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0:4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6:02
关于媒体评“慰问困难户”引争议有,*应如何建立权威与信任,困难户的界定是否要考虑地域性,如何保护帮扶对象的尊严,这几个争议点。
在此之前,的确有一些地方出现过“开宝马领低保”、“开奥迪当穷人”等极端案例,而且这起事件的起因是一瓶“茅台酒”也是高价,与大众对困难户的认知出现了偏差。网民们的质疑也有道理,但这次通报出来之后,很多网民还是不买帐,其实质是极少数人对*缺乏足够的信任,进而导致一些地方*失去权威。这一信任的缺失也许仅仅是因为一件小事,但是,重建权威和“取信于民”并非一朝一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决策必须长期保持透明、公正,并重视公众对公共服务的体验,这样公众才能形成合理的预期,保持理性和信任。
在人人都是媒体的今天,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批评者总是对*工作抱有成见,常常无视事实,批评和抨击。在这方面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欢迎各方合理质疑,善意批评,并提出可行建议;另一方面,对于歪曲事实,造谣惑众的言行,也要及时依法处理。目前网民质疑最多的一件事是:“有很多人比较难,为什么要帮他?”众所周知,“困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直接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
某一地区的帮困工作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当此类活动的照片放上网络后,其在线判断就完全没有了地域性。因此,可想而知,容易引起争议的,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就拿山东来说,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886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八位,而且西部一些省份,人均连青岛也没有一半。对不同地区而言,很难采用完全相同的标准。不仅如此,当地通报还指出,该老人并非低保对象,是街道因其麻痹生病而进行调查、公示确定的“春节送温暖临时性慰问对象”。
另外,那篇引起争议的街道宣传报道还提到:此次走访慰问涉及到231个低保户、34个特困户和263个困难家庭。针对这一质疑,当地通报交代了许多非常详细的细节:老人的病情,子女的情况,家里的收入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当地*对此次舆情的真诚态度,值得肯定。但是对于瘫痪生病的老人来说,仅仅因为一次春节的临时访问,一批500元的米面油等物资,他就不得不面对网友的质疑、指责,甚至是恶意揣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6:02
争议的焦点就是对方家里竟然有茅台的瓶子,而且两位老人都是有退休金的,房子还住的比较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6:03
明明是困难户,家里还有茅台等价格昂贵的东西。慰问困难户的家庭,住着别墅,家有茅台,简直比有钱人还有钱,这样被评为困难户,引起网友的争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6:03
怎么样要钱落到实处,*如何建立权威与信任,困难户的界定是否要考虑地域性,如何保护帮扶对象的尊严,这几个争议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6:04
争议点就是这么定义困难户,因为一些困难户看起来条件还是不错的甚至比一些非困难户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