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29
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转化不足、大量农村资产处于闲置状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农村资产闲置的典型表现包括:第一,农村土地经营权闲置,也即大量农村耕地撂荒;第二,农村 宅基地闲置,包括大量老房屋无人居住;第三,因农民进城等因素,大量新修房屋闲置;第四,农 村荒山荒坡及林地闲置。在此情形下,如何盘活农村大量闲置资产,深入挖掘农村家庭资产的金融 价值潜力,对解决农村融资难题至关重要。
农村资产金融化初步明确了五个发展阶段性目标:农村资产数据化、数据资产价值化、资产价值信用化、信用货币化以及产融一体化。
一、农村资产数据化
以县域为单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单个农民、农户、农场主等经营者为主体、以土地等资源、生产产品、经营权、使用权等各类资产为核心的“全国农村资产数字化电子登记平台”,逐步把全部实物和权益性资产变成电子资产,加快资产数据化步伐,并且对接各级*、产业、农户已有的信息化系统,形成底层数据库,相互核验。同时,建立全国的农村资产电子登记等级制度和“资产电子证书”制度,编制统一的资产电子代码,与纸质证书确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样一是建立打通数据孤岛,形成各级*、产业、农户已有的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并且加入了交易信息、不断增加新的资产信息、及时更新农民信息等,形成完整动态、及时、细化了的底层数据库。二是让各级监管者能够全面摸清家底,动态掌握信息,方便实施涉农资产的有效信息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也将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有力手段。三是以电子数据化的方式重塑农村资产的表现方式,为每一项农村资产建立数字化映射,方便资产拥有者,方便投资者,也奠定了全国产权交易、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提供了一个全面、准确、高效、方便的技术平台,可以说,这是中国农村资产管理的一次重大创新。
二、数据资产价值化
一般资产的特征有流动性、可逆性、可分性、价值的可预见性、收益和回报。农村原有形态的资产变成数据资产后又增加了以下特点:独有性(sole)、持久性(不会被耗尽) 、保值性(不会贬值)、持久性(Durable)、战略性,因此,资产数据化不仅是适应科技进步、宏观管理、产权市场建设、资产金融化的客观发展需要,也是无形中再次提高了原有资产的战略价值和使用价值。通常来说,考虑有形资产(机械、设备、建筑物等)时,其价值通常会随着使用的增加而下降或贬值(房地产可能相反)。但是,数据使用得越多,其价值则会增加。
为了把农村数据资产价值合理化,一是要建立各地各类农村资产价值评估标准体系。我国颁布的《资产评估法》包含农村资产,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基于城市资产的,需要建立有农村资产特点的评估指标、模型和计价标准。二是建立农村资产评估机构,开展人力培训,培养专业人才,力争3-5年内每一个县有一家以上的评估机构,培养专业人才2万名左右。三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通过真正市场化的交易发现三农数据化资产的对应资产的实际价值。四是与在农村展业的银行等合作,购买其过去对资产估值的信息,同时共同建立资产价值评估模型,为数据化资产赋予价值,作为授信、信贷额度计算的基数,将这些数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为资产全面估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上述措施的实施和各类数据的积累,就能形成区域大部分类型资产价值的基准、公允价值和资产价值总量,也有利于个体的资产价值管理。最后,形成以评估机构评估的价值为基础、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价值变现为主渠道、以农村金融机构运用评估价值进行授信管理、以农村产权登记结算机构为资产鉴证、确权、变现资金结算为核心的农村数字资产价值发现、评估、运用、转让、变现的产业闭环和服务体系,从而为数据化资产的价值流动、金融机构运用、农民等经营主体融资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资产价值信用化
“信用”是“人”在社会或经济活动中,长期遵规守诺的行为,并给社会产生了贡献。“信用”包含以下含义:一是信用是遵规守诺行为;二是信用对社会产生了贡献,具有社会属性;三是信用可生产、可积累、可消失,长时间的遵规守诺生产、积累了信用,违规或违背承诺、契约,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信用就减少或消失了。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信用社会建设的力度,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整体来看农村的进展慢于城市,大多数农民没有信用记录、信用报告,在银行也没有授信额度。
在农村,受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和传统道德的熏陶,中国农民一般都坚守诚信的品德,恪守诺言。这种声誉、行为应该都是无形资产,都有价值,再把农民有形资产的价值加上,就能形成农民自身的信用,也实现了数字资产的信用化。为此需要在农村给每一个农民和经营主体建立信用代码、信用档案,出具信用报告,评估信用等级,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给予授信额度(不办信贷业务),通过前述的“五信"建立,就能实现每一个农民都拥有信用的目标。
第一,建立有农村特色的征信体系。鉴于农村、农业、农民的特殊性,建立一套新的征信指标、采集管用的要素、建立合适合理的模型和评价标准,以个人、资产数据为基础,支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信用体系。首先是要建立专门服务农村的征信机构,以农民、农户、农场主等为主体,加上农村企业,实行个人与农业企业征信的有机统一。第二是将经过估值的数字化资产对接银行,由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中进行资产价值验证,进一步发现价值,也可以价值变现。第三,以金融授信额度为标志,连接金融机构与农民信用体系,把信用化的农民资产价值转换成金融机构给予农民的信用额度,为农民信用消费、信用贷款奠定基础和条件,在农村真正实现信用消费和信用贷款的普及,彻底改变抵押贷款的格局,这将有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快速发展。
四、信用货币化
“信用具有价值”,“信用是财富”,这两点早已形成社会共识并且被实践所证明。从理论上简单讲,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信用行为的本身通常伴随着劳动,信用在被创造过程中伴随着无差别的劳动,所以信用具有价值。货币的本质是契,因此货币本身就是信用的产物,具体说,货币的支付中延期支付支持了商品的赊销、赊购,而商品赊购、赊销就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愈来愈大规模的赊销、赊购就是信用扩大发展的过程。现代货币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货币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正是信用不断向货币转化的过程。如支票和信用卡的出现,正是个人信用转化成为了货币。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数据爆炸”、数据广泛流动的时代,这些数据忠实地记录了我们的行为,巨量的数据在金融、商业、社会公共管理等领域的传播路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数据处理能力越来越强,经济学家、行为专家等通过海量的数据对人的行为预测越来越准确。海量、*度的数据信息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技术,都为准确评估信用量创造了条件。可以说大数据加快了信用转化为货币的进程。“芝麻信用分”就是将人的交易信用货币化的尝试。但是农民信用的价值如何实现或者说农民信用这一财富如何应用,不断地由无形转化为有形,表现为货币表现形式,我们认为有以下途径:一是信用消费,让每一个农民拥有自己的信用卡,运用自身的信用额度进行顺畅的消费;二是信用贷款,在信用额度内,农民可以申请并获得合规的贷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等;三是信用担保(增信),即农民利用自身的信用,为其他经营主体进行合规担保;四是抵押贷款,即农民将自己信用化的有效资产抵押给银行,贷出一定的资金;五是信用债券,即信用化的农民、农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主以及涉农企业等发行信用债,为农村增加新的融资渠道;六是信用化的资产证券化,即以有效资产、或者资产未来的收益为基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使很多原本不能进入资本市场,或者融资渠道很窄的涉农资产能够进入资本市场,丰富涉农资产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又能盘活资产并再次投入三农领域,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资金问题,并且能促进农村制度创新,改善资产结构,充分发挥涉农资产的信用优势,使资产价值再次货币化。
五、产融一体化
2019年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就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其中指出“要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三农资产的管理、农村产权的评估和交易、金融服务以及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实现现有资产、农民信用的价值化,撬动外部资源一起投入到三农,净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比如产业订单赋能农业主体,订单匹配银行授信,从而为社会化服务提供资金支持;比如整合区域社会化服务商,通过服务获得贷款;比如针对区域优质产业,导入产业基金等等。
在业务模式转型上打造“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农村金融业务模式。中国农村不同于城市,农村是熟人社会,是世世代代聚族而居,长期在一个地方生活,祖传下来的熟人关系,熟人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通过感情连接起来的。如果照搬城市金融业务的发展、推广和落地模式,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AI、大数据等技术,在中国农村开展纯线上化的金融业务是行不通的。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打造“线上+线下”的农村金融业务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在区域内,搭建上述线上农村金融的科技服务,例如科技服务平台、风控体系等,同时与资金端共同设计符合区域的涉农金融产品,输出整体业务模式。同时建立线下运营团队,设计、布局、运营线下业务,具体包括:
第一,搭建线下展业队伍。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展业队伍体系,全面开展贷前调查、贷中审批、贷后管理等工作。
第二,使用APP管理工具。工作人员组织农户通过用户端APP进行基础信息数据采集验证、现场尽调、材料上传进件,对提交的材料信息进行核验;管理人员通过管理端APP对各地协理员、客户经理的贷款服务和业绩进行绩效考核和业务管理。
第三,配套担保服务。由具有资质的融资担保机构对借款农户配套风险分担机制,与资金方共同承担风险。另外,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我们需要逐步淡化担保的客观功能,强化农民的主观信用与风险意识,更多关注农民的还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