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at与am有什么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08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6:10

自动变速器(也称AT)的应用使汽车的操作更为简便。不过许多人将其与无级变速器概念混淆。其实,现在使用的自动变速器绝大多数还是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情况自动变换挡位的有级变速器。它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扭矩传递的变化,所以不能称之为无级变速。

由于许多用户对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方式不太了解,在使用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也就必然会引发一些自动变速器的故障。东莞龙华车行提醒各位司机朋友,在使用自动变速器时,应该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时机是非常重要的。何时准确换挡主要取决于车速和发动机负荷。

发动机油门开度较大时,发动机负荷较大,变速器处于较低挡位。相同车速下,发动机油门开度较小时,发动机负荷较小,变速器可处于较高挡位。因此可以运用油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换挡时机。

驾驶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起步后,如果希望保持较好的加速性能,可以始终保持较大的油门开度,自动变速器会在较高车速时升入较高挡位;如果希望平稳行驶时,可以在适当时候轻抬油门踏板,变速器就会自动升挡。使发动机在相同车速时保持较低转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性和宁静的驾驶感觉。这时再轻踏油门踏板继续加速,变速器不会马上退回原挡位,这是设计者为防止频繁换挡而设计的提前升挡、滞后降挡功能。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自动变速器带来的驾驶乐趣了。

另外,装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还普遍设置了全负荷开关。当油门踏板踩到底时,就会触动此开关,车辆在高速行驶中,变速器会马上强制降1个挡,使车辆在需要短距离加速超车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加速性。这是由自动变速器本身设计决定的。

由于单向离合器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不是所有挡位都能像手动变速器一样,能在下坡时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反拖作用来控制车辆的下坡滑行速度,所以只有把自动变速器的操纵杆根据车速挂到3、2、1的*挡位上,才能实现利用发动机反拖作用,来控制车辆下坡的滑行速度。

手动变速器(MT:Manual Transmission)是最原始的变速器,它采用干摩擦式离合器和齿轮组,由于每挡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挡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比如,一挡变速比是3.455,二挡是2.056,再到五挡的0.85,这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5个值(5档手动),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是最常见的变速器,它的基本构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轴一中轴,即指输入轴、轴出轴和中间轴,它们构成了变速器的主体,当然还有一根倒档轴。手动变速器又称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含有可以轴向滑动的齿轮,通过不同齿轮的啮合达到变速变扭目的。输入轴也称第一轴,它的前端花键直接与离合器从动盘的花键套配合,从而传递由发动机过来的扭矩。第一轴上的齿轮与中间轴齿轮常啮合,只要输入轴一转,中间轴及其上的齿轮也随之转动。中间轴也称副轴,轴上固连多个大小不等的齿轮。输出轴又称第二轴,轴上套有各前进档齿轮,可随时在操纵装置的作用下与中间轴的对应齿轮啮合,从而改变本身的转速及扭矩。输出轴的尾端有花键与传动轴相联,通过传动轴将扭矩传送到驱动桥减速器。由此可知,变速器前进档位的驱动路径是:输入轴常啮齿轮-中间轴常啮齿轮-中间轴对应齿轮-第二轴对应齿轮。倒车轴上的齿轮也可以由操纵装置拨动,在轴上移动,与中间轴齿轮和输出轴齿轮啮合,以相反的旋转方向输出。

由于变速器输入轴与输出轴以各自的速度旋转,变换档位时合存在一个"同步"问题。两个旋转速度不一样齿轮强行啮合必然会发生冲击碰撞,损坏齿轮。因此,旧式变速器的换档要采用"两脚离合"的方式,升档在空档位置停留片刻,减档要在空档位置加油门,以减少齿轮的转速差。但这个操作比较复杂,难以掌握精确。因此设计师创造出"同步器",通过同步器使将要啮合的齿轮达到一致的转速而顺利啮合。

目前全同步式变速器上采用的是惯性同步器,它主要由接合套、同步锁环等组成,它的特点是依靠摩擦作用实现同步。接合套、同步锁环和待接合齿轮的齿圈上均有倒角(锁止角),同步锁环的内锥面与待接合齿轮齿圈外锥面接触产生摩擦。锁止角与锥面在设计时已作了适当选择,锥面摩擦使得待啮合的齿套与齿圈迅速同步,同时又会产生一种锁止作用,防止齿轮在同步前进行啮合。当同步锁环内锥面与待接合齿轮齿圈外锥面接触后,在摩擦力矩的作用下齿轮转速迅速降低(或升高)到与同步锁环转速相等,两者同步旋转,齿轮相对于同步锁环的转速为零,因而惯性力矩也同时消失,这时在作用力的推动下,接合套不受阻碍地与同步锁环齿圈接合,并进一步与待接合齿轮的齿圈接合而完成换档过程。

手动变速器由于使用干摩擦式离合器和直接齿合的齿轮组,所以具有传动直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特点,它始终是爱好原始操控乐趣的用家的好朋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6:10

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

1、MT:
  手动变速器(MT:Manual Transmission)采用齿轮组,由于每挡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挡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比如,一挡变速比是3.455,二挡是2.056,再到五挡的0.85,这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5个值(即有5级),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是最常见的变速器,它的基本构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轴一中轴,即指输入轴、轴出轴和中间轴,它们构成了变速器的主体,当然还有一根倒档轴。手动变速器又称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含有可以在轴向滑动的齿轮,通过不同齿轮的啮合达到变速变扭目的。
  2、AT:
  自动变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ion)是利用车速和负荷(油门踏板的行程)进行双参数控制,挡位根据上面的两个参数来自动升降。AT与MT的相同点,就是二者都是有级式变速器,只不过AT能根据车速的快慢来自动实现挡位的增减,可以消除手挡车“顿挫”的变挡感觉。
  (1)AT的结构:
  与手动波相比,液力自动波(AT)在结构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动波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传递扭矩和离合作用。
  (2)AT的优缺点 :
  AT不用离合器换档,档位少变化大,连接平稳,因此操作容易,既给开车人带来方便,也给坐车人带来舒适。
  但缺点也多,一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没有手动波灵敏,因此许多玩车人士喜欢开手动波车;二是费油不经济,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近年引入电子控制技术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三是机构复杂,修理困难。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温液压油。另外,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不能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启动。如果拖运故障车,要注意使驱动轮脱离地面,以保护自动波齿轮不受损害。
  (3)AMT
  AMT在机械变速器(手动波)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改变手动换档操纵部分。即在总体传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挡的自动化。因此AMT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档的两个动作。由于AMT能在现生产的手动波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继承性好,投入的责用也较低,容易被生产厂接受。AMT的核心技术是微机控制,电子技术及质量将直接决定AMT的性能与运行质量。
  3、CVT:
  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与有级式的区别在于,它的变速比不是间断的点,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值,譬如可以从3.455一直变化到0.85。CVT结构比传统变速器简单,体积更小,它既没有手动变速器的众多齿轮副,也没有自动变速器复杂的行星齿轮组,它主要靠主、从动轮和金属带来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
  其原理是与普通的变速箱一样大小不一的几组齿轮在操控下有分有合,形成不同的速比,像自行车的踏板经大小轮盘与链条带动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由于不同的力度对各组齿轮产生的推力大小不一,致使变速箱输出的转速也随之变化,从而实现不分档次的徐缓转动。
  CVT采用传动带和可变槽宽的棘轮进行动力传递,即当棘轮变化槽宽肘,相应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上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速,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CVT是真正无级化了,它的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零件少,与AT比较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油耗较低。但CVT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只能限用于在1升排量左右的低功率和低扭矩汽车,因此在自动变速器占有率约4%以下。近年来经过各大汽车公司的大力研究,情况有所改善。CVT将是自动变速箱的发展方向。
  国内目前有三款CVT产品,分别是奥迪、飞度、西耶那(帕力奥),第四款上市的CVT就是旗云。这四款产品中只有奥迪和旗云带巡航定速。

CVT最好,但国产车中较少,国内技术不成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6:11

1。手动挡是手动变速器(MT),也称手动挡,即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装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传动效率高、更有驾驶乐趣。
至于缺点嘛,就是操作步骤比较麻烦,而且在挡位切换时顿挫明显,在城市拥堵路段或塞车时,驾驶员容易疲倦。
2。咱们再来说说AMT,AMT是指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也可以叫做手自一体变速箱。简单的说就是自动化的MT,自动离合手动变速器;AMT变速箱的基础仍是传统手动变速箱,其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车辆在起步和换挡时,离合器由液压泵控制分离和接合,挡位转换也由液压结构操作。
驾驶者只需要推拉排挡杆即可完成升、降挡,自动模式下变速箱控制电脑会根据车速、发动机负荷等数据自行切换挡位。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传动的效率高、成本低。
缺点:AMT变速箱在坡起、低速行驶时,离合器很难达到完美的“半联动”状态,所以顿挫感略强。
3。总的来说:与MT相比,AMT的优势为操作更便捷:智能换挡,驾驶无需离合。与AT相比,AMT的优势为:动力更强:传动效率高出7%以上,动力传输无损耗,还比较省油。与以上变速箱相比,AMT最明显的劣势为,顿挫感强烈。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