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7: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0:03
宋代随州属京西南路,距汴京较近。朝廷奖励农耕、蠲租免税之类措施的实行,随州多能先得其实惠。宋初多旷土,是一种普遍现象,京畿附近亦难免。京畿周环二三州,幅员数千里之地,开垦的土地仅占十分之二三《长编》卷40《至道二年七月庚申》。 *大力劝民垦田,旷土虽不断有所开辟,但不断出现新的抛荒现象。“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长编》卷27《雍熙三年六月甲午》。 *悬殊,田地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这是地主政权统治下不可避免的现象。朝廷发布过诏令:“募民请佃诸州旷土,便为永业,仍蠲三岁租;三岁外,输三分之一。”《长编》卷38《至道元年六月丁酉》。 这一诏令在随州一带的贯彻是较得力的,州县官吏劝民垦田之数,都登记在册,以凭*行赏。赵宋统治者清楚地认识到“政之本”在稼穑农耕,特设劝农使。劝农使陈靖积极活动在陈、许、蔡、颍、襄、邓、唐、汝等州,劝民垦田。随州一带是劝农使往来频繁地带,使开垦岁增。劝农使的任务,除“劝恤农民,以时耕垦”之外,还有两件事,一为招集逃散,即将逃离本乡本土的流民招抚回乡,创造条件使其恢复生产;另一为检括陷税。
?
宋代小民的切肤之痛是赋役繁重,随州亦不例外。所谓“陷税”即偷税、漏税。随州陷税问题较轻,因为能得到一些特殊照顾,如种桑柘,毋得增税,“京西南路流民买耕牛者免征”。为求均税,实行方田法,从京西、河北两路开始。宋代交纳赋税有固定的处所,而以有余补不足,则“移此输彼,移近输远”。这叫支移。本来支移的原则是“先富后贫,自近及远”。由于经办官吏营私舞弊,不按规定“徙丰就歉”,即以丰收地方的物资调剂歉收地方的困难;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徙歉以就丰”,通过这一手段以中饱私囊。贫下户虽免支移,然估价既高,更收脚力钱,成为变相的税外之税。与支移联系在一起的“折变”,对小民是一种折磨,因交实物不方便,就将实物折算成现钱。贪官污吏耍花招,“以绢折钱,又以钱折麦”。辗转折算,小民是越折算越吃亏。南宋时,“今之为绢者,一倍折而为钱,再倍折而为银。银愈贵,钱愈艰得,谷愈不可售,使民贱粜而贵折”。小民卖出的物品价贱,而官府折算的价钱比实价要贵一倍两倍,支移折变给小民的痛苦极大。而京西路旧不支移,随州百姓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免除了这一痛苦。到北宋末徽宗时,*腐朽,朝廷挥霍无度,崇宁(1102—1106年)中命令“支移所宜同,特免;若地里脚费,则宜输”。从此经常征收脚费,一斗交钱56文《宋史》卷174《食货上二》, 相当元丰(1078—1085年)年间正税的数目,而“反覆纽折,数倍于昔”。百姓不堪其苦,推行30余年后,地里脚钱不到一斗的,全减免;凡税钱不到一斗的,支移皆免。
?
随州除享受不支移的优惠外,还享受过不榷的照顾。随州与陈、滑、蔡、颍、郢、邓、金、房州,信阳军旧皆不榷,即在这一带官府不实行酒的专卖和课税。太平兴国(976—983年)时改行榷酤法,官府获利无几,民间被害甚大《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冬十月辛未》及《宋史》卷185《食货下七》。 说明这一带民风淳朴,嗜酒者少,酒的消耗量小,这是原来不榷的根本原因。
?
京西膏腴官田多,承租官田的,“官贷牛、种,八年乃偿”《宋史》卷173《食货上一》。京西路租佃官田者,所享受的优惠条件为其他地方所罕见。宋代“州县既广,徭役益众”,民户多因役重破产,“民间规避重役,土地不敢多耕,而避户等;骨肉不敢义聚,而惮人丁”。为规避重役出家当和尚的,赵州即有上千人。庆历(1041—1048年)中,令京东西、河北、陕西、河东裁损役人,万一不足使用,以厢兵代役,京西南路的随州在“裁损役人”之列,“土地不敢多耕”的现象有所缓和。当然,土地抛荒与人口逃亡难以完全避免,但比不裁损役人之处在程度上必然有所不同。为解救百姓疾苦,宋代设有常平仓、义仓、惠民仓。常平仓以平谷价,义仓以备凶灾,惠民仓则是遇岁歉,减价抛出以惠民。京东西路常平仓的设置比荆湖、川峡、广南早15年《宋史》卷176《食货上四》。 随州人民的疾苦的减轻虽是有限度的,但对经济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南宋初年,随州居对敌前线,权势之家大量南移,把注意力集中于东南,争占圩田、围田,与两浙豪民巨室并缘为奸,加倍围裹,包占水荡,影响到广大农民排涝灌溉。会稽一半田亩靠鉴湖灌溉,兴化的木兰陂滋润民田万顷,这类大型水利灌溉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官豪侵占,填淤益狭”。随州一带,却没有发生这类灾难性的事情。随州一带,出现“土广人稀”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赋轻税少。“自荆南、安、复、岳、鄂、汉、沔,污莱弥望,户口稀少,且皆江南狭乡百姓,扶老携幼,远来请佃,以田亩宽而税赋轻也。”江南“狭乡”的百姓往安、复、岳、鄂流动,吸引力就是“土广人稀”与赋轻税少。南宋绍兴四年明令蠲襄阳等六郡(包括随州)三年租税。在两淮、京西、湖北,“土广人稀,诱之使耕,犹惧不至,若履亩而税,孰肯远徙力耕,以供公上之赋哉?”《宋史》卷174《食货上二》。 田宽税轻,为随州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与其他地区比较,随州占有不可多得的优势。元代经济在宋代已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宋元时期随州的经济突出的有两大成就:
(一)水田之制的推广
自汉魏晋唐起,在陈、许、邓、颍、蔡、宿、亳至于寿春,“用水利垦田”,成为敦本劝农的一条重要方法。有识之士认识到水田大大优于陆田:“陆田命悬于天,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则一年之功弃矣。水田之制由人力,人力苟修,则地利可尽,且虫灾之害亦少于陆田。水田既修,其利兼倍。”为推广水田之制,有人提出具体方案:“选稽古通方之士,分为诸州长吏,兼管农事,大开公田以通水利,发江淮下军散卒及募民以充役,每千人给牛一头,治田五万亩。”据估算,如此约可亩收3斛,岁可得15万斛。在七州之间置20屯,岁可得300万斛。推行水田之制,二三年间,即可致仓廪充实。这一建议为宋太宗所采纳,立即派人赶往诸州积极进行筹备,宋太宗是积极支持推广水田之制的《长编》卷37《至道元年正月戊申》及《宋史》卷176《食货上四》。 何承矩提倡在河北建水田种稻,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他毫不气馁,载稻穗数车送京师,以实物实证平息异议《长编》卷34《淳化四年三月壬子》, 使水田之制在北方得以巩固。真宗时,京西路种植水稻事仍存在着斗争,真宗任命耿望为京西转运使,制置营田事,种稻三百余顷。耿望初以大理寺丞武程总管营田务事,岂知武程是反对种稻的,上疏言其不便,幸好皇帝不为所惑,将武程调往他郡,另委任新人《长编》卷44《咸平二月四月丙子》。 随州水田之制的推广,得力于宋初几位有作为的皇帝,他们认识到水田之利,对水田之制的推广很坚定。元代继宋代之后,向北方推广水稻种植,将江南种稻能手迁徙到河北、河南,更在大都(今北京)附近开辟重要的稻产区,“西至西山,东至迁民镇,南至保定、河间,北至檀(今密云县)、顺州(今顺义县)”《元史》卷138《脱脱传》。在这广阔的稻产区内,连年丰收。此外,在陕西、甘肃等省种上水稻。水稻是元代主要粮食作物,元代水稻品种,据保守的估计,糯稻有20种,粳稻更达50种之多周履靖《夷门广牍·稻品》。此书真伪杂出,此数字可信。 宋元时期推广水田之制是成功的。
(二)棉纺织业的兴起
中国的丝织业,久负盛名,名扬世界。宋代随州丝织业在京西南路中独占鳌头。南宋纺织业有新的发展与新的内容,即棉纺织业的兴起。棉花有两种,一为多年生木棉,一为一年生草棉。木棉或称树棉,原产地为非洲。亚洲木棉分布在印度、越南、马来群岛、柬埔寨和我国南部地区。草棉是亚洲古代栽培植物之一,起源于野生草棉,在南亚、东南亚及我国云南南部和贵州都有野生棉的分布。我国棉花的种植,渐次由两广、福建而推广到江南,这称为南道棉;从西域传至陕西的称为北道棉。南北道棉会合于最适宜于种植棉花的黄河流域。我国的棉纺织业的中心,是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而转移的,由海南、闽广而完成其转移于东南地区。随州在南宋,至迟在元代开始植棉李(王番)《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页234,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到了宋代及以后,棉花的栽培大概已普及全国。”此说较含糊,所谓“以后”似应指元代。“大概”二字似可删。
元代棉花的种植已相当普遍,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随州适宜植棉,气候适宜,地理条件优越。特别是南宋地广人稀,到元代这种情况没有变化,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就是地广人稀的情况更有所发展,更利于推广棉花的种植;不可忽略的是元*以强制手段推广植棉,对尚未植棉的地区,硬性规定,以棉布纳税。至元二十六年(12年)四月,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置木棉提举司,每年收木棉10万匹。这一规定不够合理而一度废止。元贞二年(1296年)定江南夏税之制,规定交纳木棉布绢丝绵等物《元史》卷15《世祖十二》及同书卷93《食货·税粮》。 适应这一需要,未植棉地区纷纷植棉。随州“户种木棉,人习为布”开端于宋元时期,这就把家庭手工业开始从狭小的特产式的范围,推向适合于广大人民需要的、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国民经济领域。
二、随州经济发展的阻力
南宋初秦桧当政时,曾偷偷摸摸指示诸路暗增民税七八。“民力重困,饿死者众。”随州亦难逃这一厄运。?随州不利于发展经济的因素不少: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剥削长期根深蒂固;宋金对峙时期,地处边防前线,支援前线的担子沉重;即令在相对安定时期,人心不安,影响到生产积极性的发挥。随州农民的赋役负担,相对而言是轻一点,但随州实行的“推置”与“对籴”,对百姓仍是苦不堪言。“京东西、陕西、河北阙兵食,州县括民家所积粮市之,谓之推置;取上户版籍,酌所输租而均籴之,谓之对籴,皆非常制。”《宋史》卷175《食货上三》。 推置,即搜刮积粮;对籴,即提高租额。因非“常制”就更可怕了,随时都可能有这样的负担或那样的负担强加在百姓头上。
元代随州农民的灾难更甚于宋代。阶级压迫之外,加上民族压迫。元朝将全国人民分为四等元朝的四等人,第一等为蒙古人,地位最高,特权最多;第二等为色目人,包括西夏、西域及欧洲人;第三等为汉人,包括契丹、女真、高丽人;第四等为南人,即南宋境内的人民和西南各族人民, 随州人划归第四等,特别受歧视,丧失一切自由,夜间禁止通行,不得集会结社,不得聚众畋猎。在蒙古军入侵初期,大肆*汉人,继而不断搜刮马匹、丁壮、粮食,许多良田变成牧场。特别在进攻南宋时,对投降的州县,勒索金银曰“撒花”,对坚持抵抗的城市,进城后,杀人放火,劫夺子女玉帛,曰“打虏”。“撒花”与“打虏”的痛苦灾难,随州百姓都亲身经历过,不少无辜百姓在这些痛苦灾难中丧失生命。
?
元世祖忽必烈放弃落后的游牧经济和剥削方式,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如*牧场多占民田,禁止放牧破坏农桑;提倡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扶持屯田户和移民,给以牛具、农器、种粮;*颁行《农桑辑要》,总结、推广农业耕种经验。这对随州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蒙古军南下时几进几出、反复蹂躏随州,使随州一度中断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在元世祖的努力下,随州经济有所复苏,但元世祖的经济*,有一个明显的倾向性,其注意力偏重于边疆开发,即原来人烟稀少的长城以北广大地区。元世祖继承成吉思汗的移民*,组织汉人及其他各族人民,在和林、上都(即开平、内蒙多伦附近)等城市周围和阿尔泰山、杭爱山、克鲁伦河等地屯田积谷,并将内地工匠迁去以传授制陶等技术。在东北建肇州城“定市里,安民居”。在西北开辟中兴、西凉、甘、肃、瓜、沙等州境内水田。在西南地区派人于无粳稻桑麻处,教民播种,修陂池以备水旱。边疆兄弟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相形之下,随州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元代显得缓慢多了。
?
元代手工业有重大进步,丝织业极发达,大量使用奢华的金线,织金技术有了空前成就。本来丝织业有一定基础的随州,到了元代反而显得沉寂无声,在宋代列为上州的随州,元代成为下州。元代商业掌握在蒙古贵族及西域商人手中,商业活跃于大都、泉州、杭州和东南沿海诸口岸,长城以北地区出现一些新兴城市。随州的商业,未能与全国的商业同步兴盛。忽必烈初即位时,为与南宋互市,在光化军(今湖北老河口)建立过榷场,因处于战争状态,时开时闭。随州在元代的地位大不如前,在全国商业城市上很难排上座次,与交通不便有关;相反,水陆交通便利的城市,得到了发展,如扬州,南濒长江,又是元代新运河的起点,成为江淮一带的经济枢纽、贸易中心。溯长江而上,江宁(今南京)、芜湖、武昌、江陵,工商业发达。处于汉水中游的襄阳,成为南北贸易中心,其丝织业在宋代不如随州,到元代一跃而居随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