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0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2:47
存在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文学的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尤其是萨特,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这种文学的理论基础。
主观意识决定存在的意义,但承认有于意识的存在。
“如果现象的存在不转化为存在的现象,而我们又只有通过考察这种存在的现象才能对存在说点什么,那么,首先就应该建立那种使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统一的确定关系。如果我们考虑到,以上所说的一切都直接受到对存在的现象的揭示性的直观的启示,建立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可能就容易得多了。倘若不把存在看成揭示的条件,而是把存在看成能以概念来确定的显现,我们一开始就值得了,单靠认识不能为存在提供理由,就是说,现象的存在不能还原为存在的现象。总之,在安瑟伦和笛卡尔所谓本体论证明意义上存在的现象才是“本体论的”。它是对存在的呼唤。作为现象,它要求一种超现象的基础。存在的现象要求存在的超现象性。这并不意味着存在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我们已经看到现象不可能掩藏存在),也不意味着现象是一种返回到独特的存在的显象(现象只作为显象存在,就是说,现象在存在的基础上表达自身)。言下之意,虽然现象的存在与现象外延相同,却不能归为现象条件——这种条件只就其自身揭示而言才存在——因此,现象的存在超出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为这种认识提供基础。”
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应当怎样做: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天降标志。天主教徒会说:“啊,可是标志是有的!”很好嘛;但是尽管有,不管是什么情形,总还得我自己去理解这些标志。
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并自由选择价值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的,但也是可交流,互相不能脱离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但存在主义并不是只顾自己一己之私,而主张对世界承担责任,对社会“介入”。所以萨特说:“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通过自由承担责任,任何人在体现一种人类类型时,也体现了自己”。
贬低艺术的认识作用
存在主义者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给人以“享乐”和感受的能力,使人的“非理性的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他们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描写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以及无限恐惧的阴暗心理,但也激励人们改变这些。
悲观而积极的处世态度
存在主义文学乍看起来,都一种“悲”。但这不意味着对社会乃至一切绝望,陷入悲观主义、虚无主义,而是积极应对,不论是海德格尔向荷尔德林那样”诗意的栖居“,还是萨特的”介入“世界。他们重视过程,过程就是自己赋予的意义,而非结果,因为没有什么实在的结果,结果都是平等而荒谬的:人的所有活动都是等价值的——因为这些活动都企图牺牲人以使自因涌现——人的所有活动原则上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于是沉迷与孤独或驾驭人民到头来都是一样。如果这些活动之一战胜了另一个,那不是由于它的实在目的,而是由于这活动拥有的对它的理想的目标的意识的程度;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沉醉于孤独的人的寂静主义将战胜人民的驾驭者的徒劳繁忙。 说:我首先应当承担责任,然后按照我的承担责任行事,根据那个古已有之的公式:“从事一项工作但不必存在什么希望。”这也不等于说我不应参加政党,而只是说我不应当存在幻想,只应当尽力而为。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萨特的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等。
存在主义文学主张哲理探索和文学创作相结合,以表现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为己任。这些作品大多数处理的是重大的哲理、道德和*题材,重思想,轻形式,强调逻辑思维和哲学思辨。
人并无先天本质
存在主义作家反对按照人物类型和性格去描写人和人的命运。他们认为,人并无先天本质,只有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依靠个人的行为来造就自我,演绎自己的本质。小说家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新鲜多样的环境,让人物去超越自己生存的环境,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因此,人物的典型化被退居次要的地位。
三位一体
在文学创作中,存在主义作家提倡作者、人物和读者的三位一体观。认为作家不能撇开读者来写小说,作者的观点不应该是先验的,还必须通过读者去检验;只有当小说展现在读者面前时,在小说人物的活动过程中,作者和读者才共同发现人物的真面貌。这种三位一体的观点,对欧美青年一代作家影响很大,后来,也为其他文艺思潮流派所运用。 中国早期对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译介,可以上溯到1943年,在《明日文艺》上发表了展之翻译的萨特的《房间》。不久,作家荒芜和诗人戴望舒也翻译了萨特的《墙》。40年代,存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以文学的面貌出现,而且不是由哲学家,而是由法国文学研究家和现代作家来完成的。当时盛澄华、罗大冈、吴达元、陈石湘等人,发表了多篇文章,使得1947和1948两年,成为中国早期对存在主义文学介绍最为集中的时期。后,1955年9月,萨特与波伏瓦作为“进步作家”应邀来华进行访问。《译文》杂志为此发表了罗大冈对《涅克拉索夫》的评论和其翻译的名剧《丽瑟》(即《恭顺的妓女》)。到了60年代,由于*因素,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在中国受到批判,但还是有一些存在主义作品被翻译过来,文学方面,有孟安翻译的加缪的《局外人》和郑永慧翻译的萨特的《厌恶及其他》。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先是《世界文学》发表了施康强翻译的加缪的《不贞的妻子》,接着《外国文艺》发表了林青翻译的萨特的《肮脏的手》,这是进入新时期后中国读者接触存在主义文学最早的两部译作。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当时正值中国强调思想,拨乱反正,使得许多外国文学期刊竞相介绍存在主义作品,出版界也紧紧跟上。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鼠疫》;到80年代中期“萨特热”继续升温,仅1985年出版的就有:《萨特戏剧集》,《加缪中短篇小说集》,《局外人》,《西绪福斯神话》和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等,使这一年成为出版存在主义文学作品的一个*。进入90年代后,存在主义作品继续以“合集”或“文集”的形式出版,如秦天、玲子主编的《萨特文集》(三卷),丁世忠、沈志明译的《自由之路》三部曲,李瑜青、凡人主编的萨特“文集”(一卷),沈志明、艾珉主编的七卷本《萨特文集》,郭宏安主编的《加缪文集》,柳鸣九、沈志明主编的《加缪全集》。还有《西蒙·波娃回忆录》四卷等。由于LesMots是萨特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尽管他拒绝了这份来自官方的荣誉),在中国至少出现了五个版本和四种译名:《文字生涯》(有沈志明和郑永慧的译本)、《萨特自述》、《词语》和《我的自传:文字的*》。此外,萨特的著名长篇文论《什么是文学?》也出现在《现代西方文论选》(伍蠡甫)、《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袁可嘉)和《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朱立元)等多种研究资料丛书中。加缪曾因名著《鼠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作品表现了面对灾难、人们积极团结战斗的精神,因而在2003年春我国出现“非典”时再度热销,成为“瘟疫流行时期的希望之光”和“拯救心灵的最佳读本”。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反映在文学上则又可谓一种文学流派。它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诞的”,强调“人在存在中可以自由选择”;它对传统文学的“反映论”提出质疑,主张文学“介入”时代,反对顺从主义,张扬新的人道主义。这些文学理念,为中国新时期文艺提供了理论资源,丰富了人们对文学观念的理解和探索;而当年出现的“萨特热”,正好适应了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由于经受了“*”的毒害,对传统价值和信仰产生动摇、迷茫,以致出现精神空虚。“存在就是合理的”,“理想太空虚,存在才可靠”等思想,当时不仅在青年中颇有市场,甚至对一些中国作家也产生了影响。
中国新时期对法国存在主义的评介,最有影响的当属柳鸣九先生。早在1978年11月,他就在广州“全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规划会议”上作了《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的学术发言,从理论、创作和社会活动三个层面,肯定了萨特的进步思想。在1980年接着发表的《给萨特以历史地位》中,对萨特再次给予了肯定。他编选的《萨特研究》一书,为学界献出了全面而丰富的研究资料,也为广大读者了解萨特提供了多种维度。此外,罗大冈、施康强、冯汉津和郭宏安等人,还有哲学界的一些学者,也都对存在主义的评介做出了贡献。如施康强发表了《萨特的存在主义释义》等文,郭宏安则是研究加缪的专家,他在1982至19年间,曾在《读书》上发表了四篇评论加缪的《局外人》等作品的文章。
当年对存在主义思潮的传入也出现过争议。以柳鸣九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萨特谴责种族主义,同情被压迫的黑人,其进步性应予以肯定;而以欧力同、冯汉津为代表另一些学者,认为它宣扬颓废观,故予以否定。双方后来达成的基本共识,还是对萨特文学思想的进步倾向予以认同。这场论争,对促进存在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研究,起到了开拓和深化的作用。从70年代末以后,中国对存在主义文学的研究,越来越走向深入。如郑克鲁的综合研究、张容研究加缪、杨昌龙研究萨特、江龙研究萨特戏剧等,都又取得新的成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4:05
存在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文学的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尤其是萨特,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这种文学的理论基础。
主观意识决定存在的意义,但承认有于意识的存在。
"如果现象的存在不转化为存在的现象,而我们又只有通过考察这种存在的现象才能对存在说点什么,那么,首先就应该建立那种使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统一的确定关系。如果我们考虑到,以上所说的一切都直接受到对存在的现象的揭示性的直观的启示,建立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可能就容易得多了。倘若不把存在看成揭示的条件,而是把存在看成能以概念来确定的显现,我们一开始就值得了,单靠认识不能为存在提供理由,就是说,现象的存在不能还原为存在的现象。总之,在安瑟伦和笛卡尔所谓本体论证明意义上存在的现象才是"本体论的"。它是对存在的呼唤。作为现象,它要求一种超现象的基础。存在的现象要求存在的超现象性。这并不意味着存在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我们已经看到现象不可能掩藏存在),也不意味着现象是一种返回到独特的存在的显象(现象只作为显象存在,就是说,现象在存在的基础上表达自身)。言下之意,虽然现象的存在与现象外延相同,却不能归为现象条件--这种条件只就其自身揭示而言才存在--因此,现象的存在超出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为这种认识提供基础。"
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应当怎样做: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天降标志。天主教徒会说:"啊,可是标志是有的!"很好嘛;但是尽管有,不管是什么情形,总还得我自己去理解这些标志。
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并自由选择价值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的,但也是可交流,互相不能脱离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但存在主义并不是只顾自己一己之私,而主张对世界承担责任,对社会"介入"。所以萨特说:"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通过自由承担责任,任何人在体现一种人类类型时,也体现了自己"。
贬低艺术的认识作用
存在主义者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给人以"享乐"和感受的能力,使人的"非理性的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他们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描写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以及无限恐惧的阴暗心理,但也激励人们改变这些。
悲观而积极的处世态度
存在主义文学乍看起来,都一种"悲"。但这不意味着对社会乃至一切绝望,陷入悲观主义、虚无主义,而是积极应对,不论是海德格尔向荷尔德林那样"诗意的栖居",还是萨特的"介入"世界。他们重视过程,过程就是自己赋予的意义,而非结果,因为没有什么实在的结果,结果都是平等而荒谬的:"人的所有活动都是等价值的--因为这些活动都企图牺牲人以使自因涌现--人的所有活动原则上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于是沉迷与孤独或驾驭人民到头来都是一样。如果这些活动之一战胜了另一个,那不是由于它的实在目的,而是由于这活动拥有的对它的理想的目标的意识的程度;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沉醉于孤独的人的寂静主义将战胜人民的驾驭者的徒劳繁忙。" 说:我首先应当承担责任,然后按照我的承担责任行事,根据那个古已有之的公式:"从事一项工作但不必存在什么希望。"这也不等于说我不应参加政党,而只是说我不应当存在幻想,只应当尽力而为。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萨特的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等。
存在主义文学主张哲理探索和文学创作相结合,以表现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为己任。这些作品大多数处理的是重大的哲理、道德和*题材,重思想,轻形式,强调逻辑思维和哲学思辨。
人并无先天本质
存在主义作家反对按照人物类型和性格去描写人和人的命运。他们认为,人并无先天本质,只有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依靠个人的行为来造就自我,演绎自己的本质。小说家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新鲜多样的环境,让人物去超越自己生存的环境,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因此,人物的典型化被退居次要的地位。
三位一体
在文学创作中,存在主义作家提倡作者、人物和读者的三位一体观。认为作家不能撇开读者来写小说,作者的观点不应该是先验的,还必须通过读者去检验;只有当小说展现在读者面前时,在小说人物的活动过程中,作者和读者才共同发现人物的真面貌。这种三位一体的观点,对欧美青年一代作家影响很大,后来,也为其他文艺思潮流派所运用。
折叠中国表现
中国早期对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译介,可以上溯到1943年,在《明日文艺》上发表了展之翻译的萨特的《房间》。不久,作家荒芜和诗人戴望舒也翻译了萨特的《墙》。40年代,存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以文学的面貌出现,而且不是由哲学家,而是由法国文学研究家和现代作家来完成的。当时盛澄华、罗大冈、吴达元、陈石湘等人,发表了多篇文章,使得1947和1948两年,成为中国早期对存在主义文学介绍最为集中的时期。后,1955年9月,萨特与波伏瓦作为"进步作家"应邀来华进行访问。《译文》杂志为此发表了罗大冈对《涅克拉索夫》的评论和其翻译的名剧《丽瑟》(即《恭顺的妓女》)。到了60年代,由于*因素,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在中国受到批判,但还是有一些存在主义作品被翻译过来,文学方面,有孟安翻译的加缪的《局外人》和郑永慧翻译的萨特的《厌恶及其他》。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先是《世界文学》发表了施康强翻译的加缪的《不贞的妻子》,接着《外国文艺》发表了林青翻译的萨特的《肮脏的手》,这是进入新时期后中国读者接触存在主义文学最早的两部译作。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当时正值中国强调思想,拨乱反正,使得许多外国文学期刊竞相介绍存在主义作品,出版界也紧紧跟上。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鼠疫》;到80年代中期"萨特热"继续升温,仅1985年出版的就有:《萨特戏剧集》,《加缪中短篇小说集》,《局外人》,《西绪福斯神话》和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等,使这一年成为出版存在主义文学作品的一个*。进入90年代后,存在主义作品继续以"合集"或"文集"的形式出版,如秦天、玲子主编的《萨特文集》(三卷),丁世忠、沈志明译的《自由之路》三部曲,李瑜青、凡人主编的萨特"文集"(一卷),沈志明、艾珉主编的七卷本《萨特文集》,郭宏安主编的《加缪文集》,柳鸣九、沈志明主编的《加缪全集》。还有《西蒙·波娃回忆录》四卷等。由于LesMots是萨特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尽管他拒绝了这份来自官方的荣誉),在中国至少出现了五个版本和四种译名:《文字生涯》(有沈志明和郑永慧的译本)、《萨特自述》、《词语》和《我的自传:文字的*》。此外,萨特的著名长篇文论《什么是文学?》也出现在《现代西方文论选》(伍蠡甫)、《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袁可嘉)和《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朱立元)等多种研究资料丛书中。加缪曾因名著《鼠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作品表现了面对灾难、人们积极团结战斗的精神,因而在2003年春我国出现"非典"时再度热销,成为"瘟疫流行时期的希望之光"和"拯救心灵的最佳读本"。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反映在文学上则又可谓一种文学流派。它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诞的",强调"人在存在中可以自由选择";它对传统文学的"反映论"提出质疑,主张文学"介入"时代,反对顺从主义,张扬新的人道主义。这些文学理念,为中国新时期文艺提供了理论资源,丰富了人们对文学观念的理解和探索;而当年出现的"萨特热",正好适应了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由于经受了"*"的毒害,对传统价值和信仰产生动摇、迷茫,以致出现精神空虚。"存在就是合理的","理想太空虚,存在才可靠"等思想,当时不仅在青年中颇有市场,甚至对一些中国作家也产生了影响。
中国新时期对法国存在主义的评介,最有影响的当属柳鸣九先生。早在1978年11月,他就在广州"全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规划会议"上作了《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的学术发言,从理论、创作和社会活动三个层面,肯定了萨特的进步思想。在1980年接着发表的《给萨特以历史地位》中,对萨特再次给予了肯定。他编选的《萨特研究》一书,为学界献出了全面而丰富的研究资料,也为广大读者了解萨特提供了多种维度。此外,罗大冈、施康强、冯汉津和郭宏安等人,还有哲学界的一些学者,也都对存在主义的评介做出了贡献。如施康强发表了《萨特的存在主义释义》等文,郭宏安则是研究加缪的专家,他在1982至19年间,曾在《读书》上发表了四篇评论加缪的《局外人》等作品的文章。
当年对存在主义思潮的传入也出现过争议。以柳鸣九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萨特谴责种族主义,同情被压迫的黑人,其进步性应予以肯定;而以欧力同、冯汉津为代表另一些学者,认为它宣扬颓废观,故予以否定。双方后来达成的基本共识,还是对萨特文学思想的进步倾向予以认同。这场论争,对促进存在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研究,起到了开拓和深化的作用。从70年代末以后,中国对存在主义文学的研究,越来越走向深入。如郑克鲁的综合研究、张容研究加缪、杨昌龙研究萨特、江龙研究萨特戏剧等,都又取得新的成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5:39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存在主义的旗帜也飘到了欧美乃至东方一些国家的文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起,存在主义作家已经失势。到了20世纪70年代,存在主义作为一支文学流派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