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3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24
浦江的清明节除了吃清明粿、白粿、馄饨等,在当地还有一个独特的老习俗:吃“通天饭”。通天,顾名思义,就是在露天吃饭。
除了浦江城里,在浦江大部分地区都有这项习俗,按浦江人的说法,它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其来源的说法也有好几种。
一种说法是,春秋时期介之推被焚死在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人遂以此为寒食节。但为了照顾老人小孩,就对寒食节做了变通,搞一个“通天饭”的烧法,不在家里的灶台上烧,柴火也不从家中取,烧完了灶台立即毁掉,意思就是不留痕迹,尊重风俗而体察人情、有所变通的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是,人如果跌入茅坑或遇到空中飞鸟粪落到身上,便会认为很晦气,必须烧“通天饭”。烧“通天饭”时得向左右邻家讨米、讨豆,称为百家米,然后露天用石块架灶烧饭,不但自己吃,而且分给其他人吃,据说吃了“通天饭”可以“替晦、免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24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