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25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4 18:41
一、申论的概念
“申论”一词,出自孔子所说的“申而论之”。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
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最早出现于2000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及专家学者们的改进与完善,申论现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门基本科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为应试者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概括出它们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最后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申论是测试考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方法,但与传统的作文考核有所不同。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定题目展开论述,侧重考核的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考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去立论选材,尽情张扬个性地放言宏论,因此,作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即“纸上谈兵”的能力,而无法全面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则不仅限于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察,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能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作为一种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文体,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策论”大多要求应试者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则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
申论考试摒弃了原来的简单议论文的模式,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不单单涉及到议论文一种文体...[详细]
延伸阅读:申论测试的常用文体
二、申论考试的性质
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作为公务员,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当有所认识和有所思考,并且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让考生去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测查考生处理公务员日常事务的潜能。
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由于考生来自各个方面,所学专业很不相同,所以申论考试中让考生处理加工的材料大都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比如2000年考题,粗看所给材料,可能以为学法律专业的考生会占便宜,其实红星新村居民状告印刷总公司的事并不是从法律角度所能解决的问题。再比如2001年考题,看似医药卫生问题,其实问题的解答与医药卫生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并无关系。申论考试的试题,对学哪个专业的考生都是公平的。
申论考试所给的材料,可能涉及面很广,但试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合理性,也就是说,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是具有可行性的。比如2000年试卷的问题,可以通过城市建设合理规划获得根本性解决,当然必要的补偿也应有所考虑。又如2001年试卷的PPA问题,是当时社会热点之一,但完全可以通过*的正确引导来化解百姓的不安心理。申论考试不会引导考生漫无边际地遐想,不管问题多么复杂,涉及面多广,人们的见解多么莫衷一是,都是能够解决的。这样的命题思路,是由公务员录用考试性质决定的。
专家提醒,考试所给资料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考官的考查意图,很多考生就是没有细细体会,因理解不到位而失了分[详细]
延伸阅读:公*如何得高分 考申论领会出卷意图
三、 申论测试的特点
前面提到,申论测试既不同于古代选拔贤良的策论,也不同于当今的大学入学的作文考试,它具有自身的特点。
(1) 测试形式灵活多样
申论测试除了所给出的材料部分外,其答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概括部分,二是方案部分,三是议论部分。就文体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中的某一种形式,也可能综合了多种文体形式;方案部分,则是应用文写作;第三部分自然是议论文写作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论测试既考查了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写作能力,测试形式非常灵活、实用。
(2) 测试背景资料涉及面广
申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国家公务员,因此十分注重对考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试。为反映这一要求,申论所给定背景资料涵盖了*、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且表述比较准确,一般不会出现偏差。
申论的背景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已有定论,也有一些问题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断,并做出结论。至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争议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不会成为背景材料。
(3) 测试目的针对性强
申论测试考查的目的明确,针对性很强,即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论述体现出来,从所提出的方案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体现出来。从这一角度看,考查的目的与测试的命题是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目的具有针对性,试题也具有针对性;试题为测试的目的服务,目的则是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4) 测试标准具有先进性和国际性
选拔公务员的申论测试,一开始就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仅注重对应试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对应试人员将要从事行政机关工作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考查。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上都是按国际标准设计的,在内容上体现了中国特色。
西方一些实行公务员制度时间比较长的国家的公*,是分类分等、定时定期进行的,人员的选拔录用与职位紧密结合,采用不同的试卷,以满足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对人员的不同需求。我国也将逐步在公共科目试卷中,体现*国家机关和垂直管理系统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作到分类、分等、定期考试。
(5) 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
申论测试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切、固定、惟一的标准答案。从资料背景来看,都是有关当前*、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问题,有的已定论;有的尚未定论,完全要考生自己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提出对策或是对对策进行论证,都不会有一个确切、固定、惟一的标准答案。
以对策部分为例,这部分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要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但是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相对的,在不同地区以及发展中的不同阶段,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可能一样,更何况有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合理的方案,因此哪一种更为合理,针对性与可行性更强,要对若干方案比较论证后方能确定。又比如论证部分,抓住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论证、采取什么方法与结构,要适合自己的特长,因而也决不会有一个具体惟一的标准。因此论证(作文)部分的评定,也只能是综合的、全面的、等级式的,不可能有确切的惟一的标准。
正因为申论测试没有确定的答案,这给了考生以发挥的空间,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选拔者挑选到满意的人才。
(6) 测试具有前瞻性
申论测试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公*命题不仅会与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而且还会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4 19:59
一、申论的概念
“申论”一词,出自孔子所说的“申而论之”。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
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最早出现于2000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及专家学者们的改进与完善,申论现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门基本科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为应试者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概括出它们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最后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申论是测试考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方法,但与传统的作文考核有所不同。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定题目展开论述,侧重考核的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考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去立论选材,尽情张扬个性地放言宏论,因此,作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即“纸上谈兵”的能力,而无法全面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则不仅限于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察,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能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作为一种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文体,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策论”大多要求应试者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则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
申论考试摒弃了原来的简单议论文的模式,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不单单涉及到议论文一种文体...[详细]
延伸阅读:申论测试的常用文体
二、申论考试的性质
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作为公务员,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当有所认识和有所思考,并且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让考生去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测查考生处理公务员日常事务的潜能。
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由于考生来自各个方面,所学专业很不相同,所以申论考试中让考生处理加工的材料大都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比如2000年考题,粗看所给材料,可能以为学法律专业的考生会占便宜,其实红星新村居民状告印刷总公司的事并不是从法律角度所能解决的问题。再比如2001年考题,看似医药卫生问题,其实问题的解答与医药卫生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并无关系。申论考试的试题,对学哪个专业的考生都是公平的。
申论考试所给的材料,可能涉及面很广,但试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合理性,也就是说,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是具有可行性的。比如2000年试卷的问题,可以通过城市建设合理规划获得根本性解决,当然必要的补偿也应有所考虑。又如2001年试卷的PPA问题,是当时社会热点之一,但完全可以通过*的正确引导来化解百姓的不安心理。申论考试不会引导考生漫无边际地遐想,不管问题多么复杂,涉及面多广,人们的见解多么莫衷一是,都是能够解决的。这样的命题思路,是由公务员录用考试性质决定的。
专家提醒,考试所给资料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考官的考查意图,很多考生就是没有细细体会,因理解不到位而失了分[详细]
延伸阅读:公*如何得高分 考申论领会出卷意图
三、 申论测试的特点
前面提到,申论测试既不同于古代选拔贤良的策论,也不同于当今的大学入学的作文考试,它具有自身的特点。
(1) 测试形式灵活多样
申论测试除了所给出的材料部分外,其答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概括部分,二是方案部分,三是议论部分。就文体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中的某一种形式,也可能综合了多种文体形式;方案部分,则是应用文写作;第三部分自然是议论文写作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论测试既考查了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写作能力,测试形式非常灵活、实用。
(2) 测试背景资料涉及面广
申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国家公务员,因此十分注重对考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试。为反映这一要求,申论所给定背景资料涵盖了*、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且表述比较准确,一般不会出现偏差。
申论的背景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已有定论,也有一些问题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断,并做出结论。至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争议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不会成为背景材料。
(3) 测试目的针对性强
申论测试考查的目的明确,针对性很强,即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论述体现出来,从所提出的方案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体现出来。从这一角度看,考查的目的与测试的命题是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目的具有针对性,试题也具有针对性;试题为测试的目的服务,目的则是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4) 测试标准具有先进性和国际性
选拔公务员的申论测试,一开始就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仅注重对应试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对应试人员将要从事行政机关工作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考查。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上都是按国际标准设计的,在内容上体现了中国特色。
西方一些实行公务员制度时间比较长的国家的公*,是分类分等、定时定期进行的,人员的选拔录用与职位紧密结合,采用不同的试卷,以满足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对人员的不同需求。我国也将逐步在公共科目试卷中,体现*国家机关和垂直管理系统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作到分类、分等、定期考试。
(5) 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
申论测试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切、固定、惟一的标准答案。从资料背景来看,都是有关当前*、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问题,有的已定论;有的尚未定论,完全要考生自己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提出对策或是对对策进行论证,都不会有一个确切、固定、惟一的标准答案。
以对策部分为例,这部分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要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但是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相对的,在不同地区以及发展中的不同阶段,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可能一样,更何况有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合理的方案,因此哪一种更为合理,针对性与可行性更强,要对若干方案比较论证后方能确定。又比如论证部分,抓住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论证、采取什么方法与结构,要适合自己的特长,因而也决不会有一个具体惟一的标准。因此论证(作文)部分的评定,也只能是综合的、全面的、等级式的,不可能有确切的惟一的标准。
正因为申论测试没有确定的答案,这给了考生以发挥的空间,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选拔者挑选到满意的人才。
(6) 测试具有前瞻性
申论测试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公*命题不仅会与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而且还会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研究一下申论试题就会明白,申论考试的结构比较规范,总体上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注意事项,说明答卷的要求、时间,提出指导性建议;其次是[详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4 23:25
申论的概念
“申论”一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申,即说明、申述、议论,即分析和说明 事理;申论,即具有申述、申辩、论证、论述之意的文体。
如果从字面的一般意义来讲,“申论”一词,肯定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 申述,从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的意思。但“申”字后面既缀上个“论”字,这个词自然 就有点像“导论”、“绪论”那样,可理解为“论说”的某种体式。可是它又并非写作理论 中的习惯用语,其含义又有特殊之处。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讲文章体式的一本权威著作,其中《论说》篇指 出: “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可见凡融通种种见解而深入阐发某些道理的文辞, 一概都可称之为“论”。纵论时事*的称之为“政论”,考辨历史的称之为“史论”,总 览内容予以阐述的称之为“概论”,评优劣、论得失的称之为“评论”等等,总起来都属于 “论”,但每种“论”又各有特点。可见申论考试,是针对给定材料,从自身的观点立场出发进行应对表达的一种考查语言表 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试。
申论的写作要求:
1�从内容上看,要深刻反映政务需要;
2�从观点上看,能够反映出作者具有远见卓识;
3�提出的方法要切实可行;
4�语言文辞要有表现力。
由于申论的格式多为议论文。写好议论文,是获得申论高分的关键。
议论文主要由论点、论据、结论三部分组成。答题时,首先,用一段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摆明主题,最好是从材料中的具体事例直接引出主题。字数掌握在一个自然段、三五句话即可。如这次国家公务员考的公共安全问题,考生可列出近一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公关安全事件中的一例,接着点出这个问题是公共安全问题,尤其点出是*应对危机的问题,扣紧主题。第一部分即完成。
第二部分是论据部分,是整篇文章的躯干,在文中所占比重最大。考生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完成该部分。一般来说,考生理出三个理由即可,其中,至少有一个理由需从材料中提炼,做简单的论述。其它理由可自己另找,考生可通过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正确。好的文章是不限格式的,考生也可列出三个理由,每个理由后有一个现实事例证实,事例可以从材料中提取,这种写作格式写起来省力,推理缜密。
第三部分为结论,考生可利用“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等词汇收束全文,强调和深化主题。如时间允许,考生最好分两层做结,除了再次点题外,最好写一段能“付诸行动”的举措,点出5个以上宏观*上的措施、做法,写完最后一条戛然而止,全文显得论述有力、不拖泥带水。这是比较标准的议论文结构。
辅导老师建议,考生在15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列一个写作提纲很有必要。“磨刀不误砍柴功”,提纲可以帮*生在紧张的考试中迅速梳理思路。
公文写作有一个基本格式。一般公文格式是:第一,概括问题的基本状况,做一个简要的描述。一般来说,考生需首先点明中心、提出核心,有时需要用基本统计数据辅助证明;第二要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三五条;第三是对解决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一般有5至7条。提出的对策措施一般多于原因列举。公文的主要内容是原因和对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5 03:58
就官方说法来看,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市(地)级以下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级以下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简而言之,申论是公*笔试中的两大基础科目之一。
如果要问:“申论是什么?翻一翻资料、书籍,我们会得到“申而论之”这么一个答案。
从考试大纲及申论真题来看,申论考试为我们提供了特定的文字材料,要求我们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并对方法(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可见:申,是指引申给定材料,说清楚特定的事实。
这句话涵盖了两个特别重要的信息:
1,引申的是试卷给定的资料;
2,必须围绕材料本身特定的信息来展开,并契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合情合理合法)。
而“论”,就是对观点、看法加以论证的过程!
论,所要体现的是“三性”(不是卖手机的那个家伙):
1,问题呈现的准确性(概括要立足材料、表达准确);
2,原因分析的针对性(立足材料本身所反映的问题来思考原因);
3,所提措施的有效性(简单的来讲就是能落实,能解决问题)。
交代问题、分析原因、措施阐述本质上都是一种论证!只是论证的方向是命题老师所确立好的,而不是主观化的臆断。
综合来说,申论就是“围绕特定的材料信息和要求,论证清楚特定的观点/事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5 06:39
申论实际上就是一题论述题
公*中给一定的材料要你就材料
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论述自己的观点!
和客观题一起是笔试内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5 09:37
申论是考公务员时要考的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