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宁波跑马灯的历史,简介,只要一切跟它相关的都可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43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04:06

跑马灯是宁波一带的民间表演形式。
有点类似荡湖船。但跑马灯只有在过年时才有演出,时间也限于正月的头三、五天。跑马灯队伍有十余人,全都是男性,行当分工明确,跑马的是些十二、三岁的孩子,其余则是二十出头的后生。那些孩子脸上都涂了厚厚的油彩,身穿五颜六色的衣服,跨着用竹子作骨架糊上纸的马。马头在前,马尾在后,双脚权当马蹄,模仿骑马动作,摇头摆尾,忽停忽跃,来回穿梭十分滑稽。在跑马时,旁边有乐队伴奏,有锣、鼓、钹、箫、二胡等。值得一提的是打锣的,他扛着一个木架子,上面挂着大小七、八面锣,表演时把架子往墙上一靠就敲打起来。   
跑马灯亦叫“走马灯”、“调马灯”。马灯,是仿照马的形状用蔑扎纸糊而成,也叫“竹马灯”。分马头与马身两段,捆缚在扮演马灯舞者腹前和背后,人居中间,走起来像骑马一样,俗称“马头军”。一般为8匹,其中白马6匹,胭脂马(红马)2匹。元宵节前后,在城区大都由十岁到十三岁的男孩组成,每人胸前有一纸扎马头,下挂着一个小铃,背后有一纸扎马尾,用带系在身上,跑起来能上能下左右摆动,马铃叮叮作响,手中拿着一根竹竿当马鞭,晚上,马头、马尾中部都点上蜡烛。表演时,由一个或两个孩子扮演马童,呼引马队,出场表演。孩子们边跑边唱,加上舞蹈动作,走成“三角”、“连环”、“剪刀”等各种队形,乐队齐奏,曲调婉转动听。跑马灯大部在住宅前空地上或中堂上表演。演完后由主人赏给柑桔、炒米、蜡烛等,也有给钱的,赏银牌的。清郭钟岳有诗云:“歌唱新年乐意腾,满城争演上元灯。滚龙走马喧通夕,火树银花烧不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04:07

腰带背部固定一条长而又弹性的竹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04:07

<<[宁波习俗]跑马灯>>
宁波在春节时有一个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活动,这就是“跑马灯”,寓意为“万马奔腾”“欣欣向荣”,迎接新的一年。这项民间艺术,据考证在浙东一带已有数百年历史。
每逢春节时,在农村中会有“跑马灯”的老艺人,就临时组织起一班人,到各村镇间串街走户演出营生。既增加了春节的热闹气氛,又可得到一些临时赚钱收入。
“跑马灯”班子一般有10人左右,其中4—8人演马灯:有二对、三对,最多的有四对,都由十几岁的男女孩童扮演,他(她)们头上扎着彩色头巾,身穿红绿上衣,腰上前装马头;后装马*,。这马灯用竹篾扎成骨架,然后用白布绘制成马身覆在竹架上,马头用布和马身相连,可以活动。此外,有一人司锣,司锣的人用红色长布缠腰,腰带背部固定一条长而又弹性的竹片,竹片的一端则再装上一个倒U形缠着彩色布条的竹架,在倒U形的竹架上面固定悬挂着小锣数个,下面垂一个大锣,在“跑马灯”时敲出各种声调来;另有一个人拉胡琴,配合演奏“马灯调”,这“马灯调”是我们宁波地方的一种独特曲调,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人人都会哼上二句;再有一个人敲鼓,以增强节奏。还有一个人是领队,身上插面小旗,带领 “跑马灯”班子到了村口,敲锣打鼓,引得一群孩子们一路跟随嘻闹,到达了宽广晒谷场、空场地上,就演奏起来,敲一番大小铜锣,演马灯的孩童就随着锣鼓声,先跑一个圆场,再相对穿梭着跑,跑时右手挈着马头,左手拿着马鞭,上下挥动作骑马状并就唱起“马灯调”来。“马灯调”为七字一句,共有四句,唱了前三句停一下,等敲了大小锣后,再唱后面一句。我在这里试编上一段:
正月里来啦格真热闹,
家家户户放鞭炮,
恭喜发财进元宝,
一年更比一年好。
嗳格轮登哎,一年更比哟一年好。
……
“跑马灯”的人就随锣声来回穿梭跑上几次,重复唱着“马灯调”;领队的人在演出“跑马灯”时就说着诸如“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吉祥话按家按户去讨赏赐。大部分人家都会拿出一些专门特做的小年糕或零钱,图个吉利。过去春节期间每天都有跑马灯”的,有时来了一拨又一拨,有些马灯队在晒场上放上一条长凳,用羊角缚在脑后,扮成老年妇女样,立在凳上说唱滑稽,引得看的人哈哈大笑,非常热闹。这个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近几年春节在农村又可看到,说明“跑马灯”是群众所喜见乐闻的大众文艺活动,也是阿拉浙东和宁波的一个地方特色。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