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吃立夏饭的寓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5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05 05:01

立夏为什么要吃立夏饭 立夏饭的由来及其含义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前日给米的人家,每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立夏饭之乌米饭做法:

1、乌叶饭在整个制作过程要到蒸煮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才会变黑,第一次做的朋友千万不要性急,认为自己的乌米汁怎么是绿色的,泡了一夜的糯米为什么还是白色的,这些都是正常的。

2、乌叶放入料理机前可以先用刀切碎一些,因为乌叶比较轻薄,不是很容易搅,需要略花一些耐心。

3、乌叶饭是糯米做的,所以一定要盛热吃才松软。

4、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各种配料。

立夏饭的传说故事

1、孙膑

食用乌米饭,一般在农历四月初八前后,即立夏这一天吃。选择这一特定的节气,其中还有一个的民间传说。相传战国时期,兵圣孙武的后代孙膑曾和魏国大将庞涓一起进山向鬼谷子学习兵法。鬼谷子将兵法精华传授给谦虚好学的孙膑。庞涓妒忌贤才,设计将孙膑骗来,割去了他的膑骨(膝盖骨),并将孙膑关在马厩里,用饥饿法逼他交出兵书。善良的狱卒非常同情孙膑的不幸遭遇。他瞒过庞涓手下人,就地取材用乌饭树叶捣烂浸汁拌糯米,煮熟后捏成小团子,偷偷送给孙膑食用。因其形状、颜色与马粪差不多,庞涓始终没有发现其中秘密。后来孙膑被人救出后报了仇。

2、畲族

福建、浙南的畲族也吃乌米饭,他们是在三月三吃。畲族乌米饭的传说不一:

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

其二,三月三虫蚁不作,畲民吃了乌饭,上山下山不怕虫蚁。

其三,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领畲民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雷万兴命畲民用乌稔树叶汁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问津,畲民便安稳把米饭送上山。第二年三月三义军一鼓作气,合理突围,大获全胜,后来畲民为纪念胜利,在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家家户户做乌米饭,长此流程。

3、姑娘节

湖南绥宁县农历四月初八为苗族的“四·八”姑娘节,相传宋代杨家将的后人杨文广在一次战斗失利后被敌军俘虏,囚禁于广西柳州城内,其妹杨金花为兄送饭,但均被牢头狱卒抢吃一空。为了让哥哥吃上饭,杨金花上山遍尝百草百叶后,到山上采摘黑饭叶榨汁,将一斗二升糯米染黑蒸熟,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给哥哥送过去。狱卒看到黑米饭,不敢食用。杨文广吃了黑米饭以后,力大无穷,砸破牢笼,冲出了困境,杨金花却在救援中牺牲。为纪念杨金花,此后杨家就专门把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姑娘节”。节前,各家忙着采黑树叶做黑饭,杀鸡宰鸭,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娘家过节。此习俗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19 03:44

南方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南方人立夏必备美食及寓意

1、吃立夏羹

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2、吃健脚笋

吃“健脚笋”,祝福吃笋的人身强体健,双腿也像这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

3、吃蛋

江浙沪地区会吃咸蛋立夏这天还要吃蛋,叫“补夏”。最好是咸鸭蛋,因为咸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上海立夏日饮食习惯中,由于此时蛋类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总要吃蛋,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上海也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下体重。

4、尝三鲜

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一说是苋菜、元麦,蚕豆,也有说是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一有说是梅子、杏子、樱桃,也有说是梅子、樱桃、香椿头);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黄鱼,也有说是鲥鱼、银鱼、子鲚鱼)。其中以尝地三鲜最为普遍。

5、吃乌米饭

乌米饭,乌黑油亮,清香可口,由糯米浸入乌树叶内数小时后烧煮而成。立夏这一天,江南农村人人爱吃。据说,这个风俗源于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民间还有传说,立夏吃了乌米饭,夏日不会蚊叮咬,还不容易中暑。乌米饭原为汉族民间节日食品,唐代即有。江苏和安徽一带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已成习俗。

6、吃光饼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

7、七家粥

浙江农村地区立夏必吃“七家粥”,也叫喝“七家茶”。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休,备了果品饼铒,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19 05:12

立夏为什么要吃立夏饭 立夏饭的由来及其含义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前日给米的人家,每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立夏饭之乌米饭做法:

1、乌叶饭在整个制作过程要到蒸煮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才会变黑,第一次做的朋友千万不要性急,认为自己的乌米汁怎么是绿色的,泡了一夜的糯米为什么还是白色的,这些都是正常的。

2、乌叶放入料理机前可以先用刀切碎一些,因为乌叶比较轻薄,不是很容易搅,需要略花一些耐心。

3、乌叶饭是糯米做的,所以一定要盛热吃才松软。

4、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各种配料。

立夏饭的传说故事

1、孙膑

食用乌米饭,一般在农历四月初八前后,即立夏这一天吃。选择这一特定的节气,其中还有一个的民间传说。相传战国时期,兵圣孙武的后代孙膑曾和魏国大将庞涓一起进山向鬼谷子学习兵法。鬼谷子将兵法精华传授给谦虚好学的孙膑。庞涓妒忌贤才,设计将孙膑骗来,割去了他的膑骨(膝盖骨),并将孙膑关在马厩里,用饥饿法逼他交出兵书。善良的狱卒非常同情孙膑的不幸遭遇。他瞒过庞涓手下人,就地取材用乌饭树叶捣烂浸汁拌糯米,煮熟后捏成小团子,偷偷送给孙膑食用。因其形状、颜色与马粪差不多,庞涓始终没有发现其中秘密。后来孙膑被人救出后报了仇。

2、畲族

福建、浙南的畲族也吃乌米饭,他们是在三月三吃。畲族乌米饭的传说不一:

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

其二,三月三虫蚁不作,畲民吃了乌饭,上山下山不怕虫蚁。

其三,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领畲民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雷万兴命畲民用乌稔树叶汁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问津,畲民便安稳把米饭送上山。第二年三月三义军一鼓作气,合理突围,大获全胜,后来畲民为纪念胜利,在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家家户户做乌米饭,长此流程。

3、姑娘节

湖南绥宁县农历四月初八为苗族的“四·八”姑娘节,相传宋代杨家将的后人杨文广在一次战斗失利后被敌军俘虏,囚禁于广西柳州城内,其妹杨金花为兄送饭,但均被牢头狱卒抢吃一空。为了让哥哥吃上饭,杨金花上山遍尝百草百叶后,到山上采摘黑饭叶榨汁,将一斗二升糯米染黑蒸熟,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给哥哥送过去。狱卒看到黑米饭,不敢食用。杨文广吃了黑米饭以后,力大无穷,砸破牢笼,冲出了困境,杨金花却在救援中牺牲。为纪念杨金花,此后杨家就专门把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姑娘节”。节前,各家忙着采黑树叶做黑饭,杀鸡宰鸭,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娘家过节。此习俗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21:44

立夏吃立夏饭有是吃了立夏饭一家人安康幸福、身体健康的寓意。常见的立夏饭中,食材是很丰富的,加入了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不仅配色好看,让人胃口大开,也具有五谷丰登的寓意,因为不少种类的东西加入一起煮,显得特别丰盛。在这个时节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含义。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前日给米的人家,每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扩展资料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到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