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7:5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5:11

13年,伴随着鲁迅祖父下狱,周家陷入困顿,年幼无罪的鲁迅生平第一次尝受到了艰辛和白眼。十五岁时父亲重病,作为长子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为挽留父亲的生命忍辱负重,打落牙齿往肚里吞的经历让鲁迅刻骨铭心。这期间他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这些无疑有重要的影响。十六岁父亲终于去世,巨大悲痛和对庸医巨大痛恨之余,鲁迅对治病救人、除人痛苦产生了强烈的渴望。这影响了他以后选择职业。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之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有四年多,曾经经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成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是不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地亡故了。”这些经历,成为他人生的出发点,也使他终生不能忘怀。不向恶势力低头的性格,贯穿了鲁迅的一生。鲁迅在晚年谈到身后事时说:“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谈到他的论敌,他对许广平说:“让他们怨恨去,我是一个都不宽恕的。”所以*在评价鲁迅时说:“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也正是这不屈的性格,使他有分明的爱憎,使他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傲岸精神。
读鲁迅的小说,开始你会感到阴冷。譬如祥林嫂,那么一个健康而勤快的农妇,怎么会在习俗的偏见与众人的冷酷之中沦为乞丐,最后死得不明不白。在《药》里,一个爱国志士为国牺牲的鲜血,却被患肺痨病的人蘸到馒头上拿来当秘方吃。一个农村无产者的阿Q,其实是很有劳动能力的,却在众人的藐视和自己的自欺之中莫名其妙的成为别人的替死鬼。看起来中国社会已完全缺乏人性,只会把活活的人变成僵尸,连一点“生”的气息都没有。鲁迅就像其他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一样,不惮以最犀利的笔触揭发中国文化的阴冷而缺乏人性的一面。但鲁迅却还是一个最炽热的爱国者,这看起来是相当矛盾的。《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将内在的苦闷,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
鲁迅敢于打破现实的和传统的禁忌,直言不讳的撕破统治者的道具和遮羞布,把血淋淋的现实揭示出来,虽然这有时显得很残忍,但这总比让人麻醉而沉沦要好的多。就《狂人日记》而言,狂人从历史的文字中看到的是“吃人”二字。在历史的风云人物中,他们的雄才大略和丰功伟绩都是以一个个无辜的生命为代价的,中国的儒家学说发展到最后也是以消灭人性而达到极致。所谓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都把人当成一个个牲口而戗灭。二十四孝图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灭绝人性的画卷。到了近代,曾国藩一时成了显学,他对同胞不惜大加杀戮而染红了自己的顶子,对外却没有丝毫的刚肠嫉恶的气节。鲁迅看透了这一切,他从不标榜作为导师和方向,他带给我们的是思考,这思考是紧紧围绕人性的,孔乙己,闰土,祥林嫂,这些底层人物悲惨的命运无不凝聚着他深刻的同情和关怀。
(参考资料来源:《联合报》发表文章吕正惠——鲁迅的成就、陈叔岂 《鲁迅的现实意义》、张梦阳《鲁迅对于今天的意义、贾自强及周天枝合撰《鲁迅个性形成原因初探》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5:12

讽恶劝善,引领未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5:12

反映旧社会思想教育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