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0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35
1、赏月
中秋赏月的习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
2、观潮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大赋名篇《七发》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又一中秋盛事。
3、吃月饼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宋代,月饼有“荷叶”“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宋代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还设计了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
4、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古人对此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5、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35
中秋节,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比如吃月饼、赏月。
上古时期的中秋节,就出现嫦娥奔月的神话。中秋赏月源于周朝的祭月的制度,《礼记》中就有“秋暮夕月”的记载,就是祭拜月神。
到了唐朝,经过诗歌的推动,赏月成了中秋最重要的习俗。唐代的文人墨客常年在外游历,中秋又有象征家人团员的满月,能够引发在外漂泊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首唐诗,两人相思。
月饼最开始出现的唐朝,是军队的一种军粮,当部队凯旋的时候,拿出来享用。大将军李靖讨伐突厥,八月十五大胜而归。当时有吐鲁番的商人,拖李靖向唐高祖奉上月饼。李渊拿起月饼,对着天上的明月来了一句“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就把月饼分给大臣一起吃,从此就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不过在玄宗之前,月饼都只能叫胡饼。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在一次中秋赏月的时候吃胡饼,杨贵妃觉得“胡饼”这个称谓不好听,就在唐玄宗面前撒娇,要求把“胡饼”该名称月饼。于是,月饼的名字就诞生了。
到了宋代,中秋节已经发展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到八月十五,从宫廷到民间,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家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就是因为宋代文人赋予了“团圆”的内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到了元明时代,吃月饼越来越讲究,已经成为了中秋节的固定习俗。百姓之间以送月饼礼尚往来,*之间用月饼“联络感情”。
到了清朝,庆祝中秋的活动就更多了,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都是进一步升级中秋佳节的表现形式。
中秋佳节,不管是赏月还是吃月饼,都代表着团圆,代表着思念。很久没回家过中秋的游子,都会在这一天想起故乡的亲人,想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36
1、李白家的月饼
5、徐志摩家的月饼
床前明月光,有饼没包装。举头望明月。垂头闻饼喷香!
2、杜甫家的月饼
3、柳宗元家的月饼
无权鸟飞绝,没钱人踪灭。品饼蓑笠翁,独过中秋节!
细草轻风岸,今年送礼多。何物能摆阔?月饼最超卓!
4、苏轼家的月饼
明月几时有?举饼问苍天。不知天上饼,能卖若干好多钱?
暗暗的我收了,正如你暗暗的送,我挥一挥衣袖,来年你还送不送!
6、琼瑶家的月饼
我有一块月饼,不知与谁能共?若干好多奥秘在此鱿脯送饼之人能懂。饼外情深义重,饼内目的重重。迎来送往惧无踪,徒留一帘幽梦!
提前祝所有活跃的 默然的 热情的 深邃深挚的 玩酷的 耍赖的 在线的 隐身的同志们 中秋欢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36
吃月饼是必须的,古代南方人还有“燃灯”的习俗,观潮,也有通宵熬夜的,饮桂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