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6:2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3:10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于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于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防震减灾知识手抄报(内容)
1、什么叫地震?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2、地震有哪些前兆?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3、有关知识: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4、.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
【】要相互关爱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学生要听从指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4:45
面向全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地震、风雹、地质、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生态环境等各类灾害以及安全生产、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创新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形式,提升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采取有效举措提醒社会公众,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加强灾害事故风险防范,深入开展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因地制宜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提高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转移避险能力,以及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6:36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于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于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防震减灾知识手抄报(内容)
1、什么叫地震?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2、地震有哪些前兆?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3、有关知识: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4、.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21:09
面向全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地震、风雹、地质、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生态环境等各类灾害以及安全生产、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创新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形式,提升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采取有效举措提醒社会公众,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加强灾害事故风险防范,深入开展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因地制宜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提高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转移避险能力,以及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编辑于 2020-05-11
查看全部37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防灾减灾的手抄报资料
《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祝愿人人 保平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7:21
面向全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地震、风雹、地质、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生态环境等各类灾害以及安全生产、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创新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形式,提升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采取有效举措提醒社会公众,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加强灾害事故风险防范,深入开展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因地制宜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提高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转移避险能力,以及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