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的经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5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1:15

汉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水稻、小麦、油菜等高产区,被誉为“米粮川”,为陕西省粮油基地县区(区)之一。
1950—1957年,经过反霸减租、土地改革和合作化,粮食总产达6511万公斤,比1949年时的4259万公斤增长52.88%。1958年后,由于指导上的失误和严重自然灾害,1960年粮食总产下降到4415万公斤。1962年,贯彻“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调整了部分生产关系,到1965年,总产回升到8130万公斤。十年“文化大*”,产量时进时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经济*改革,农村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林牧业发展较快。至19年,粮食总产1.52亿公斤,交售8207万公斤,占总产53.%;出售食油330.4万公斤,占总产74.16%;交售蚕茧47吨,柑桔等水果2656吨,肉类总产量7603吨,蛋1925吨,奶1295吨。拥有拖拉机等各种农用机械8000多台(件),5.58万马力。每亩耕地施化肥77.06公斤。农业产值00多万元,是1965年的1.7倍。1949年的3.73倍。
1976年引进杂交水稻和1981年示范“两段育秧”技术后,耕作制度更新,作物布局合理,粮食产量上升,从1984年起,水稻亩产连续5年超过500公斤,小麦亩产200公斤,油菜亩产140公斤。19年,农村人均占有粮食由1965年的291.8公斤上升到570公斤。1950年开始植树造林,至19年,汉台区累计造林5.12万亩,“四旁”植树875万株。
19年,农业总产值01.3万元,比1978年增长15.3%,其中农业5923万元,占66.54%;畜牧业2087万元,占23.5%;林副业736万元,占8.2%;渔业155万元,占1.76%。农、牧、林副和渔业分别比1978年增长11.6%、30.6%、78.3%、90.7%。汉台区农村人均收入551元,比1978年增4.13倍。
2012年,汉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7亿元。粮食种植面积26.66万亩,粮食产量10.35万吨;油料种植面积9.46万亩,油料产量1.57万吨,均与2011年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9.68万亩,产量18.55万吨。 汉台区先民在5000年前,已能制作石器、骨器、陶器、玉器和编织鱼网等。汉代,汉台区设铁官专司采矿冶炼事宜。城内铁匠炉增多,生产兵器、农具、工具等。至清代,手工业已扩及铸制铜、锡、铁器和棉纺、丝织、造纸、染色、制革、漆器、金银首饰、酿酒、制糖、米面加工、糕点、酱货、砖瓦石灰、竹木棕藤器等方面。
辛亥*后,官府和民间借汉江水运输入少量手摇机器,如印刷机、缝纫机、织布机以及制革、火柴、石印等生产设备和技术。1936年后,宝汉、汉白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交通逐渐方便。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一些工厂和文教单位内迁,新工艺随着传入,如修车、修钟表、铁皮器皿、机卷烟、小五金、日用化工等。为军需民用,缝纫业得以大发展。还有欧亚五金厂,“工合”铁工厂等小型工业在汉台区兴建。1939年汉台区电厂建成发电后,促进小型工业的发展,铁工厂、机米厂等36户使用电力。1949年,全区手工业和工业企业1591户,从业人员3530人,产值255.24亿元(旧币)。
后,从1953年开始,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按行业组建合作社、组66个,职工2638人,年产值556万元。国营经济约占%,集体经济占22%,公私合营经济占13%,私营经济占1%。1958年,全区兴办大小工厂149个,全民职工由1957年的8760人增至14095人。重工业产值由1957年377万元增至678万元;轻工业产值由1957年2599万元降为1810万元。70年代,内迁工厂逐步建成,铁路通过汉台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传入汉台区,推动了汉台区工业的发展。至1978年,全区工业企业276个,其中:水泥、化肥、日用化工、缫丝、服装、橡胶、造纸、食品等生产初具规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工业结构日趋合理,门类逐步齐全。
至19年,全区工业以机械、建材、轻纺为主体,并拥有电子、化工、医药、食品、缝纫、皮革、造纸等30个工业门类,3个工业企业。职工56210人,固定资产(原值)842万元,工业产值75863万元,占全区社会总产值70.24%,是1949年的117倍。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23万元。其中:区属工业企业321个,职工291人,固定资产21592万元,工业总产值32419万元,实现利税341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07万元。工业产品已达400余种,三分之一以上产品行销全国。有8类50余种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外汇448万美元。24种产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20种产品获省优秀新产品奖,14种产品获国家及省行业评比第一名。主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85%,工业标准化覆盖率达95%以上。
2012年,汉台区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规上企业实现增加值为34.97亿元,增长23.7%。全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5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06.77亿元,增长26.2%,其中汉台区企业完成总产值100.05亿元,增长26.3%。规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04.62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汉台区企业完成销售产值98.55亿元,同比增长29.6%。全年工业产销率为98.0%,比去年增长了2.1个百分点,其中汉台区企业产销率98.5%,比去年增长了2.6个百分点。 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和新兴产业是汉台区主导产业。先后建成北城货运区场、盛隆家俱城、过街楼蔬菜批发区场、新时代建材批发区场、陕南电子城等各类区场50多个,在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提供产品终端服务,对财政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汉台区依托城区资源,以科技、房地产、文化娱乐、信息咨询、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提升和改造传统服务业。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5%,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达32710户和659户,从业人员达到84972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6.4%。
汉台区商业贸易有史料记载可追溯至秦汉。“汉水下荆襄,栈道连秦雍”,水陆交汇构成东、南、西、北4条商路。商品辐辏鄂、川、甘、秦,自古成为著名的物资集散地。明初,汉台区为陕南茶叶输边易马包装、验印地。清代,商品贸易额增加,沿江兴隆街、南关、东关一带店铺林立,商品在此屯积调运。清光绪34年(1908),汉台区商会成立,区区商号毗连,成为仅次于西安的陕西第二商业都会。
*时期,商业门类逐渐齐全,有钱庄、粮行、粮店、百货、杂货、药店、服装、旅社、饮食、服务等业。传统输出商品粮食、棉花、药材、生漆、桐油、木耳、土布、色纸、毛皮等,输入商品百货、五金、瓷器、绸缎、盐、糖等,逐年增加。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商贾涌入,商业趋于繁荣。*33年(1944),商业同业公会达44个,会员1573人。抗战胜利后,物价暴跌,百分之二十三的商店歇业。*37年(1948),汉台区商户1691家,从业人员4082人,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商店冷落。
后,*扶持发展商业。1950年,汉台区商品零售额546万元。1952年国营商业调集粮食、棉纱、棉布等投放区场,对平抑物价、稳定民心起了重要作用。国营商业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坚持“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社会主义方向,信誉日增。1956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区供销社、区商业局相继成立,分别管理农村、城区商业,各项购销业务迅速发展。1959年后,国营商业积极组织购销、合理分配商品,基本保障区场供应。“文化大*”中,供销社与商业局合并,集区贸易关闭,流通堵塞,区场萧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国营商业主导地位,积极发展集体商业,个体商业亦有发展,区场开始活跃。1979年,商业门店达511个,从业人员59人。其中全民门店171个,3585人;集体222个,2人;个体93户。汉台区商品零售总额10178万元。1985年,供销社恢复集体性质,国营商业深化改革,个别商店租赁、承包经营,个体商业发展较快,购销两旺,区场繁荣。19年汉台区商业门店6333个,从业人员29669人,其中国营门店219个,5936人;集体1423个,16113人;个体4691个,7620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6963万元。门店、人员和销售额分别是1979年的8.93倍、4.75倍和4.61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扣除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5726万元后,其中国营商业21591万元,占52.35%;集体14091万元,占34.17%;个体5555万元,占13.47%。另有粮油购销网点61个,19年销售粮食4747万公斤,食油97.37公斤。
2012年,汉台区限额以上贸易业共92家,其中批发零售企业53家。2012年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7亿元,增长17.3%。其中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19.2%,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45.91亿元,同比增长16.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8.37亿元,同比增长12.7%。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