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0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7:57
相互之间有所关联,但并不完全一致。目前被认为正式提出三纲五常的是汉时的董仲舒,而非是孔孟等先贤。
先说三纲。说三纲,就必然要提到董仲舒,因为他与三纲之间的关联远比孔孟要更多一些。在《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说君臣父子各自都要有不同的规范、约束和表率性作用。所以齐景公对此非常认可,并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而后,在汉时班固著《白虎通德论·卷七·三纲六纪》中却出现了这样的记述,并引用了苟子《富国》中的一句话: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七纬·礼纬·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曰:“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纲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诗》云:“亹亹我王,纲纪四方。”
不难看出,在汉代三纲六纪被强调申明,是作为社会阶级秩序的一种必然需求。但孔子原句中所述的‘君君臣臣’中对君臣各自的约束却被减轻了影响,更多时间里三纲更类似于“你是天你是地,你是我生命中的唯一”这样的理解,与孔子原述内容根本是猴吃麻花——满拧。所以我们在谈到三纲时,会更多提起董仲舒和公羊春秋,因为他除了代表儒家以外,还代表以往的天道观、阴阳学、五行学说这些并非是儒家本身的理论。
而后则是五常。很多人说五常会提到孟子这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但在《礼记》中这句话的说法是:“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这是说男女(泛指人类个体)认识到了相互间的不同,才会理解到如何用正确的感情对待对方。而夫妻间有了这样的感情,才能感染到父子(*)之间产生亲情。而后这种感情则会影响到社会中的上下级关系,这也是世人常说的“一家不宁何以治国。”
所以孟子所述的这五种人伦关系更多的是在指认知,而非是约束或规定,这和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互对应并构成联系。然而同样是董仲舒,却将忽略了五常最根本的这一点,而粗暴且粗鄙地将其定位仁义礼智信,他对于‘男女有别’的认知仅仅是尊阳抑阴,几类乎禽兽。而后在唐孔颖达的注疏中提到的:“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更是直接确证了这一点。
可以说在董仲舒之后,五常被世人更多认为是“父(愚)义、母(愚)慈、兄(愚)友、弟(愚)恭、子(愚)孝。”的存在,可以说这是一种极其愚昧的观点,因为他们都忽略了孔孟原句中最基本的表达。
所以三纲五常,与孔孟相互有所关联,但其扭曲的本质却与孔孟毫无瓜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7:57
出处:《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制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西汉武帝时,把符合统治利益的*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礼教。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论辩。王弼糅老庄思想于儒,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晋郭象则认为名教即自然。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7:58
董仲舒提出来的。这帮狗贼就擅长把儒学往歪路带。同为狗贼的还有朱熹
这帮人简直是抹黑孔子,孔子背了一口大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7:58
有三纲五常 但不是被董仲舒扭曲后的意思了 儒家的东西看孔子的就行很先进的思想 至于后面的越改越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