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0: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21:39
据不完全统计,三国时效力东吴的山东籍文武重臣共有二十一人,他们个个能力出众,为东吴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有五位名将,在孙氏建立东吴的过程中表现更为出色、可谓耀眼夺目。
第一位山东籍名将:潘璋。据《三国志•潘璋传》载,潘璋是东郡发干县人。发干县,西汉时设置的古县名,即今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南一带。潘璋效力孙氏的时间相对较早。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权在阳羡任职期间,将潘璋收入帐下。
潘璋早年放荡不羁且嗜酒如命,跟随孙权后开始建功立业。前期战绩主要以平定贼寇为主,起初为别部司马,因平贼有功被先后晋升为大市刺奸、豫章郡西安县*、建昌县*、武猛校尉等职。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潘璋在合肥与众将合力救援孙权,勇战曹魏名将张辽建功,战后被晋升为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征讨荆州时,潘璋率部将马忠生擒关羽父子而一战成名,自此成了闻名天下、声震敌国的东吴名将。他也因此战跻身于东吴十二虎臣之列。战后被晋升为振威将军,任固陵太守、封溧阳侯。
此后,潘璋又率部参与了黄武元年(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战及黄武二(公元223年)的南郡之战,屡战建功。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晋升潘璋为右将军。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潘璋因病去世。
第二位山东籍武将:太史慈。据《三国志•太史慈传》载,太史慈是东莱郡黄县人。黄县,秦朝时设置的古县,即今山东省烟台市下辖龙口市城关镇东南二十五里处的黄城集。太史慈以弓马娴熟、武艺高强而闻名,是孙策击败刘繇后收服的降将。他在孙策时间屡建功业,到孙权时期没有得到重用,除了镇守海昬、抵御刘表集团之外,再也没有其他过人战绩。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郁郁而终。
第三位山东籍名将:徐盛。据《三国志•徐盛传》载,徐盛是琅琊郡莒县人。莒县,秦朝时设置的古县名,即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徐盛是孙权继位后提拔起来的武将,起初为别部司马,屯守柴桑,因抵御黄祖侵扰、平定贼寇叛乱有功,被晋升为中郎将。成名之战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的濡须口之战,从此跻身东吴十二虎臣之列。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徐盛被晋升为建武将军,任庐江太守,封都亭侯。此后,徐盛先后参与了夷陵之战、洞口之战,因累战有功被晋升为安东将军、芜湖侯。黄武年间逝世,具体日期不详。
第四位山东籍名将:诸葛瑾。据《三国志•诸葛瑾传》载,诸葛瑾是琅琊郡阳都县人。阳都县,西汉时设置的古县名,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南四十里砖埠镇东二里处的孙家黄疃。诸葛瑾是孙权掌权后第一批礼聘的名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