰《徐烈士祠堂碑记》。

绍 兴
热诚学堂 位于东浦镇。清光绪三十年(1904),徐锡麟创办,以徐氏撰联:“有热心人可与共学,具诚意者得入斯堂”取名,学堂提倡军训,实行男女同校。三十三年,徐锡麟安庆失败,学堂一度受损。*4年(1915),教学楼毁于大火,后以徐锡麟抚恤金重建。
学堂门厅西向,三开间,面宽14.25米,进深6.50米;石库门上方嵌石碑一方,横书阳刻“热诚学堂”。教学楼为西式建筑,坐北朝南,八开间,二层楼屋,面宽29.80米,进深8.95米;正中两间辟作“徐锡麟纪念堂”,入室上方悬徐生翁书“徐锡麟纪念 堂”匾额,室内陈列徐氏生平史料。北侧之徐锡麟藏*小池为曲尺形,明池长7.85米、 宽5.90米,暗池长10.95米、宽1.80米。学堂今称东浦镇热诚小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诸 暨
中山纪念塔 位于城南苎萝山东麓今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内。*15 年(1926)建。台基正方形,边宽5.50米,四周置栏板和望柱;塔座上层正方形, 边宽0.80米、高1.18米,下层六角形,边宽0.60米、高0.50米;塔身三角形,高2.50米,一面竖镌隶书“孙中山先生纪念塔”八字,另两面分别镌刻:“*十五年五月诸暨县民众捐造”和“*十九年十二月诸暨县建设委员会重修”。均楷书阴刻。 1985年5月,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重修。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遗址及纪念建筑

绍 兴
后堡桥*标语 后堡桥位于樊江乡后堡村。桥为梁式结构。主桥东西向,单孔,长15米,净跨4.60米,桥面宽2.15米。
标语书于主桥东西两侧桥墩内侧,文为“誓复失地”、“冲过钱江”。隶体,字径55×55厘米,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党领导下的皋北抗日自卫大队队长朱铁群所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 虞
*上虞县直属支部成立处 位于谢桥乡谢家桥村。民宅。东向三开 间,面阔7.30米,进深5.60米。青瓦粉墙,原系叶天底书房。*15年(1926)7月16日,*上虞县直属支部成立于此,并作为活动场所。27年2月,叶天底被捕后停止使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虞县民主*旧址 位于丰惠镇东大街。原系文庙,今存大成殿、 东厢房和泮池。殿南向,重檐歇山造,五开间,面阔22.10米,进深19.90米。厢 房硬山式,平屋五间。池半月形,中架三孔平板石桥。*34年(1945)4月20日 ,上虞县民主*在永徐乡三益小学成立。6月30日,新四军上虞县城(丰惠镇),民主*迁入文庙。9月底,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北撤,民主*工作终止。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撤会议旧址 位于丰惠镇世济弄。有楼房与后厢两进,南向。楼房五开间,单檐硬山造,阔21.50米、深12.80米;后厢平屋三间。*34年(1945)9月23日,*浙东区*扩大会议在此举行。会议决定奉**指示北撤,并部署北撤后工作。9月27至30日,*浙东区委与浙东新四军分批从后海登船北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夏盖山摩崖题刻 夏盖山位于盖北乡与谢塘镇之间,海拔168米。 石刻位于山顶西侧面北石崖,为抗日战争前期一些进步团体所题刻。自西向东依次为:草书 “前进中华*二十五年六月十日 上虞三进小学童子军团题”;隶书“还我山河 二十七年一月一日 海啸剧团一周纪念 全体团员举行谈心会于此 敬题四字藉作自勉”;隶书 “卧薪尝胆 湔雪国耻 中华*二十五年五月九日 中国青年励志会浙江上虞分会旅行团题”。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嵊 县
*嵊新奉中心县委旧址 位于小柏乡东林村王氏宗祠。*34年(1945)2至9月,嵊(县)新(昌)奉(西)中心县委驻地。
宗祠坐北朝南,共三进,晚清建筑。*23年(1934)2月24日,浙东行署委员会决定 将奉西区划归嵊新县委领导。嵊、新县委改称嵊新奉县委,下辖里东、上东、下东、新北、奉西五区,县办事处即由里东迁入东林王家祠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诸 暨
诸暨北区苏维埃*旧址 位于阮市镇,即原阮家埠育婴堂。*19年(1930)4月,诸暨北区苏维埃*在此成立。今存楼房3间。
民众图书馆 位于西江乡斗门村西经堂山脚。*建筑。坐北朝南, 临池而建,平屋一楹三间,通面宽11米,通进深6.30米;前檐设廊。硬山造。
*22年(1933)*诸暨地方组织创建,馆分藏书、阅览、借书三室。原有藏书2万余册,1956年,大部送交省图书馆收藏。“文化大*”期间遭破坏,图书及设施荡然无存。1986年,集资重修。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烈士纪念碑 位于城关镇鹞鹰山东麓。1978年8月始建,1982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944平方米。碑身高7米,条石砌筑,中镌赵朴初书“*烈士纪念碑”七字,碑座承托。平台与台基间有垂带踏跺10级。台基四周筑栏板和望柱 ,望柱柱头浮雕仰覆莲瓣纹。纪念碑至山麓铺设垂带踏跺284级。
齐村惨案纪念碑 位于化泉乡齐村。为纪念*33年(1944)3月30日被日伪军杀害的48位*党员和*群众而建。碑高6米,石块叠砌,上镌“ *烈士永垂不朽”八字。台基面积70余平方米,从地面至墓台铺设垂带踏跺14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