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齐国独富东方、军事稳固,为何逐步衰落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6:44
齐国是由姜太公吕尚受封建立的诸侯国,也一直是周代最重要的诸侯国,西周初年就被授予征伐诸侯的权力。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虽然进入战国时期国君由姜姓吕氏变为妫姓田氏,但底蕴深厚的齐国一直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战国中期在齐威王祖孙三人的统治下一度实力最强。但后来却逐步衰落,最终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陪衬。拥有诸多先发优势的齐国为何最终逐步衰落呢?
从君主角度看齐愍王祖孙三人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自齐桓公称霸以来,齐国的衰落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齐桓公死后,五子争位导致实力衰退,但其影响还不至于让齐国一蹶不振。凭借齐桓公打下的底子,齐国仍然不失为一个强国。但是进入战国时期,带领齐国走向最巅峰的齐愍王却让齐国经历了一次灭国一般的衰退,从此齐国再*力抗衡秦国。
骄狂傲慢的齐愍王:齐愍王是战国时期带领齐国崛起的齐威王之孙。在他祖父齐威王和父亲齐宣王的治理下,齐国国力蒸蒸日上,不仅将魏国拉下了霸主宝座,而且在各国都纷纷变法图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最强诸侯国。齐愍王继位后,一度延续齐国的强势,不仅吞并宋国和险些吞并燕国,而且还向西攻占三晋诸侯的地盘,向南夺取楚国的领土。最可怕的是他还产生了吞并二周,直接坐天子的想法。这种四面出击的负面效应就是齐国成为“国际公敌”,其他诸侯国在燕国的联络下组成联军,一举击败穷兵黩武的齐国,最终齐国仅剩两座城邑。毫无作为的齐襄王:齐愍王在五国伐齐时期被杀,他的儿子齐襄王躲到莒城太史敫家中做佣人。后来齐人寻找齐愍王的后人准备拥立为君时,齐襄王很久都不敢表露身份,足见其毫无勇气和担当。此后齐将田单复国成功,国力大损的齐襄王毫无作为,史书中留下的都是被赵国和秦国频频击败的记载。昏庸*的齐王建:作为齐国的末代君主,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既不能利用相对和平的环境发展自身,也不能争取盟友对抗强秦,反而一味苟且偷安,坐看其他诸侯纷纷被秦国吞并,当了一辈子吃瓜群众的齐王建最终被活活饿死在松柏之间。
从君主人治的角度来看,一度号称最强的齐国从齐愍王执政后期的穷兵黩武和四面树敌开始,惨遭围殴险些亡国。此后实力大损的齐国接连遇到两位能力堪忧的国君,最终一蹶不振被秦国吞并。
失败的外交战略
战国中期群雄逐鹿,谁有没有吞并六国的实力,而且战国七雄纷纷采取变法图强的措施,各国之间的国力竞争非常激烈,因此高明的外交战略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运用符合国情和实际的外交战略就能在这场残酷的角逐中求得生存和获取发展,典型如秦惠文王的任用张仪制定的一系列外交战略。而齐国却不幸成为反面教材。
四面树敌:经过齐威王和齐宣王两代国君的努力,齐愍王继承的是一个国力强盛的齐国。但还远不如秦国统一六国时的强大,而且齐国地缘战略环境不如秦国有利,独占山东半岛的齐国想要扩张就必然要向西进入中原腹地。如果采取和秦国一样的远交近攻策略或许最终可以形成秦、齐争霸的格局,但是自恃强大的齐愍王却选择了四面树敌,他先是利用燕国的子之之乱一口气吞并燕国,后来在其他诸侯的压力下又退出燕国。本来得罪了燕国就一心谋划如何征服燕国也不是不行,但是齐愍王转头又瞄上了地处中原的宋国。虽然齐愍王最终凭借强大的国力独吞了宋国,但是也得罪了对宋国垂涎不已的赵国、魏国和楚国。当然齐愍王的辉煌战绩还远不止于此,他在位期间多次合纵攻秦,甚至攻破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求和。其余楚国、韩国、魏国都曾经被齐国打过,但最终带来的反噬就是五国伐齐(而且楚国也乘火打劫)。不结盟*:齐愍王四面树敌的教训固然惨痛,但是此后齐国的不结盟*也颇为不智。复国之后的齐襄王、齐王建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不结盟*,对于争取盟友共抗强秦似乎毫无兴趣。尤其是齐王建,在秦始皇嬴政已经露出獠牙将其他诸侯国一个一个吃掉的时候,齐国仍然作壁上观,既不出兵救援,也不整军备战,等到最后面对已经吞并其他五国的秦国时,势单力孤的齐国只能投降。
不合时宜的黄老之学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黄老之学就是在战国时期兴起的,而这一学派的兴起就是因为田氏齐国的大力扶持和提倡,著名的稷下学宫更是战国最著名的学术中心。这一学派的兴起曾经对齐国的强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本质上来说并不适应战国的乱世争霸。
黄老之学在战国初期兴起之时,的确起到了为田氏代齐奠定文化理论基础的作用。此后稷下学宫的良好氛围为齐国输送了大批政务人才。这些人是齐威王、齐宣王时期齐国崛起的人才基础。此后也一直是齐国国策制定的主要智囊团。但是黄老之学的核心理念并不适应战国乱世的争霸。强调"贵清静而民自定",主张君主治国"无为而治"。这些理念根本不适应弱肉强食的争霸时代,战国时期最适宜的学术理念毫无疑问是强调“集权法制、奖励耕战、复国强兵”的法家学派。而齐国的黄老之学真正兴盛起来就是汉朝初年。西汉时期的萧何、曹参、陈平等人都不约而同的推行这一执政理念,换来了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