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创始人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00

我来回答

7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8-08 10:47

1、法家创始人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明确。

2、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

3、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

4、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08 07:55

法家创始人是李悝。

李悝,魏国安邑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

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据传,李悝在变法过程中,还身兼国家的*官,因判错了一桩案件,导致别人冤死。办了冤假错案,依照他自己定下来的《法经》,这是死罪。李悝为了法治的严肃性,写好遗书,自杀了。当然这是不是史实已无从考证,但这反映出李悝对变法的坚定与执着。

扩展资料:

李悝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提出“尽地力”的“重农*”。要求尽可能地开垦荒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调动人民种田的积极性。李悝把国家掌握的一部分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使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转为自耕农,而国家也得到什一之税(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一)。

实行“平籴法”。提出“常平仓”的*,在年成好的时候,*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破除旧制,*行赏。李悝提出整顿吏治,剥夺无功受禄的所谓淫民的特权,把禄位和奖赏赐给对魏国发展有功的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魏国大力提拔和重用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用新的封建官僚制度代替旧的世卿世禄制度,这是当时社会*制度的一大变革。

实行法治。建立完备的魏国法律,对于国家法令、*职能、*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为了推行“法治”,李悝总结了新兴地主阶级在各国的立法经验,编了一部《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制度下的法律。

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其中的优秀者,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悝变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08 09:13

法家始祖:管仲、士匄、赵鞅、荀寅、李悝。

集大成者:韩非 。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他们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过程,成为春秋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管仲、子产。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


扩展资料:

法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汉书》说“法家者流,盖出自理官”,“理官”是专职司法官。意为:法家的流派,是出自专职的司法官。

春秋时期,不仅出现了专职的司法官,而且还有关于执法、司刑、治狱的工作程序、专门知识与法律人员。不过,当时还没有产生学术派别意义上的“法家”。

法家以重“刑”而著称于世,“刑”在春秋以前就存在。这些“刑”大多被法家所继承,其中包括理官对“刑”的实践。因此说,没有理官的出现就不可能突然产生法家学派。

法家不足的地方。

1.极力夸*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

2.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比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这样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家 (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家思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08 10:48

法家创始人是李悝

李悝,魏国安邑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

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据传,李悝在变法过程中,还身兼国家的*官,因判错了一桩案件,导致别人冤死。办了冤假错案,依照他自己定下来的《法经》,这是死罪。李悝为了法治的严肃性,写好遗书,自杀了。当然这是不是史实已无从考证,但这反映出李悝对变法的坚定与执着。



扩展资料:

李悝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提出“尽地力”的“重农*”。要求尽可能地开垦荒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调动人民种田的积极性。李悝把国家掌握的一部分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使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转为自耕农,而国家也得到什一之税(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一)。

实行“平籴法”。提出“常平仓”的*,在年成好的时候,*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破除旧制,*行赏。李悝提出整顿吏治,剥夺无功受禄的所谓淫民的特权,把禄位和奖赏赐给对魏国发展有功的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魏国大力提拔和重用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用新的封建官僚制度代替旧的世卿世禄制度,这是当时社会*制度的一大变革。

实行法治。建立完备的魏国法律,对于国家法令、*职能、*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为了推行“法治”,李悝总结了新兴地主阶级在各国的立法经验,编了一部《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制度下的法律。

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其中的优秀者,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悝变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08 12:39

法家创始人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明确!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应该是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华夏族,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
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韩非是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著有《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主义理论,目的是为*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
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韩国,但他的*主张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嬴政却为了得到韩非而出兵攻打韩国。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因*上卿姚贾,而招致姚贾报复,遂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人虽死,但是,韩非的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毛*最佩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毛*曾经说过:”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家,基本都是法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08 14:47

韩非子,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称“韩非子”。韩非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从师荀卿。韩非口吃,但他善于写作,且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韩非的思想被秦始皇所重用。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在秦遭李斯嫉妒、陷害,在狱中服毒自尽。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08 17:12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 可以说是韩非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