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能源汽车限购,北京到底应如何“松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1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3:03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王都:破除限购为汽车消费“松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王都发文,倡导“破除限购,为汽车消费松绑”。此外他还提到,“取消汽车限购这种行政性措施,已经成为了包括*、行业、消费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以下为原文:

全国*期间,关于取消北京汽车限购的讨论,再一次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引发各方关注和评论。汽车限购,本是一项在汽车消费快速增长超越城市承载力的背景下实施的临时性行政措施,目的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然而从结果来看,治理拥堵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反而严重抑制了大量的汽车消费需求。

时过境迁,汽车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产能释放过度与需求相对不足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要矛盾,我们看到从*到地方,各级*都在想方设法出台各类措施,来激活汽车消费潜力和释放购买需求,以保持汽车市场稳定和支撑经济的发展,而限购城市又恰恰是拉动汽车消费的重点地区,因此,调整汽车限购*已经到了最佳时机。

进一步说,这种行政性*思维也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候,北京汽车限购实施长达12年之久,尽管在过程中措施出台部门进行了多轮优化调整,但是细枝末节的改变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治理模式仍然是在限购这个圈子里打转,也客观上形成了一幅奇特的错位景象,使得原本治理拥堵问题演变为异常复杂的综合问题。

这其中,有*部门的压力与无奈,也有老百姓的吐槽和期盼,甚至形成有车群体和无车群体之间的激辩,围绕一副车牌产生的各类地下交易层出不穷,惊讶的同时也令人唏嘘,限购措施带来的负效应是巨大的,既不利于提振消费,也不利于社会公平。

以北京为例,家庭为单位申请新能源车需要排队5年时间,个人申请新能源汽车指标则需要排队约19年时间,燃油车的每一个有效编码的中签概率约为1/2000。作为超大型城市,寄希望于通过简单的限购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显然是十分困难和不符合实际的,也有悖于现代城市治理理念,最终还是要依靠基础设施建设和变革出行方式,只有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限购的大门才能打开。

从*上看,近年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放开汽车限购的要求,2022年,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就已指出:更多通过法律、经济和科技手段调节汽车使用,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

我们国家正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可以说,党*、*高度重视汽车消费,支持汽车消费也成为恢复和加快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在消费领域存在的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应当坚决破除。比如,限迁*曾经也是汽车领域一个影响巨大的*性*。

但在*、社会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得以取消,极大地拉动了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取消汽车限购这种行政性措施,已经成为了包括*、行业、消费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从技术来看,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同时,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和配套基础设施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已经完全可以支撑通过动态*汽车使用强度和流量的方式来解决拥堵,建立城市智慧交通网已经具备了实施条件。

如果说实施限购是当时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那么在实践中摸索了十余年之后,在软硬件技术和城市配套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当下,理应拿出更为科学和经济的城市交通长效治理方案。

就是要从*汽车的购买转变到调节汽车的使用,让每一位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市民都能够有机会拥有汽车,使其可以完整享受法律赋予的合法权益,既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汽车作为大宗消费,是消费领域的顶梁柱和压舱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出行需求的增长,让汽车市场有着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很关键的一个重启因素就是北京这样的具备更强购买力的都市圈汽车消费的发力,能够让市场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

而且,通过更优的方式来治理拥堵,取消汽车消费*,实现交通科学化管理,不仅能大幅减轻*部门管理成本,同时能够有效促进汽车产业发展,还能满足消费者对美好汽车生活的需求,带动金融、保险、旅游、餐饮等相关行业增长,一定会是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回顾汽车限购这十余年,就像是一双无形的手掐在汽车市场的脖子上,限购实施的时间越长,这双手掐得就越用力,转眼间我们已经来到了2023年,当人们发现市场快要窒息的时候,只有放开手才能使其恢复活力,才能让消费者重拾信心。汽车不仅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在2022年新年献词中的曾这样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相信有关*和部门将会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换一个思路解决交通问题,拿出科学治理拥堵的办法,扎实办好这件民生大事。其实,也不妨可以选择在某个城市先行先试,摸索出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