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5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9 12:32
宝相花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
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象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
扩展资料
宝相花花纹是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从自然形象中概括了花瓣、花苞、叶片的完美变形,经过艺术加工组合而成的图案纹样。
从花形看,宝相花除了莲花,还有牡丹花的特征,花瓣多层次的排列,使图案具有雍容华丽的美感。这种图案又被称为宝相花。隋唐以后宝相花广泛流行于织锦、铜镜以及瓷器的装饰上,含有吉祥、美满的寓意。是一种独具我们民族特色的图案纹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宝相花 (传统吉祥纹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9 12:33
宝相花又称宝仙花、宝莲花,汉族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吉祥三宝之一;盛行于中国隋唐时期。相传它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纹饰构成,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象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在金银器、敦煌图案、石刻、织物、刺绣等各方面,常见有宝相花纹样。
特色:
宝相花花纹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从自然形象中概括了花朵、花苞、叶片的完美变形,经过艺术加工组合而成的图案纹样。
这种处理变形的手法,是和魏、晋、南北朝以来以金银珠宝镶嵌的细金工艺的启发分不开的。我国在战国的铜器装饰上,就有图案化了的朵花纹样出现,河南汲县山彪镇一号战国墓出土的铜尊莲花柄,及同墓出土的铜鼎盖上的六瓣形朵花,就是明显的例子。魏、晋、隋、唐的金银器,常以丰盛的朵花花头为标本,在花瓣轮廓线上及花心中心和花心轮廓线位置,用珠宝镶嵌成富丽华贵的宝花首饰品。唐代的宝花花纹,在设色方法上更吸收了佛教艺术的退晕方法,以浅套深逐层变化,造型则用多面对称放射状的格式,把盛开、半开、含苞欲放的花和蓓蕾、花叶等组合,形成比自然形象的花更美、更富丽的理想之花———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宝相花”。唐代宝相花是非常流行的装饰题材,被广泛地使用于各种丝织品、工艺品及建筑装饰,形式的变化也很丰富。
宝莲,藏语称“白玛”。为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取“出五浊世,无所污染”之义,象征佛法之纯净无染。相传,释迦牟尼一出世时,即站在莲花上,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一步一莲。释迦牟尼佛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他的手“开敷如莲花”,故藏传佛教的壁画、唐卡上,释迦牟尼佛的掌心均画成玫瑰红色。佛教赞叹莲花有香、净、柔软、可爱四德,视为吉祥物,这种对莲花的崇尚,体现在佛教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美的象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9 12:33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 又称“宝仙花”、“宝花花”。盛行于隋唐时期。相传它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纹饰构成,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象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在金银器、敦煌图案、石刻、织物、刺绣等各方面,常见有宝相花纹样。
我国纹饰的主题,主要是以动物和几何图形的纹饰为主。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在佛教装饰艺术的影响下,植物花卉题材的纹饰渗透到了包括陶瓷装饰、建筑装饰和金属器皿装饰等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佛教将莲花视为圣洁、吉祥的象征,自南北朝开始,莲花纹饰便被大量运用在了石窟装饰艺术中。北朝时期的莲花图案以写实造型为主,多选取正面俯视的角度来表现,中心为圆盘状的莲蓬,莲瓣向四周均匀的呈多层放射状排列。这种图案发展演化到隋唐时期,造型更加饱满。从花形看,除了莲花,还有牡丹花的特征,花瓣多层次的排列,使图案具有雍容华丽的美感。这种图案又被称为宝相花。隋唐以后宝相花广泛流行于织锦、铜镜以及瓷器的装饰上,含有吉祥、美满的寓意。是一种独具我们民族特色的图案纹样。 07文职干部*符号也用这个六瓣的宝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