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我介绍迎宾礼仪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1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02:55

  从总体上,迎接来宾的礼仪大体上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其一,是迎宾前的礼仪准备。其二,是迎宾时的礼仪操作。迎接外国来宾这的礼仪准备,大致包括以下五个具体方面。

  第一,需要确定邀请规格。在正式对外方发出邀请之前,必须首先明确邀请的规格。它的确定,按惯例,主要要兼顾来宾的具体身份与来访的主要目的。在一般情况下,发出正式邀请时,要讲究规格对等。其基本含意是:在正式向外国来宾发出邀请时,我方出面进行邀请的人士的职务、地位、身份、应当大体上与被邀请者的职务、地位、身份相仿。我方出面进行邀请的人士职务、地位、身份既不必较被邀请者为高,但也不应低于被邀请者。例如,邀请外国*首脑来华进行访问,一般应由我国*总理正式向对方发出邀请。邀请外国*级*来华进行访问,则须由我国*对口部的*出面向对方发出邀请。

  第二,需要排定礼宾序列。又称礼宾次序,它所指的是,在同时接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外国团体或个人之时,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本国的常规做法,来排定其尊卑先后的具体顺序,并且据此给予对方以相应的礼遇。目前,我国在排列礼宾序列时一般采用下列做法。一是依照来宾的具体地位的高低来排列其次序。在正式的政务、商务、科技、学术、军事交往中均可采用此种方法。若外国来宾系组团前来,则应按照团长的具体地位来排列其先后次序。二是依照来宾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名称的拉丁字母的先后来排列其次序。在举行大型的国际会议或体育比赛时,通常可以采用此种排列方法。三是依照来宾抵达现场的具体时间的早晚来排列其先后次序。当各国大使同时参加派驻国的某项活动时,一般采用此方式。四是依照来宾告知东道主自己决定到访的具体时间的先后来排列其次序。在举办较大规模的国际性的招商会、展示会、博览会时大都可以采用这一排列方法。五是不排列。所谓不排列,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排列方法。当上述几种方法难以应用时,便可采用这种排列方法。在礼宾实践中,上述五种方法可以交叉采用。但是,不论采用何种排列方法,均事先向外国来宾进行通报。

  第三,必须慎重悬挂国旗。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尊严,任何主权国家均不允许在本国国境这内随意悬挂或摆放外国国旗。除国际法的有关规定之外,我国目前仅允许下列五种场合悬挂或摆放外国国旗。其一,是外国国家元首、*首脑正式到访。其二,是外国贵宾访问期间我国举行重要的礼仪活动。其三,是国际会议在我国举行。其四,是重大的国际活动在我国举行。其五,为在我国进行的国际经济的重要项目而举行的庆典或仪式。在我国境内悬挂外国国旗,是我国给予对方的一项礼遇。依照国际惯例,我国规定:在中国境内悬挂外国国旗时,必须同时升挂中国国旗。在同时悬挂时,其高度要相等,其面积要大致相似,以示彼此平等。悬挂或摆放中、外国旗的常规是:如并排升挂两国国旗,应以国旗自身向为准,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例如,我国举行国宴时,一般将外国国旗悬挂在右侧,而将我国国旗悬挂在左侧。并排升挂三面或三面以上国旗时,依然讲究以右为上。应当按照序列,自右而左,依次升挂。通常,东道国国旗往往居于末尾,即左侧。不过在举行国际会议时,按惯例并无宾主之分,因此东道国国旗不必居后。应当强调的是,因为国旗象征着国家,因此在涉外交往中升挂国旗,绝不容许将任何一方的国旗弄错或挂错。此外,按惯例不允许使用污损的国旗,不准倒挂国旗,不准在墙壁上交叉悬挂或竖挂国旗。

  第四,需要拟定接待计划。在接待外国来宾这前,应当认真草拟一份周详的接待计划,以便使接待工作减少周折,可以更好地按部就班地进行。在拟定之前,要充分了解来访者有无特殊的要求。本互助互利、交往对等的原则,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之下,应当尽可能地满足来访者一切正当合理的要求,并将其列入接待计划之中。在一般情况下,一份外事接待活动的计划,就是指南和行动纲领。这体上包括膳宿安排、交通工具、会见会谈,参观访问,文娱活动,异地浏览,新闻报道、记者招待会、安全保卫、突发事件、礼品准备、人员配备、经费预算等基本内容。正式的接待计划一拟定,应尽快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此后,应立即报送与接待工作有关的外事、*、安全、新闻、接待等具体工作部门。在必要时,还须告之我驻外机构。与此同时,亦应将我方接待计划主要内容通报给外方,并听取建议、意见或要求。

  第五,需要掌握人员状况。详而论之,接待方必须尽可能地对其中主要人物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对于对方的姓名、性别、年龄、婚否、籍贯、民族、宗教信仰、*倾向、所属党派、职务级别、学历学问、业务能力、专长爱好、主要禁忌等。若来访者以前曾经来华进行过访问,则最好对当时我方的接待规格、接待方案进行必要的借鉴。另一方面,则应当对我方负责接待工作的人员进行精心的选择。在准备接待工作时,必须确定专门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如有必要,还须组成专门的接待班子,专司此事,专负其责。在挑选接待人员时,尤其是那些直接面对外国来访者的迎送人员、翻译人员、陪同人员、安全保卫人员以及司机时,要优中选优,切勿滥竽充数。除了仪表堂堂、身体健康、*可靠、业务上乘之外,还应将反应敏捷、善于交际、责任心强列入用人的基本条件之。

  接待人员一经确定后,要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并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外事纪律和国际礼俗等方面的教育。迎接外国来宾之时的礼仪操作,通常会涉及到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其一,是举行欢迎仪式。

  其二,是举办专门宴会。

  其三,是认真话别送行。

  二、见的礼仪

  在涉外交往中,不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在非正式场合同外国友人相见,都应遵守一定的见面礼仪。根据常规,在涉外交往中所应遵守的见面礼仪,主要涉及介绍、行礼、互换名片以及座次的排列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下,将分别对其重要的环节进行较为详尽的说明。

  首先,是有关见面时介绍的礼节。

  在涉外交往中,当交往双方不相识时,有必要通过介绍,使其彼此相识。所谓介绍,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交往双方相互结识,并且各自对对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常,介绍又可分为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等两种情况。

  自我介绍,一般指的是主动向他人介绍自己,可是应他人的请求而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介绍。它的特点,主要是单向性和不对称性。

  在涉外交往中进行自我介绍,通常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要注意进行自我介绍的具体时间。它又包括两层含意。一是进行自我介绍时,首先要在具体时间上于已于人彼此方便,这样才会发挥正常,并且易于为对方所倾听。二是进行自我介绍时,一定要把握好所用时间的长度。最好宁短勿长,将一次自我介绍的时间限定在一分钟甚至是半分钟以内。其二,是要注意进行自我介绍的主要内容。在不同的场合,所作的自我介绍在内容上理当有一定的差别。在涉外活动中自我介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应酬型的自我介绍,其内容仅包括本人姓名这一项内容。它多用于应付泛泛之交,另一种则是公务型的自我介绍,其内容包括本人的姓名、工作单位、所在部门、具体职务等四项内容构成。因公进行涉外交往时,只宜采用这一类型的自我介绍。

  介绍他人,通常指的是由某人为彼此素不相识的双方相互介绍、引见。主要特点是双向性和对称性。在涉外交往中介绍他人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要注意介绍者的身份。在正式交往之中,对介绍者的身份有着一定的讲究。在外事访问中,介绍者一般应为东道主一方的礼宾人员。在社交活动里,介绍者通常应当是女主人。在多方参与的正式活动中,可由各方负责人将已方人员一一介绍给其他各方人士。

  第二,是要尊重被介绍者的意愿。介绍者在有意为他人相互引见时,最好先征求一下被介绍者双方的个意愿。如里贸然行事,会好心办坏事。

  第三,是要遵守介绍时的先后次序。正规的做法,是要先介绍身份较低的一方,然后再介绍身份较高的一方。即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先介绍职务低者,后介绍职务高者;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先介绍个人,后介绍集体。在接待外国来访者时,若宾主双方皆不止一个,则为其双方进行介绍时,要先介绍主人一方,扣介绍来宾一方。不过在介绍各方人士时,通常应当由尊而卑,按照其职务的高低,依次而行。

  第四,是要重视介绍时的表达方式。在介绍双方时的主要内容应基本对称,大体相似。切勿只介绍一方而忘记另一方;或者在介绍一方时不厌其详,而在人介绍另一方时则过分简单。

  其次,是有关见面时行礼的方式。在交往应酬之中,与外国人相见时,尤其是与之发生正面接触应酬时,往往要向对方行礼致意。根据目前的涉外活动实践,中国人在对外交往中与外国友人互行见面礼节时,特别要注意问候的进行与礼节的选择等问题。问候,又称问好、问安或打招呼。它是拽以语言或动作向他人询问安好,进行致意,是向对方表示关切或友好的一种常规方式。

  向外宾进行问候时,有三点注意事项。

  一是要慎选问候的具体内容。由于国情的不同,中国人过去常用的一些问候内容诸如:“吃过饭没有”、“身体怎么样”、“正在忙什么”等,在涉外交往中并不适用。一般而言,在问候外国人时,可问候对方“你好”,或者说“很高兴认识你”,“见到你很高兴”。具体问候对方“早安”、“午安”、“晚安”,也是可以的。

  二是要注意问候的先后次序。在交往双方相见时,通常应由身份较低的一方首先向身份较高的一方。若同时需要问候许多人时,要以由尊而卑或者由近而远,依次而行。当他人率先问候自己时,应立即予以回应。

  三是要重视问候的态度表现。在交际场合与他人相见时,一定要主动而热情地问候对方。要真正作到这一点至少要注意以下三条:第一,一定要面含真诚的微笑。

  第二,一定要神态大方地正视对方的双眼。

  第三,一定要发出清晰而爽朗的声音。

  在涉外交往中,选择何种具体的见面礼节,颇有讲究。对中国人而言,既可以沿用自己的习惯做法,也可以比照交往对象的特殊做法,对其加以模仿。当前,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拱手礼、举手礼、脱帽礼、注目礼、起身礼等。其中尤以握手礼适用于涉外交往活动。

  握手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要专心致志。在一般情况下握手时应当面含笑意,起身站立,用右手与对方右手完全相握后,上下晃动两三下,用力不重不轻,时间大约要三至五秒钟。最重要的是握手时务必要正视对方的双眼,并与对方稍事寒暄。

  第二,要留意次序。基本规则是:应由握手双方之中身份为尊的一方首先伸出手来。即职务高者与职务低者握手时,应由职务高者首先伸手;女士与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手;长辈与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辈首先伸手。当来宾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而当来宾告辞时,应由来宾首先伸手。

  第三,要回避禁忌。一是不要戴着手套握手,二是不要戴着墨镜握手,三是不要用左手握手,四是尽量不要用双手与初次相识的异性握手,五是不要在多人握手时交叉握手。

  再次,是互换名片时注意的事项。在涉外交往时,与外国人互换名片,通常在下述几个方面必须严格地遵守礼仪规范。

  其一,是参加涉外交往时,应随身必备名片。按照惯例,在外事活动中,一般不宜主动向外国友人索取名片。然而,当对方主动提议互换名片,率先将名片递送过来,或是我方有必要进行较为周详的自我介绍、在拜访外人员需要经由他人代为通报时,都需要使用自己的名片。因此参加涉外活动前,即应将本人的名片装入专用的名片包,或是放在上衣口袋之中,以供随时取用。

  其二,是递送本人名片时,应当彬彬有礼。需要将本人名片递交给外国友人时,应当起身站立,走向对方,面含笑意,以右手或双手捧着或拿着正面面对对方的的名片,以齐胸的高度,不紧不慢地递送过去。与此同时嘴里应当说明:“请多关照”,“请多指教”或是“希望今后保持联络”。同时向多人递送本人名片时,可由尊而卑或近而远,依次而行。其三,是接受他人名片时,应当毕恭毕敬。当他人主动将名片递给自己时,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恭敬、重视之意。首先要起身站立,迎上前去,中称“谢谢”。然后,务必要用右手或双手并用将对方的名片郑重其事地接过来,捧到面前,仔细默念一遍。最后,应对方的名片收藏于自己的名片包或是上衣口袋内,并随之递上自己的名片。其四,是参与国际交往时,当熟知名片的特殊用途。在国际交往中私人名片还可以发挥下列几种特殊作用。第一,可以之代替私人书信。第二,可以之代为引荐他人。第三,可以代替送礼时专用的礼单。第四,可以之在拜访时代为通报或代替留言。第五,可以之向亲朋好友通知本人的有关变动。

  最后,是座次排列时的规范做法。与外国友人相见时,往往不可避免要涉及宾主双方座次的排列问题。在涉外交往中,会见、谈判、举行签字仪式、进行合影留念时,各自都有自己特殊的位次排列方法。会见,也叫礼节性会晤。它一般所用时间较短,宾主双方仅是出于礼貌而与对方应酬一番。正式的涉外会见,最好安排在专门的会客室或会见厅之内举行。其位次排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相对式。指宾主双方会见时面对面而坐,便于进行交流。一般应以会客室的正门为准。面对正门的一方为上,应请来宾就座。背对正门的一方应是东道主就座。若宾主双方俱不止一个人,则除主人与主宾之外,双方其他人员均应按照具体身份的高低,由尊而卑,自右而左依次排列在主人或主宾两侧。二是并列式。指宾主双方会见时面对会客室或会见厅的正门并排而坐,可显示双方的平等与亲密。它的具体排列是主人在左,主宾在右。宾主双方的其他人员按照具体身份的高低,依次在主人、主宾的一侧排开。三是自由式。请宾主自由就座。在举行多边会见时,此种方法尤为适用。谈判,亦称会谈。它指的是有关各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接触与磋商,就某些性的问题达成协议或者妥协。各类谈判,都有很高的礼仪要求,目前,我国所采用的谈判的位次的排列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是相对式。它主要适用于双边谈判。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谈判桌横放,客方面对正门而坐,主方背对正门而坐。二是谈判桌竖放,以进门时面向为准,右侧为上,请客方就座;左侧为下,请主方就座。在谈判时,双方的主谈者应居中而坐,其他人员应遵循右高左低的惯例,依照各自实际身份的高低,自右而左分别就座于主谈者的两侧。按惯例,各方的译员应就座于主谈者的右侧,并与之相邻。其二,是*式。它主要适用于多边谈判。届时,可在谈判厅内面对正门设置一*台,其他各方人员均应背对正门,分片就座于*台的对面。在谈判进行中,各方发言者须依次走上*台,面对大家,阐述自己的见解。其状况,有如大会发言。其三,是圆桌式。它也适用于多边谈判。在谈判现场仅设置一张圆桌,由各方人员不分座次,自由就座。举行签字仪式,是各约、协议生效的必经步骤,也是礼仪性极强的一项活动。

  举行签字仪式时位次排列的讲究是,签字桌横放,客方签字者面对正门居右而坐,主方签字人则应对正门居左而坐。双方的助签者应站立各自一方签字人外侧。其他人员则按职务高低,自左至右(客方)或自右至左(主方)排列成一行,站立于已方签字人的身后。也可以以一定的顺序就座于已方签字人的正对面。在会见外宾时如安排中外双方人员合影留念,一般应请双方人员列成一行,客方人员按其身份自自左至右居于右侧,主方人员按其身份自右而左居于左侧。若一行站不完人时,则可参照“前高后低”的规则,排成两行或三行。

  三、谈的礼仪

  在涉外交往中与外国友人进行交谈,仅凭自己的常规经验肯定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并遵守有关交谈的国际惯例。简而言之,涉外人员应当掌握的有关交谈的礼仪规范,主要涉及交谈的态度、称呼的使用、内容的选择、电话的常规等四个方面。

  首先,是交谈的态度。

  交谈的态度,指的是一个人在与别人交谈的整个过程中的举止表情,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个人修养和对待交谈对象的基本看法。从某种程度上讲,交谈的态度有时甚至比交谈的内容更为重要。在涉外交往中,尤其是在与一个外国人初次打交道时,交谈的态度通常会更受对方的关注。

  对每一位参与涉外活动的中国人来讲,要想使自己交谈的态度符合要求,就必须注意以下五个基本要点。

  其一,要注意语言。与外国人进行交谈时,选择何种语言,是大有讲究的。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通行于世界的英语,或是直接采用交往对象在国的国语。而在正式的官方活动中,为了体现一个主权国家的尊严,则只能使用自己国家的国语,然后再通过译员进行翻译。有些时候,不一定非要精通交往对象所在国的国语,在非正式场合哪怕是现学上几句,也可以令对方备感亲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对交往对象使用低级、庸俗、不文明的语言,或者是对方根本听不懂的语言。

  其二,要注意语态。此处所谓的语态,特指交谈时的神态,即表情与动作。与外国友人交谈时,在神态上要既亲切友善,以舒展自如。在自己讲话时,要注意不卑不亢,恭敬有礼。在对方讲话时,则要专心致志,洗耳恭听。不论是自己处于“说”的位置上还是处于“听”的位置上,都不要表现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或是态度夸张,咄咄*人。特别要注意自己的眼神与手势。不要举目四顾,双眼不敢与交谈对象对视;也不要张牙舞爪,指手划脚,对对方指指点点,拍拍打打。

  其三,要注意语音。在国际交往中,人们普遍对于交往对象的语音十分重视。它不仅被视为一个人教养与素质的直接体现,而且被与对交往对象尊重与否直接挂上了钩。在语音方面的基本礼仪规范是:与别人进行交谈时,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前与别人进行交谈时,必须有意识地压低自己说话时的音量。说话的声音最好是低一些,再低一些,只要交谈对象可以听清楚即可。在交谈进,特别是在公共场所里与别人交谈时,如果底气过壮,粗声大气,不仅有碍于他人,而且也说明自己缺乏教养。

  其四,要注意语气。与别人交谈时,讲话的口气不可不慎。此即所谓语气问题。同外国友人交谈时,在自己的语气方面,一定要注意平等待人,谦恭礼貌。在交谈中,在不故作姿态的前提下,应当尽量多使用一些谦词、敬语和礼貌用语。既不要在交谈时表现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装腔作势,对对方喝来喝去,也不宜在语气上显得奴颜婢膝,曲意迎奉,一味讨好对方、迁就对方、附和对方,而不顾自己的国格人格。

  其五,要注意语速。语速者,讲话之速度也。在交谈之中,自己的语速是否合乎常规,往往直接地同自己交谈的效果直接联系在一起。在对外交往中,不论是使用自己的母语,还是使用某一种外语,都要保持正常的语速。即既使之快慢适中,舒张有度,以令其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匀速。也就是说,语速应当相对保持稳定。这样作,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清晰易懂,而且还可以显示出自己成竹在胸,有条有理。语速过快、过慢,或者忽快忽慢,都是应当力戒的。

  其次,是称呼的使用。

  称呼,指的是人们交谈时所使用的用以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有时,它亦被称为称谓。在涉外交往中,称呼的运用与对待交往对象的态度直接相关,对此千万不要马虎大意,随心所欲。

  与外国人进行交往应酬时,尤其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应当选用的称呼主要有如下几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