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15:19
Grapholitha funebrana Treitscheke
别名
李小(简称)。
形态
成虫体长约6.5mm,翅展约12mm。体背面灰褐色,下唇须背面灰白色,其余部分灰褐色杂有许多白点,向上翘,第二节末端约达或超过复眼之半,此节背面平滑,腹面粗糙,前端蓬松,全节呈三角形,第三节大部外露,指向前方。前翅烟灰色,前缘约有18组不很明显的白色斜短纹。翅面密布小白点,靠近顶角及外缘处的白点排成整齐的横纹,其余部分的白点不规则。近外缘部分有一隐约可见的略与外缘平行的月牙形铅灰色纹,约起自前缘第五、六组斜纹处,终止于臀角处,沿此纹内侧排有6—7个黑绒色短斑,月牙形内侧的小白点较它处多而密,色泽较浅,月牙纹与外缘间,特别是在顶角附近,杂有黄褐色。外缘在R5与M1间下凹显著,缘毛灰褐色,末端白色,缘鳞片褐色。后翅浅褐色,臀叶部较深,缘毛灰白色,其基部颜色较深,Cu及A脉基部缀有长毛。卵为椭圆形,扁平,长约0.7mm,乳白色。幼虫体长约12mm,玫瑰红色或桃红色,腹面色淡,头部黄褐色,颅侧区有深褐色雾状斑纹。前胸背板浅黄白色或黄褐色,臀板浅黄褐色或玫瑰红色,上有20个左右深褐色小斑点,*淡黄白或浅褐色,腹部末端具臀栉5—7刺,腹足趾钩为不规则双序,具趾钩21—33个,多数为23—29个,臀足趾钩13—17个。蛹长约6.5mm,初为黄白色,后为黄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
在黑龙江省1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多数在土中,少数在树干基部和树皮裂缝中做茧过冬。在土中越冬的幼虫,入土深度为0.5—5cm。越冬幼虫4月末至5月初开始爬出越冬虫茧,做第二次茧。第二次结茧部位,大都在距地面1cm深处,或在地面阴暗潮湿处。出茧盛期为5月上旬,此时正是李树花芽萌动期。幼虫在茧中化蛹。蛹期22天,5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此时为花苞期,羽化盛期为5月底至6月初,成虫发生期近1个月。成虫寿命为8—15天。傍晚成虫交尾、产卵。卵散产,前期多产卵于李叶背面和叶柄、枝条上,后期随果实增大,产卵在果实上。卵期为3—4天。幼虫孵出后蛀入果内为害。6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大量蛀果,在果内生活18—20天,被害果大量脱落,幼虫脱果后在地面做茧化蛹。6月下旬见第一代成虫,完成一世代需1个月左右。经过2代繁殖,至9月下旬脱果幼虫进入越冬场所,做茧过冬。
该虫在北京杏产区一年发生2—3代,1—2代为害杏果,第3代为害其它杂果。以老熟幼虫在杏树下土壤及杂草中过冬,一般入土深度5cm左右。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至5月底为越冬代成虫发生期。第1—2代成虫分别发生于5月下旬至6月末和6月底至7月份;幼虫为害期第一代为5月,第二、三代分别在7—8月。
防治方法
1.越冬代幼虫防治
出茧期地面和根颈部喷撒300倍50%辛硫磷乳油,杀灭出茧幼虫。
2.杀初孵幼虫
幼虫孵化期喷布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3000倍菊酯类农药(如20%速灭杀丁),杀灭初孵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