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思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7:58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12:56

当代世界冲击力最大,且又贴近教改实际的宏观教育思潮,首推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

——前言p1

对第三世界中的一些国家来说,……还存在一个实质上的目标,那就是提出并落实“被压迫者求”的教育目标,它涉及从教育制度到教育内容,从教学形式到教育方法,从教学过程到师生关系,都应予以彻底变革,都应反映被压迫民族、被剥削阶级求的宗旨,也就是要创立并落实“被压迫者教育学”或曰“教育学”。

——前言p5

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是现代世界教育思潮中最基本的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潮。……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其一,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其二,对教育的经济性质的认识。

——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p1

日本早在60年代就注意到了教育仅着眼于经济所产生的弊端。为此,1966年*教育审议会发表了一份题为《理想的日本人的典型》的报告。该报告发出警告:日本工业发展不仅要发展人的才能,还要改善人的品质,如果缺少后面一项,人类就会退化为只是工业过程的手段。……80年代后,日本的教育改革,以及日本的教育思想界进一步倾向于教育与社会整体需要的关系,特别注意人的精神、情操方面的教育。

——p15

美国教育……已开始明确指出教育与人的精神发展需要的结合。在《国家处于危险之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表示:“我们的关心超出了工商业的范围。它还包括我国人民的智慧、道德和精神的力量。”

——p16

90年代中国教育经济主义思潮的基本理论观点有如下几种:1,教育市场论,2,教育产业论,3,适应澄清论,4,德育的经济功能论

(教育经济主义思潮)彻底地改变了20世纪以前古典主义教育主要关注人的精神、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发展与稳定的传统取向。

——p58

(教育经济主义思潮)其思维方式和理论本身带有很大的线性特征,……缺乏宽广的视角……而没能看到或很少看到教育的*和文化功能,没能看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除了要适应经济的需求之外,还应该从更宽广的领域和方面适应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

——p61

由于教育经济主义思潮的强劲影响,60年代以来,……教育的人文精神被淡化了,很大程度上,教育成了经济的附庸,教育的价值似乎是或主要是体现在它对经济的作用上。

——62

必须始终牢记,教育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一致,并不等于使教育经济化。

——p63

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原本就意味着,通过教育这个中介环节首先培养出具有高度智力水平和科技素质的人,通过人来把科技落实为生产力。

——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p66

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是由多源汇合而成的。在当代,有两个潮流影响最大,一个是未来学派,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p68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始人,……强调在科技*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体系;强调得到的概念越基本,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面就越广。……强调不仅要教出成绩良好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智力上的发展。为此就要抛弃传统的复现法,代之以有利于开发智力的发现法。

——p95

以马库塞(H·Marcuse)和哈伯马斯(J·Habermas)为先后代表的意识形态决定论派,偏重于从消费性意识形态角度批判现存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非人性”和瓦解*斗志性。……(他们认为)个人都变成了纯商品消费者,而非具有*意识的批判者和富有思想的新生活方式的创造者;这种人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实则成了商品的奴隶。

——教育个性化思潮p135

布伯(Martin Buber)……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我你”对话关系,而非“我它”即我与物的关系;无功利目的的“我你”对话关系是教育的核心,尽管这种关系往往转眼即逝和极为罕见;现行学校只凭“我它”关系相处,并仅传播现成知识和灌输既成价值观,这必然压制学生的独特个性和自我实现;故此必须改为与学生对话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去发现自己对上帝的永恒价值的热情;如果教师不能征服学生任性的心灵,那就要以“爱”来度过难关。

——p139

贾斯珀斯(Karl Jaspers )(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清楚自己的“意志”,进入完整的“精神”之内,培养人的“爱心”;教育方式是“自我教育”,各人做“自我选择”的个性化工作。

——P139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rrer)(认为)要吗回避忧虑,跟其他人一样度过一生,过着标准化的、非人格化的、不“真实”的生活;要吗接受忧虑的提示,视人为完全自由的,并正视忧虑,开始“真正”的生活,不循规蹈矩,选择自我目的和自我标准,追求自我实现;为了发现自我,达到真实,就要有勇气,不要畏惧,不要顺从,扬弃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不要屈服于现实世界,而是利用这个世界提供的东西去实现最佳的自我。学校教育的个性化就依此进行。

——p140

相形之下,如果说日本的国情决定了它当前必须采取“教育个性化”的导向,而美国的国情决定了它当前必须使教育从“个性化”向“共性化”倾斜,那么,中国的国情则决定了自己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教育个性化”上,要下大功夫。

——p182

与终身学习思潮相联系的基本概念涉及三个最基本的术语,这就是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思潮p192

终身学习思潮强调学习者要把学习和对自己的“人生管理”结合起来,把学习同职业生活结合起来,把构筑人生设计计划同一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结合起来。……这并非都是教育行政部门所能管理和支配得了的,需要学习者自己作出设计和安排。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自律性尤为重要。

——p204

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463b4c4380146d8090543dc3933fc239045c0027b4fb797f4507d9d87a6000ae4f41b9b067286c4777f686c88a48d9a691282b8f2131671cf1004546f1df037881769f4d99a80e97b9e742e5b9a6d0c85523dd22766df1f29c2a7603bd6ae71541f4d6ef5f2e07ccec27114e7659885230a13788f7426f10f1f5&p=8b2a9214c88b13ff57eb9165134a&user=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12:57

20世纪西方教育思潮,对东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总体上引领着世界教育的潮流。纵观20世纪整个西方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各种教育思潮之论争,其实质乃是科学与人文、现代与后现代之争。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育思潮的演进以科学与人文的论争为线索,而下半叶则以现代与后现代的论争为主要特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12:57

当代世界冲击力最大,且又贴近教改实际的宏观教育思潮,首推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