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7: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05:39
一、 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在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方面,要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文学活动是幼儿园常用的教育形式,通过故事、看图讲述、儿歌等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使幼儿初步了解和区分正确的行为和错误的行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美的文学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操,让幼儿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教育他们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比如:我班有一位不讲卫生的小男孩,每天来到学校口袋里都装得满满的,什么东西都有,每天检查他睡觉的床上也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师给他说了几次他还是老样子。针对这种情况,我每天抽十分钟的时间给小朋友讲"你喜欢谁?"、"小猪变干净了"、"母亲河哭了"等等讲卫生的故事。这样过了不久,他真的改变了许多,同学们喜欢跟他玩了,老师也喜欢跟他做好朋友了。
二、 让幼儿进入角色,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培养幼儿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离不开感觉器官的活动,在训练培养中促使感觉器官不断发展,又使能力习惯不断形成,两者互相促进、互相作用。游戏是进行幼儿感觉器官教育的基本形式。游戏过程中,幼儿最容易进入角色,接受教育。通过游戏,幼儿将学到的东西亲身加以体验,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我们在学了歌表演《猪小弟变干净了》后,孩子们都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指甲长了、头发长了会主动叫妈妈剪,看到别的朋友脸脏了,会学着歌词对他说:"快去洗洗吧"。在听了故事《小池塘》后,孩子们明白了,每个人只要扔一个小东西,池塘就会变成臭水塘。于是平时在班上乱扔纸屑的现象明显减少了,看到丢在地上的玩具也能主动捡起来了。并把它们运用到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中,家长普遍反映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讲卫生,懂事了。
三、 重身教,勤言教为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创造环境。
在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教师的言行对幼儿具有权威性,幼儿会不加选择的加以模仿,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幼儿的喜欢。当幼儿做了错事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关怀爱护他们,而不是粗暴地训斥他们,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因此,教师良好的表率作用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仪表方面,教师要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方面要让幼儿感到亲切;行为上要热情大方,经常给幼儿加以帮助,提高其自理能力,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四、一日活动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少惩罚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一位哲学家说:"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弱智,我就能把他变成优等生。"有人问他成功的密诀时,他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表扬。"幼儿渴望*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也对*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扶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即时进行表扬,让孩子明白这样做是对的,从而继续坚持下去。
五、家园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
当前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和两代家长们对他们的溺爱,使大多数幼儿比较娇气,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易形成,生活能力比较差。因此,取得家长们的支持是幼儿良好卫生习惯能否养成的关键。教师要即时将各阶段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给孩子一个完整连贯统一的环境。
一个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幼儿,既是一个健康的幼儿,也是一个 "愉快"、"大胆"、"主动"、"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纲要》再三强调要让幼儿主动活动,而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是自己的哲学家,教育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儿,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陶行知针对当时中国国民体质的实际状况,认为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生活,向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活动卫生等,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身体健康。另外,教师还可根据条件,组织好室内外活动,使幼儿的体格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使之长大后成为有生活能力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