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串勾钓鲤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0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10

一,串钩的做法.
串钩最好用丸世8到10号钩,这是因为串钩多是鱼吃饵时自动挂上,而丸世钩的钩柄和钩条特别适合鱼吸入,但有个毛病就是容易被吐出,不过冬天的鱼开口闭口都很小,它吸进容易吐出还是很难的.只要是一两以上的吸进了,中钩的概率是85%.一但上了鲤鱼之类的大型鱼,跑掉更难.串钩在主线上的每一个钩的距离应该在20CM左右.子线的长度为15CM.一根主线绑三到四颗钩就够了,多了没有多大的意思.
坠应用大一点的,就是和大指母一样大的像团鱼一样的为好.这样的坠不容易挂底.
二,串钩的上铒
串钩用的饵最好是蚯蚓,要像火柴一样大小的红色的蚯蚓为好,挂法就是将蚯蚓在钩上果二下一圈一圈的穿起就行了,蚯蚓要全的活的.将头和尾留出来,让它左右摆动.
另外一个就是肉蛆,用肉蛆的好处就在不但能上大鲫鱼,而且经常容易碰上鲤鱼,还有一个就是不怕小鱼闹,免得一会又换一会又换的麻烦.
三,串钩的钓法
串钩的使用最好在有大雾的天气里或有雨的时候,从早上一直可以用到上午的11点,如果有雨和雾可以一直用下去,如果天气放亮了或有太阳了,就可以收了,这时就是手杆的天下了.因为鱼已经靠边来了.串钩的角度掌握很重要,正常的使用是杆和水面应有30度的角,每一颗钩到底,增加中鱼的机会.如果杆在三根以上,就可以各种角度试一下,看鱼在那个水层,一但发现鱼的水层,就可以把所有的杆转向这个角度.到了一个地方,应把几根杆放在几个不同的位置,从而找出鱼窝的所在位置.找到后,就可以把其它杆转到一处.
四,中鱼
串钩的线应拉紧并挂上玲.当玲响一下时,表明有鱼试钩或鱼路过碰线,当连续响时应急时提杆大多情况下都有鱼,这时提杆不应用大力,容易将鱼嘴拉掉.如果玲没响而回线,基本是中鱼了,如果响一下杆就到了下去,一般是中了大鱼之类的东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11

一,串钩的做法。

串钩最好用丸世8到10号钩,这是因为串钩多是鱼吃饵时自动挂上,而丸世钩的钩柄和钩条特别适合鱼吸入,但有个毛病就是容易被吐出,不过冬天的鱼开口闭口都很小,它吸进容易吐出还是很难的。只要是一两以上的吸进了,中钩的概率是85%.一但上了鲤鱼之类的大型鱼,跑掉更难。串钩在主线上的每一个钩的距离应该在20CM左右。子线的长度为15CM.一根主线绑三到四颗钩就够了,多了没有多大的意思。

坠应用大一点的,就是和大指母一样大的像团鱼一样的为好。这样的坠不容易挂底。

二,串钩的上铒

串钩用的饵最好是蚯蚓,要像火柴一样大小的红色的蚯蚓为好,挂法就是将蚯蚓在钩上果二下一圈一圈的穿起就行了,蚯蚓要全的活的。将头和尾留出来,让它左右摆动。

另外一个就是肉蛆,用肉蛆的好处就在不但能上大鲫鱼,而且经常容易碰上鲤鱼,还有一个就是不怕小鱼闹,免得一会又换一会又换的麻烦。

三,串钩的钓法

串钩的使用最好在有大雾的天气里或有雨的时候,从早上一直可以用到上午的11点,如果有雨和雾可以一直用下去,如果天气放亮了或有太阳了,就可以收了,这时就是手杆的天下了。因为鱼已经靠边来了。串钩的角度掌握很重要,正常的使用是杆和水面应有30度的角,每一颗钩到底,增加中鱼的机会。如果杆在三根以上,就可以各种角度试一下,看鱼在那个水层,一但发现鱼的水层,就可以把所有的杆转向这个角度。

四,中鱼

串钩的线应拉紧并挂上玲。当玲响一下时,表明有鱼试钩或鱼路过碰线,当连续响时应急时提杆大多情况下都有鱼,这时提杆不应用大力,容易将鱼嘴拉掉。如果玲没响而回线,基本是中鱼了,如果响一下杆就到了下去,一般是中了大鱼之类的东西。

亚洲鲤鱼是原产地亚洲的鲤科鱼类,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鲢鱼、鲫鱼及鲤鱼这些鲤形目鲤科鱼类的通称。亚洲鲤鱼每天能摄入相当于其体重40%的水草、浮游生物或野生蚌类。

成年亚洲鲤鱼适应性较强,每天都要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一半左右的食物。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引进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经向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五大湖”区繁殖,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美国*于2009年底开始大规模捕杀亚洲鲤鱼。2014年1月,奥巴马*宣布将斥资180亿美元耗时25年建堤坝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入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11

人家*问你们怎么钓鲤鱼,你说穿蚯蚓,我勒个去。蚯蚓鲤鱼是吃,不错,但是没那么招鲤鱼。有了海杆钓鲤鱼,还是用爆炸钩稳当。真想用串钩就用新鲜嫩玉米粒,这个是万能,哥,大型个体的奏效,小型个体的用麝香泡的麦子,麦子要泡涨。四川流传的悬珠钓,悬珠钓的基础是重窝,老兄,窝料打的重,当窝料喂重了,你用串钩挂珠珠就有效果了。最后一种是狠货,红薯块,这玩意鲤鱼最喜欢。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