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战后日本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其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00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2:13

特点:
1、战后的民主化改革.
2、企业的积极投资.
3、丰富的优质劳动力.
4、高储蓄率.
5、积极的技术引进.
6、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7、较轻的军费开支.
8、劳资关系、社会及*上的稳定等
战后的影响:
二战后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破裂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19 53―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 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7%,法国为4.2%,美国为4%,英国为2.5%。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1950年只有1.5%, 1980年猛增为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 2位,仅次于美国。西方有些学者把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称为20世纪的“奇迹”。
战后,日本为医治战争的创伤,把战时工业改组为平时工业,大体上花了10年时间。一般认为,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复兴期”,即国民经济恢复和改组的时 期。 1945年 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发布无条件投降的停战诏书,第二次世界大战 终于宣告结束。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使日本民族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战争末期,包括惨遭原子弹 袭击的广岛、长崎在内,全国共有119个城市化为废墟,毁于战火的住房达236万栋, 900 万人流离失所。近一半的工业设备、道路、桥梁、港湾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工矿业生产急剧下降,如果以战前1934―1936年平均水平为 100,1945年的工矿业生 产指数仅为60.2,1946年更跌到30.7。1945年农业歉收,大米产量只有常年的六成, 酿成了严重的粮食危机。由于物资极度缺乏,货币发行量激增,通货膨胀日甚一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2:13

一、模式特点:
1、财政方面日本大部分财权由*所掌握
从原则上讲,各地方自治体负有自主经营财政的责任。行政上必需的支出,由各地区负担。但由于各地方*不可能都具备与所需经费相适应的税收财源,而*税收额通常要占税收总额的70%,所以*通过“下拨地方税”、“让与地方税”及“国库支出款”等,把*收入的大部分拨付给地方*。
2、金融方面
日本银行的建立,始于1868年。1876年修改了国民银行条例,1881年建立了日本*银行,同年又颁布了“日本银行条例”。因此,日本银行系统的发展及日本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银行)有其悠久的历史。战后,日本重建了金融体系。日本现有两套金融机构,一套属于*系统,另一套是在日本银行监督下的各类私营银行。
3、企业特点:

日本产业*的成功是与日本企业独有的特点相联系的。日本企业间竞争的目标,不是寻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追逐市场占有份额的扩大与维持。竞争结果,导致单位产品利润及产品价格的不断降低。企业还必须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并积累经验,以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求得在竞争中获胜。生产经验的积累又形成了日本工人队伍的稳定(终身雇佣制)及日本的年功序列工资制。这两种制度促进了有经验工人对低级工人知识和经验的传授。*也鼓励私营企业对青工的教育和训练进行投资。
二、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19 53―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 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7%,法国为4.2%,美国为4%,英国为2.5%。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1950年只有1.5%, 1980年猛增为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 2位,仅次于美国。西方有些学者把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称为20世纪的“奇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2:14

许多学者认为,日本经济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日本*适时地制定和实施了与其市场经济模式相适应的宏观*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打造了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奇迹。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日本的宏观*法别具特色,可以说日本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宏观*法发挥作用较为彻底、成功的一个范例。在考察日本宏观*法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与宏观*法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为了对这一论点提供佐证,本文拟从历史角度对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宏观*法的影响加以事实论证。
一、*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日本经济*的重要特点是*一直重视和强调对经济的管理、干预。当代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独树一帜,这种模式的形成既与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所逐步建立的具有东亚特色的市场经济*有着历史的联系,又是战后日本学习欧美建立市场经济*的经验,并将其同本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日本的经济是在*的直接扶植和保护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实行“战时管制经济*”,国民经济完全置于*的统一控制之下。二次大战结束后,一直到1952年基本实现经济复兴为止,在美国占领军控制下的日本*仍然高度集中地控制国民经济,实行“统制经济*”。直到五十年代中期之后,日本才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是,*并没有放松对宏观经济的干预,*主导型的宏观经济管理体 M一直延续到现在。只不过是*控制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行政手段为主改变为经济手段为主,从直接方式改变为间接方式。
  正是这种历史导致日本的经济虽为市场经济,但有着远比欧美各国更广泛、更深入和更有成效的国家参与和干预。欧美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首先是市场制度自身的运动,*干预只限于对市场制度自身运动的缺陷进行补充。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则不只限于此,这是由日本特殊的国情及其市场经济形成和建立时期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的。二战之后的日本经济要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同时要尽快赶超欧美经济水平,世界经济发展的压力和日本自身的国情都不容许它走英美模式发展的漫长道路。为实现超常的发展速度,日本选择了*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将过去那种*与垄断资本的密切关系来了个变种,演变为一种新型的*强有力的指导经济活动的关系。日本的“*主导型”市场经济是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由*出面,积极主动而强烈地干预经济。这种干预不等于直接管制和行政强制,*的计划是导向性的,主要通过产业*有目标、有步骤地引导资源配置过程,推动经济发展。
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主导型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强有力的经济计划导向
(二)卓有成效的产业**
二、计划法和产业*法为主导的宏观*法
 历来计划与法律,看起来毫无缘份,但两者间尚潜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内在联系,同时在历史性的发展过程中,计划在法律上的意义也更加明显起来。经济计划被直接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被赋予法律意义,或者以法律规范计划,还是二次战后的事。西方国家在二次大战以后,其计划与法律的关系就开始日益密切起来。它们往往根据国家计划制定经济*,又根据经济*制定有关法律。
  经济计划在日本的宏观*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期间就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但这些计划只属于经济*的领域,在法律上并无任何规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逐渐出现了有关经济计划的法律。在战后粮食不足对策的《确保粮食临时措施法》中制定了《农业计划》;同时在《粮食管理法》修改时制定了《配给计划》。另外,这一时期许多有关物资供给的法律中都有对计划的要求,这些计划主要有:根据《稳定蔬菜生产交售安全法》制定的“生产交售现代化计划”;根据《甜味资源特别措施法》制定的“生产振兴计划”;根据《石油业法》制定的“石油供应调整计划”和根据《石油供求调整法》制定的“石油生产计划”等。
日本的产业*法数量多、覆盖面广,可分为四类:一是基本的法律与法规。主要针对基本经济关系及各类产业,为各类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理顺关系,是具有综合性的法律与法规,如企业合理化法。中小企业法等。二是培育振兴的法律和法规。主要目的是扶持基础薄弱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如机械工业振兴措施法、汽车工业振兴法等。三是协调产业内部企业关系的法律与法规。四是调整援助的法律和法规。这类法律法规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产业和衰退产业的调整问题,如平稳调整产业法等。
  日本产业*法的基本特征是具体的产业*立法都有相应的产业*规划为依据,不同时期的产业*规划为具体的产业*立法提供了指南。在日本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产业*法律,每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向大体上也与产业*所指的方向相吻合。
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宏观*法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密切联系,这种一致性绝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法律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和宏观*法正代表着这样一种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这是二者之间存在的第一位的关系。虽然除去市场经济模式之外,社会*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也是影响一国宏观*法体系的重要因素,但相对于基础性的关系来说,这种影响要弱的多。当然,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宏观*法的影响是相互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日本之所以在战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除了经济和*因素外,还与它的法律制度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它的法律制度有效地支撑了其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和完善。但宏观*法对市场经济模式的影响相对两者的关系来说只是次要的、第二位的,一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对其宏观*法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影响才是根本。只有真正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本末关系,才有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