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0: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4 06:01
“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点明2021年财政货币*操作要领。
专家表示,*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宏观*明确定调,给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明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灵活调整,保持精准有效,但在操作上不会骤然大幅收紧。具体而言,货币*方面,全面降准降息概率不大,但诸如对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料有一定延续性;财政*方面,专项债发行规模扩张程度有限,但财政*总体力度不会收缩,对重点领域支持将更为集中。
宏观*保持“三性”
会议指出,明年宏观*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的时度效。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出台了较多的临时性、阶段性措施。随着近期经济指标向好,2021年经济和社会回归正常,这些措施如何进行调整备受关注。*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让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称。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不急转弯”意味着宏观*会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会骤然大幅收紧。2020年为对冲疫情影响,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加大,宏观杠杆率上升明显,随着疫情防控见效、经济逐步好转以及稳杠杆必要性加大,需要平衡好经济增长与防风险、稳杠杆的关系。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在确保*连续、稳定的基础上,要强化前期*效果,继续推动*工具的创新,进一步保证*的可持续性。例如,2021年延期还本付息*将到期,需要提前进行前瞻性的*考量,确保*的延续性。
“考虑到2021年,新冠疫情仍然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朗,外部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尤其全球超低利率环境可能会促使资本加速流入,这对我国的*操作空间会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宏观*既要考虑为经济稳健增长保驾护航,又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合理把握*的时机和节奏,确保我国经济金融保持健康稳定。”梁斯称。
在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看来,宏观*的重点不只在于“松”或“紧”。从明年开始,我国要把宏观*的整体视角,逐步转回到疫情前的总体思路上来,即,解决长期问题、解决深层次问题、解决“十四五”发展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稳健货币*灵活精准
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货币*在坚持稳健基调不变的同时,强调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八字方针。”董希淼认为,灵活,要求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适时调节,如果经济恢复速度较快,部分阶段性*可能退出;精准,要求流动性更加精准滴灌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支持;合理,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流动性将保持在合理水平;适度,既不会让市场感觉到“缺钱”,也不会“大水漫灌”,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在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有些*到期可以退出。比如,今年年初,央行拿出3000亿元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对防疫物资生产运输企业加大支持,提供超低水平贷款利率,目前生产已进入常态,这项*可能到期就会退出。但一些*仍然应该“应延尽延”。比如,针对小微企业的延期还本付息*,在小微企业承诺稳岗就业的情况下,要继续鼓励金融机构通过无还本续贷方式支持小微企业,保持其资金流稳定,防止*断档导致小微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对于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工具,应考虑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定位于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长期*工具,更好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他建议。
谈及明年*操作,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预计,2021年央行全面降准降息概率不大,但不排除会通过定向降准支持中小微企业及制造业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尹恒表示,从今年三季度开始,货币*出现边际调整,应密切关注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维持松紧适度的货币*,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特别要防范经济技术性下行风险。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明年*利率有望保持稳定,但市场利率中枢会有所上移,新增信贷、社融规模会有小幅下调,结构性货币*的定向滴灌特征将更加明显。
积极财政*提质增效
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抓实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尹恒表示,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实施了超常规积极财政*,未来一段时期内不应过早设立超常规积极财政*向常规性积极财政*转变的时间表,而应当密切关注经济走势。财政赤字率的调整、专项债规模的适当调整、对中小企业补贴的退出、*财政直达资金的调整等都要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审慎地作出决策,尽量保持*的连续性。另外,目前财政*支出效率和效果还有待提高,应给予重点关注。
温彬表示,财政*强调提质增效,这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明年财政力度不会明显收缩。在今年疫情影响下,财政*力度空前,包括特别国债、专项债等在内的广义财政规模超过8.5万亿元。明年广义财政规模仍要保持适度增长,财政赤字率设在3%左右比较适宜。在地方*专项债方面,明年新增专项债券规模可能在3.3万亿元左右,较今年小幅减少。但要看到,当前有个别地方*面临较大财政压力,要注意更好发挥地方*专项债的作用,支持财政发挥在稳增长、惠民生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强调财政支出的效果。对一些民生短板、薄弱环节等要加强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对实体经济实施减税降费,降低市场主体的经营成本。
唐建伟预计,明年抗疫特别国债不会再发,财政赤字率可能回到3%左右,地方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应该也会有所下降,但全年财政支出规模仍会大于今年,财政支出力度不会减弱,质效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