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0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2:10
北京最令我向往的是那古代庞大的建筑群—故宫,在我六岁时我就想去故宫游玩了,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正好今年暑假妈妈单位要去北京旅游,我就趁着这个机会跟着妈妈去了趟北京。圆了自己心中的梦想。
穿过天安门,就来到了端门,再穿过午门就来到了故宫。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宽广的“广场”,据导游说,这就是文武百官进行早朝的地方。走进去,仿佛进入了大会堂,大约能站800人左右。前面就是著名的太和殿,里面金碧辉煌,金灿灿的宝座边上立着两只活灵活现的丹顶鹤,两边还有四根被金龙环绕的大柱子,足足要两人拉手才能环绕一圈。下面是从太湖底运来打磨过的太湖石,在中国这种太湖石非常珍稀,据说比黄金还贵重。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太和殿,一边走一边参观,各个宫殿的布局都差不多,但都比不上前面的太和殿。
走着走着,我感到非常的疲惫了,这时一股清凉的风迎面吹来,我顿时精神一振,才发现我走进了御花园。大片大片的绿色植被让人眼睛一亮,在外面蒸得我透不过气来的热风一下子逃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树荫带来的清凉。石板两旁都是茂盛的侧柏,一座座假山上长满了翠绿的植被,假山是太湖石垒起来的,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摸起来仍是那么的光滑,可见古代工匠们花了多少心血进行打磨,抛光的啊!帝王的安逸生活是多少老百姓的艰辛换来的。带着留恋不舍的心情我走出了故宫。
这个暑假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能去北京参观故宫,因为它不仅圆了我心中的梦想,而且让我感受到了故宫这件宏伟精美工艺品的魅力,更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辛劳。百姓的生活是贫困的,被压迫在社会的最底层,深受剥削。而帝王将相们的生活是安逸的,是奢侈的。这故宫就是用老百姓的汗水和血水浇灌而成的,也是被压迫被剥削的象征,也是帝王统治阶级生活的一个缩影。第一次故宫应该是05年的时候,04年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当了一名*,那时候刚到北京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直接就去天安门广场了,而是去了北京大兴的军事基地,度过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05年的元月份部队组织新兵回老连队参观,我们的第一站是天安门广场,第二站就是故宫。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和战友们去故宫,感觉自己的小心脏就要蹦出来了。身处在这座宏伟的皇家宫殿里,既感叹古人的技艺,更为自己将来要到这里来守护它而自豪。无法用言语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就是是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了,还是那么的激动。当时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故宫,两边的游客都在和我们拍照留念,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就是明星。

至今想想,自己曾在祖国的心脏当过兵,曾守护了祖国的瑰宝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荣幸。故宫是北京之行景点的第一站。时隔一年了,对于故宫的记忆是残缺的,只想起这座皇城的雄伟,大致可分皇帝办公区域及御花园。
像故宫这些旅游景点,一年四季也应是人头涌涌吧。我们在昧心的导游的指引下,还没能细细地品味品味,就又匆匆而行了。
想来,旅游就应先做好功课,查找资料,看起来会有的放矢点的。不然,也是昙花一现,浮云掠影。
节选的部分镜头,有些是别人不会照的,但我留下了,看来是对的!

每天有哪么多的旅游团进进出出,但能真正地玩出个味儿的,有多少呢?

想这是城内所照的,这样的建筑四周都有。但听说,故宫两侧还有些宫殿还处于闲置长草状态,没有开发利用起来。

感觉这些桥,这些汉白玉雕刻就是珍品!

城墙内侧,是有这样的通道上去的。看来,跟电视剧中看到的一样。

迎奥运,北京各个旅游景点正在有计划地翻新维修。
站在这些空地上,由心而生一种特别我在和北京门头沟接壤,距离二环140公里的地方。
小时候从课文中知道了北京的天安门,颐和园,故宫,前门,八达岭~~。心中觉得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神圣崇高仰之弥高!五年级和叔叔来北京住了一周,逐渐模糊的记忆中还是忘不了泛舟昆明湖,漫步中山公园,仰望天安门,闲庭信步前门大街,游览动物园的种种场景。那时的北京有轨电车,加长公交,1.2号地铁,红叶中巴小公共是最常规的交通工具,甚至天津大发黄虫还不是很多。渴了,进胡同大杂院的公用自来水龙头打杯水也很正常,碰到和蔼的北京大妈也许会给你倒一杯热水,问个路热情的北京老大爷或许还不忘给你做个北京旅游攻略,带着红袖标的严厉志愿者不时提醒着乱扔垃圾违反交通信号灯的路人,总之热情好客素质颇高德北京人,严格管理井然有序的城市管理给我印象深刻。
师范时去北京的次数逐渐频繁,从京包线上的小站柴沟堡到南站大约用时五个小时左右,12元的车票还是有人会到丰台才补一张2元的车票好从南站下车。当年南站脏乱差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车站内一排排档口叫卖10元一份的盒饭对于一夜没有进食的饿货学生是那么诱人,有同学咬牙来一份充饥,在吃完口味一般的盒饭算账时被告知需付30元,恢复完元气的大脑顿时懵*了,不是10元吗?面色不善的卖饭大汉说:盒里的饭是10元,菜是20,一共30。套路太深又入坑了。反抗,拒付,不可能滴,大汉一呼啦旁边的一帮档口十来个大汉都过来了,理论那是不可能滴,穿*的人来调解就是一句话,吃菜就交钱,没吃菜交10块!首都在17岁这一年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是意志力能控制嘴的那个,出来车站大街上一个4元煎饼果子下肚幸福满满。中国美术馆里偶遇绘画大师吴冠中先生,亲耳聆听了他对俄罗斯画家列维坦《湖》的理解,徜徉于油画的世界在当时是那么美好,仔细赏析每一幅经典,明暗、色彩、造型,无不吸引着同学们驻足流连。五四大街在当时熟门熟路。国际艺苑的小展厅偶尔也会转一眼。新东安市场里一件上千元的耐克阿迪还显距离。天通苑回龙观在当时还是蛮荒之地,中关村正在腾飞,三环房价两千左右吧!
随着身边去北京闯荡的同龄人越来越多,包容,梦想,机遇,就业,~~。也知道了一句京骂:丫!臭外地的!北京就是大家养家糊口成就理想的练级圣地一样。从他们口中对北京人的评价也是不一而足,有几个小伙伴或亲戚嫁娶北京人,结了亲家,在我和北京亲家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到通情达理,热情豁达,厚道朴实的占了绝大多数,只有极少数优越感十足。
网约车兴起之后,因我的是京牌,有空就去体验了一把,更让我感受到了形形色色的北京人,准确的说是更多的京漂。活跃的更多的是在北京闯荡的外地人。中关村软件园步履匆匆的it精英,新浪百度大楼里每天都灯火通明加班到最晚的人群里没有几个老北京人,国贸附近写字楼为了梦想打拼的又有几个老北京人,南锣鼓巷里也很难听到纯正的京片儿,老北京在哪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2:11
故宫相对于其它世界四大宫来说,更像一个含蓄的国人,看似低调、内敛,但是每一处都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故宫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琉璃瓦,青白石底座,红色围墙,蓝色护城河,是一个宫中有宫的生态体系和生活空间。
故宫在整体、布局、空间、色彩上巧妙地对比手法既衬托出皇权尊严,又达到景观和谐统一;例如天安门下小屋对其有烘云托月的作用,低矮连续的回廊衬托出太和殿的高大,金*琉璃瓦与青绿色檐饰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更加金碧辉煌,繁琐的雕梁画栋与单色红墙色调形成一种繁简对比,简单而不简约,方形的门与弧形的金水桥将中国古代外方内圆为人处世哲理体现的淋漓尽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2:11
如果不包括熙熙攘攘的游客的话……那么可以用占地庞大,格局严谨,外朝和内廷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外朝的建筑风格宏伟大气,内廷则各具特色,给人一种很浓厚的历史沉淀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