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4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0:33
在大明王朝的迅速崩塌中,东林党的危害远远比阉党的危害大,原因如下。
一.以阉党为首的魏忠贤,虽十恶不赦却从没有阻碍过明王朝的重大决策,反而极力维护,而东林党则不然,说是祸国殃民也不为过。
了解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魏忠贤虽然十恶不赦且贪权,但他从未伸手贪污过国家拨给地方赈灾的银两。举个很明显的真实事例,在明朝末期,北方天灾频繁,地方百姓苦不堪言,崇祯皇帝为了安抚百姓,曾经从国库拨给地方巨额赈灾银两。当时的魏忠贤尚已经被崇祯迅速除掉,没有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打压,东林党迅速恢复元气。崇祯拨给地方的赈灾款项还没到达百姓手里,在经由东林党人手里下达地方后,款项已经所剩无几,要知道当时的崇祯皇帝为了这些赈灾银两可以说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反而被他所认为忠诚的东林党文人贪污一空。而他所认为奸臣的魏忠贤呢?在魏忠贤还在时,崇祯拿不出赈灾银两,交由魏忠贤办理,在魏忠贤的胁迫威*下,东林党人*纷纷拿出自己的银两赈灾,往下拨款时也没有任何人敢从赈灾款里拿一分钱。因为一旦拿了,就会被魏忠贤抄家灭族,可以说当时的东林党人怕极了魏忠贤。正是因为由于魏忠贤的存在,东林党的文人才敢有所收敛,也只有魏忠贤的雷霆手段能震得住东林党。在有关于明王朝的几乎所有重大决策中,如平叛、赈灾等都是魏忠贤等人极力维护和出谋划策,从来没有妨碍过。也正是因为魏忠贤的一力震压和调和下,辽东袁崇焕还能跟当时的努尔哈赤的叛军分庭抗礼。反而魏忠贤死后,边关大军纷纷兵败如山倒,袁崇焕也被灭杀,大明王朝自断臂膀,而内又不断,这一切跟东林党人都脱不开关系。
二.魏忠贤虽然罪大恶极,但自始至终从未想过要背叛明朝统治者,反而是那些虚伪的东林党人,在明朝灭亡时投降叛国。
不否认魏忠贤实在可恶,但他作为臣子只是贪权而已,就跟后面的鳌拜一样,虽然争权夺利功高震主,但本质上并没有想过要反。反而是朝堂之上的东林党人,在后期明朝准备灭亡时,连一分钱都不愿意拿出来给前线军队筹军粮,哪怕崇祯拉下脸面哀求,他们十万两也拿不出。
然而讽刺的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在当时随便的一家大臣家里都搜出了上百万两白银。当搜刮一遍京城的所有大臣府邸之后,搜到了高达七千万两白银,这可是当初在朝堂之上崇祯皇帝苦苦哀求连十万两白银都都拿不出来的东林党人啊。连最后崇祯皇帝都不得不承认东林党的祸害:“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总结:事实无论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还是东林党,本质上都是一类人,只不过魏忠贤是贪权不叛国,而东林党则是贪权贪钱叛国,东林党人作为臣子的自私程度和危害比魏忠贤远远大的多,真的是应了那句话经典名言:“书生误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1:51
宦官,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以东汉末年和唐朝中后期和明朝中后期的势力最大,东汉末年和唐朝中后期的宦官,势力大到可以废立皇帝的地步,明朝的宦官势力之大以魏忠贤为顶峰,在历史书籍中,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声称九千岁的大宦官魏忠贤一个阴险狡诈,摧残忠良的阉人,蛊惑皇帝,把持朝政,排斥异己,摧残忠良,坏事做尽,把大明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是一个人人喊打的明末祸害,明朝的消亡,和他有一定关系,这是掩盖不了的事实。
由于他的作恶多端,崇祯上台后,就根据朝野的呼声处死了魏忠贤,追随魏忠贤的大批阉党*被贬或杀,随后大批原来被魏忠贤压制和排斥的东林党*复出,占有了明庭许多要职,一时间声称“众正盈朝。”但是就在所谓众正盈朝的情况下,大明王朝却内忧连绵,外患难平,尽管崇祯皇帝苦苦支撑,但是登基十七年后,李自成攻进北京的欢呼声中,崇祯含泪走到紫禁城里的煤山上一棵老树下,三尺白绫完毕了自己的生命,明朝由此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崇祯皇帝死前哀叹:“文臣皆可杀”,“此皆文臣误我”,崇祯朝的文臣绝大多数为东林党,此皆文臣误我,文臣皆可杀,咒骂的就是东林党,由此可见崇祯皇帝此刻已理解自己是被东林党坑了,是东林党的清谈误国导致他成为了亡国之君。
的确,东林党的清谈误国,是明朝消亡的一个重大缘故,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误了天启,东林党误了崇祯,没有阉党在天启朝的胡作非为,就没有崇祯朝东林党*借着拨乱反正名义的大规模掌权,绝大多数东林党*长于打嘴炮,短于治军理政,崇祯正是被东林党*一步步忽悠成为了亡国之君,可见魏忠贤和东林党,是明末的两大祸害。
但是,这两个祸害,谁才是明末最大的祸害?
要说谁是最大的祸害,首先要看明朝消亡的根本原因。明朝消亡,表面是亡于李自成和满清,但实际是亡于财务的破产,在整个崇祯朝,旱灾频发,由于朝廷缺钱,无力赈灾导致流民遍地,崇祯元年的陕西二王,就是因朝廷无力赈灾导致的*,三边总督杨鹤提出的以抚为主以围剿为辅的打压灾民*的战略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大明朝廷没有足够的钱粮,导致了杨鹤的失利。
在天启主政时,魏忠贤为了讨好好木匠皇帝,总是想尽法子,为了对付辽东叛乱的后后金女真势力,他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毁谤的熊廷弼,昧心推荐孙承宗等一批能臣,大力征收工商税收,力保边防经费,在他的一系列铁血手段下,大明跌跌撞撞的向前艰难行走着,可以说魏忠贤是一个一边干坏事,一边干实事的祸害,由于这个,天启皇帝明熹宗朱有校在临死前曾专门叮嘱他的弟弟朱由检(后来的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朱由校在生命最终时刻,对魏忠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也是他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尤其是在保护朝廷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
假如魏忠贤不死,凭借魏忠贤的能力和手腕,知人善任,袁崇焕不至于被杀,洪承畴也不会因钱粮的压力而在松锦之战中战败,宦官高起潜那样的垃圾也不可能带兵,卢象升也不会死于高起潜的见死不救。
在魏忠贤死后,失去了压制的东林党势力膨胀,一党独大,此刻的东林党早已成为了大地主和大商人的代言人,为了保护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不仅忽悠崇祯减免了工商税,而且把大量的税赋转嫁到温饱不继的大量农民和小商品手工生产者身上,导致大量农民和小商品手工生产者破产成为流民,为了温饱,这些人只能走向*。
东林党*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术,加饷二百八十多万两,这些负担本来不应该再加在已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广大百姓头上,但是在他的忽悠下,崇祯以‘暂累吾民一年’为托言,再次如绞索一样套在了百姓脖子上,导致了大量流民投向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势力,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术最终彻底失利
阉党虽然暴虐,残忍,但是最起码保住皇帝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势,这点道理他们还是知道的,在这个前提下,他们为了自己也要干一些对国家有力的事,魏忠贤征收工商税,用自己不喜欢的熊庭弼、孙承宗、袁崇焕守辽东,就是这种心理的体现,而东林党内,多数是大地主和大商人,土地广阔,财富巨量,对皇帝的依附心里并不强,热衷的是捞钱和结党营私,对国家的政事并不在乎,为了私利党争不断,袁崇焕因党争而死,卢象升死于杨嗣昌的私心,洪承畴败于朝内*的吃醋贤能,孙传庭因得罪杨嗣昌被崇祯贬为平民,几年后复出战死潼关。
历经十七年的风雨,崇祯最终才理解自己阉党和东林党谁是大明更大的祸害,在他自杀前五天,命令收葬魏忠贤遗骸,这是他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可惜,他理解的太晚了,大明之事已不可为,他只能一步步走向了那棵最终完毕他生命的老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3:25
历史上明朝时期更误国的肯定是阉党了。因为当时他们把持了朝政,导致昏庸*,朝廷*,国家衰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5:17
阉党更误国,东林党只是一时的,阉党可以说影响了整个大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7:25
东林党至少还是为了国家考虑的。阉党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危害更大,人格有缺陷,所以一直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