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1 01:09
一 唐代鹦鹉故事的佛教色彩
据文献记载,在唐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盛行驯养鹦鹉。因而留下了很多美丽的鹦鹉故事。其中,较为典型的当数唐玄宗“雪衣女”的故事。史载:“天宝中,岭南献白鹦鹉,养之宫中,岁久颇聪慧,洞晓言词。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女。性既驯扰,常从其饮喙飞鸣,然亦不离屏帷间。上令以近代词臣诗篇授之,数遍便可讽诵。上每与贵妃及诸王博戏,上稍不胜,左右呼雪衣娘,必入局中鼓舞,以乱其行列,或啄嫔御及诸王手,使不能争道。忽一日,飞上贵妃镜台,语曰:‘雪衣娘昨日梦为鸷鸟所搏,将尽于此乎?’上使贵妃授以《多心经》,记诵颇精熟,日夜不息,若惧祸难,有所禳者。上与贵妃出于别殿,贵妃置雪衣娘于步辇竿上,与之同去。既至,上命从官校猎于殿下,鹦鹉方戏于殿上。忽有鹰搏之而毙。上与贵妃叹息久之,逐命塟于苑中,为立冢,呼为‘鹦鹉冢’。”[1](P42-43)《多心经》又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经典,其宗旨是用般若观察宇宙万物皆空而悟出成佛的道理。在唐代,较受人欢迎。如《广异记·王琦》载:“……永泰中,(王琦)又病笃,乃于灯下,澄心诵《多心经》。……至三十九遍,懈而获寐,翌日复愈。又其妻李氏,曾遇疾疫疠,琦灯下至心为诵《多心经》,……琦却诵经四十九遍,李氏寻愈也。”[2](P27)在唐人看来,诵读此经能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鹦鹉为躲避灾难也诵读此经,并日夜不息,大有昄依佛教,获得解脱的韵味。显然,这个故事蕴含着一定的佛教思想。
“雪衣女”的故事及其佛教思想一直影响到后代。如在内蒙赤峰市辽代贵族墓地壁画中,发现了以此故事为蓝本的“杨贵妃教鹦鹉图”。并且,画的旁边还题有诗文:“雪衣丹嘴陇山禽,每受宫闱指教深。不向人前出凡语,声声皆是念经音”。明人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七《鹦鹉事相同》载:“唐武后畜一白鹦鹉,名雪衣,性灵慧,能诵《心经》。厚爱之,贮以金丝笼,不离左右。一日戏曰:‘能作偈求解脱,当放出笼。’雪衣若喜悦状,须臾朗吟曰:‘憔悴秋翎似颓衿,别来陇树岁时深。开笼若放雪衣女,常念南无观世音。’后喜,即为启笼。居数日,立化于玉球纽上。后悲动,以紫檀做棺,葬于后苑。”据《庐浦笔记》载,《心经》即《多心经》[3]。从情节和内容来判断,这个故事应由“雪衣女”的故事演化而来。只是,武后的鹦鹉与玄宗的鹦鹉相比,不仅能诵佛经,而且具有了佛教的思想和观念。可见,“雪衣女”的故事不仅影响深远,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后人赋予了更加强烈的佛学韵味。
如果说“雪衣女”的故事只蕴含一定的佛教因素,那么唐人李蘩渊在《圣渠庐》中讲述的鹦鹉故事与佛教的关系则更为密切。故事中的鹦鹉不再是只平凡的鸟,俨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史载:“东都有人养鹦鹉,以其慧甚,施于僧。僧教之,能诵经。往往架上不言不动。问其故。对曰:‘身心俱不动,为求无上道。’及其死,焚之有舍利。”[4](卷422鸟部四)显然,这个故事的佛教色彩更加浓厚,佛教启示意义更加强烈。鹦鹉先是虔诚修道的佛教徒,后成了菩萨示化的神迹,成为时人修佛向道而获得解脱超拔的典型。在唐代,有不少类似的故事。如,《法苑珠林》《酉阳杂俎》《全唐文》《渊鉴类函》等史料中均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