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重炮舰的“罗伯茨”级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0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22

二战伊始, 曾经在一战期间担 任海务大臣的温斯顿·邱吉尔再次出任这一职务,为了全面提升皇家海军的对陆支援能力, 他在 1939 年度的英国战时造舰计划中添加了一艘新型的浅水重炮舰,舰名为“罗伯茨”号, 1941 年 5 月又追加建造了第二艘“阿伯克龙比”号,两舰舰名都取自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陆军 将领,这大概与它们主要从事对陆火力支援任务有关。 “罗伯茨”级的首舰―“罗伯茨”号的设计蓝本来自于他的前辈“黑暗界”级,但由于使用 了更新型的 3 缸锅炉和涡轮机, 动力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与以往的英制浅水重炮舰不同的是,“罗伯茨”号有着更大的甲板上部结构,紧邻 381 毫米主炮的是它的舰桥,在舰桥 上安装了坚固的三脚桅。再往后依次是他的烟囱和和主桅杆。同样很有特点的是“罗伯茨” 级舰的船体水线附近鼓起一个巨大的防鱼雷隔舱, 约占船身总长的五分之三, 该隔舱对提高 行驶当中的稳定性、减小吃水深度和提高水下防护力都有重要意义。
该级舰的第二艘“阿伯克龙比”号虽然最初的设计是对“罗伯茨”号的设计作彻底的改 进 (这些改进包括加装水上飞机、 改进火炮的仰俯角以提高火炮射程和采用功率更大的主机 以使其航速可以达到 18 节) 但是由于这样会造成舰体过于宽大和建造时间大幅度拖后, 所以改进被*在最小的幅度。这些改进包括更大的居住空间、更多的炮弹储备、轮机舱甲板 增厚 25 毫米、增加发电能力、通过提高高炮配置位置改善了射界和增强 102 毫米高炮与 2 磅炮的火控能力。总的来说“阿伯克龙比”号与“罗伯茨”号大同小异,属于同级舰。由于该级 舰与以往的浅水重炮舰结构上存在差异(以往英制浅水重炮舰都是单桅且甲板上部结构较 少) ,所以在该级舰建成以后被看成是迷你版的“纳尔逊”级战列舰,而非“黑暗界”级的改型。 “罗伯茨”级最让人侧目的是它强大的主炮火力,“罗伯茨“号使用的主炮是从“苏尔特 元帅”号上拆解下来的 381 毫米 42 倍口径的“Mark-I”型火炮辅以“Mark-I mod”炮塔。 “Mark-I” 型火炮是皇家海军使用过最著名的大口径火炮,1915 年该炮投入使用到 1954 年退役, 从 服 役了将近四十年。在其服役过程中还创造了舰载火炮最远击中敌方目标的记录(1940 年装 备“Mark-I”型火炮“厌战”号战列舰在 23770 米外击中意大利海军“朱利奥·恺撒”号战列舰, 并 迫使其退出战斗) 。“罗伯茨”号使用的火炮系统仰俯范围为+2 度到+30 度,仰俯速度为每秒 5 度,使用常规装药射弹最大射程为 32000 码(29260 米),炮塔回转范围为船轴心左右 150 度。该炮塔系统水平回转速度为 2 度每秒,火炮发射后座距离为 1170 毫米。“Mark-I”型火 炮射速为每分钟 2 发,使用弹种主要为被帽穿甲弹(APC)和高爆弹(HE)两种,每种炮弹当中 都有常规装药和过装药两种类型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很少使用过装药, 以免影响火炮寿命)。“阿伯克龙比”号使用的是原“暴怒”号的主炮,但是炮塔为“Mark-I/N”炮塔,火炮仰俯范围也 扩大为-4.5 度到+30 度,其他与“罗伯茨”号相同。
在“罗伯茨”级建造伊始,该舰的设计者就考虑到要应对来自于空中日益增加的威 胁。“罗伯茨”级拥有坚固的垂直防御能力和强大的对空火力,其甲板装甲厚度为 102 毫米。“罗伯茨”级水下防护也相当了得,其防护可以保证被一枚鱼雷击后不会丧失全部航行能力。 相比之下,由于对岸攻击的需要,其船侧达 127-152 毫米的装甲也远大于皇家海军一般的重 型巡洋舰。
“罗伯茨”级的的对空火力也值得一提,该舰装备了 4 座双联装 102 毫米 45 倍径 “MK-V”高平两用速射炮作为副炮, 该炮射速每分钟 30 发, 最大仰角 80 度, 最大射程 14950 米。 4 座“MK-V”速射炮炮塔在船体舯部呈四方形排列, 这 最大发扬了其火力射界覆盖面积。 该舰高炮主要装备了英制 40 毫米 2 磅“砰砰”炮(pom-pom)和美制 20 毫米“厄利康”高炮。 前者共装备 16 门,分别以 2 座 4 联装炮塔和 1 座 8 联装炮塔形式布置于主炮的两侧和舰体 的后部。该炮于 30 年代早期服役,射速每分钟 400 发,最大仰角 80 度,最大射程 4572 米。 在二战开始以后,这种火炮在对付高速飞机时已经显露出其初速度低、爆炸威力小的缺点, 同时这种高炮卡壳现象也经常出现, 但是该炮在对付鱼雷机等低速飞机和低空目标时表现还 是中规中距。“厄利康”高炮是在“罗伯茨”号服役后加装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该级舰的对空 火力。“罗伯茨”号最早装载了 8 门单联装“厄利康”高炮,在 1943 年拆除了其中 4 门,留出 的空间增加了 6 座双联装“厄利康”高炮,使舰载“厄利康”高炮数量达到了 16 门。“阿伯克龙 比”号在建造过程中就按照这一标准进行了改装。1945 年当这两艘浅水重炮舰被派往远东之 前还经历了另一次改装, 两舰各加装了 8 座单联装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和 2 座双联装“厄利 康”高炮。 “罗伯茨”级另一个亮点是它完善的雷达系统。在“罗伯茨”号建成时舰上装备了 281 型对空搜索雷达、282 型对空火控雷达和 285 型对空火控雷达。281 型对空搜索雷达于 1940 年 12 月 1 日投入使用, 广泛装备于皇家海军二战中的大型舰只。 该雷达输出功率 350 千瓦, 频段为甚高频,中心波长 3.5 米,频率为 85.654 兆赫,有效距离为 0.93 英里到 120 英里。 282 型对空火控雷达主要与 8 联装 40 毫米 2 磅“砰砰”炮搭配使用,在该雷达的引导下 2 磅 炮可以做到自动射击,这在二战时算得上是相当先进的(但是对于该舰装备的 4 联装“砰砰” 炮则只能够手动射击) 。282 型雷达波长 500 毫米,输出功率 25 千瓦,中心频率为 599.584 兆赫。285 型对空火控雷达主要为 4 英寸高平两用炮提供火力引导服务。
该雷达电磁场与功率参数与 282 型雷达相同,仅作用距离由 282 型雷达的 3.5 英里 增大到 8.5 英里。由于“罗伯茨”号最早考虑主要执行对陆和对空作战,所以当该舰投入使用 时并没有装备对海搜索雷达。在 1943 年进行的改装里这一缺陷得到了弥补,该舰原来装备 的 281 型对空搜索雷达被 279 型对空搜索/对海火控雷达取代,并加装了 272 型对海搜索雷 达。279 型对空搜索/对海火控雷达属于甚高频雷达,工作波长为 7.5 米,工作频率为 39.972 兆赫,输出功率为 70 千瓦,作用距离 100 英里。该雷达即可作为对空搜索雷达也可作为对 海火控雷达,这增加了其使用效能。272 型对海搜索雷达主要装备于皇家海军的驱逐舰和巡 洋舰,该雷达属于短波雷达,工作波长 100 毫米,中心频率 2.997 千兆赫。输出功率 90 千瓦,作用距离 25 英里。“阿伯克龙比”号完工时的舰载雷达按照“罗伯茨”号 1943 年改装后的配置加装。总而言之,“罗伯茨”级的雷达系统在当时的水面舰只中可算上乘,其形成了一个 完整的对空/对海的搜索/火控体系,对舰上火力的发挥起到了倍增器的作用。 “罗伯茨”级建成后通常执行对陆火力支援任务和充任海上防空炮台, 两舰完成伊始就 被派往地中海,先后参加了“火炬”行动、西西里岛登陆和进攻意大利本土。在登陆萨勒诺的 “雪崩”行动中,“罗伯茨”号先后发*近 200 枚大口径炮弹,对联军固守滩头阵地起到了相 当重要的作用。“阿伯克龙比”号却时运不佳,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被意军布下的水雷击伤,不 得不先后在巴勒莫和比塞大进行了抢修,后进入盟军占领的塔兰托港进行彻底维修,直到 1944 年 8 月维修工作才最后结束。 “罗伯茨”号在结束“雪崩”行动后返回本土, 准备参加随后 代号“霸王”的诺曼底登陆行动。在 1944 年 6 月 6 日进行的“霸王”行动中,它主要用作为英 军登陆的“剑滩”提供火力支援,对德军位于“剑滩”东侧的炮兵阵地进行了毁灭性打击。由于 火炮使用过于频繁,在当日晚其主炮左侧炮发生炸膛事故。在进行紧急维修后,“罗伯茨” 号又重回战场,直到 6 月 14 日才回到朴次茅斯换装了主炮,21 日该舰又赶往战场,此后又 支援了蒙哥马利第 21 集团军群对卡昂的进攻。整个“霸王”行动期间,“罗伯茨”号一共向德 军阵地发* 692 枚大口径炮弹,有力地支援了盟军的行动。诺曼底登陆以后,“罗伯茨” 号还为在欧洲低地国家行动的盟军提供过火力支援,1944 年 11 月 1 日,“罗伯茨”号参与了 对荷兰瓦尔赫伦岛的进攻,并炮轰了德军的炮兵阵地。而“阿伯克龙比”号则在结束修理后又 在马耳他附近被水雷击伤,不得不再次进坞维修。在欧洲战事结束后,“罗伯茨”号与“阿伯 克龙比”号原定前往太平洋参加对日作战,但是在他们赶到之前战争就已结束。
两舰在战争结束后的命运各有不同。“罗伯茨”号在战后曾经担任过火炮训练舰,在 1956 年到 1963 年间担任港口炮台使用。此时随着皇家海军诸多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退役, 该舰成为皇家海军中大口径火炮搭载舰中硕果仅存的一艘。但是在 1965 年 6 月,该舰最后 还是被出售解体。 而它的姊妹舰“阿伯克龙比”号在先后担任火炮训练舰和仓库船之后于 1954 年 12 月出售解体。
综观“罗伯茨”级的设计,虽然这它们存在着诸如航速低、航海性能差等先天不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们是功能专一化很强的舰种, 以上不足对其作战使用并不构成很大的影 响。它们通常不伴随舰队作战,只是在一个需要火力支援的点到另一个点之间进行转移,这 并不要求有很高的航速。另外他们主要在近海活动,航海性能差这一缺点的影响也很有限。 相反在实际使用中它们表现出了极强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 该级舰在服役后在正常条件下很 少需要额外的维护,机械故障也相对较少(“罗伯茨”号的炸膛事故是由于使用旧炮造成的, 与可靠性无关) 。在服役过程中,“罗伯茨”号曾经被 2 枚 1100 磅航空*命中,但是并未造 成大的损害。“阿伯克龙比”号也两次被水雷击伤,但是同样化险为夷,这都得益于在该级舰 设计过程中对生存能力的强调。此外,强大精准的火力、合理的效费比都使该级舰成为战争 中盟国陆军有效和可靠的帮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