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1:3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9:35
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叫法也有不同。
对母亲的口头称呼有:
⑴称“娘”。《木兰辞》:“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娘”的称谓在口语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与“爷”相对。
⑵称“妈”。《广雅·释亲》:“妈,母也。”
⑶称“姥”。《乐府诗集·琅娜王歌辞》:“公死姥更嫁,孤儿甚可怜。”
⑷称“婆”。《乐府诗集·折杨柳歌》:“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
⑸称“媪”。《广雅·释亲》:“媪,母也。”
⑹称“妪”。《说文·女部》:“妪,母也。”
⑺古代各地方言土语对母亲的称谓还有“妮”人、“姐”、“媞”等等。
当然在各个地方都有不同叫法,以陕西为例,母亲还可以叫做舵人。

在我国称呼也是文化的一种,称呼的得体也代表着人的修养。那么古代不同时期对母亲的称呼有

1、汉朝,母亲称为“姐”和“社”。
2、南北朝时期,称为“家家”和“阿家”
3、唐朝时期,在非正式场合称为“阿娘”和“娘娘”。在正式场合称为“母亲”。
4、宋朝时期,称亲生母亲为“姐姐”,称庶母为“叔婆”,称父亲的小妾为“妾母”。
5、元朝时期,称为“母亲”
6、明朝时期,一般称呼“妈妈”、“娘”或者“母亲”
7、清朝时期,一般为“额娘”
不同朝代有不同叫法
古代人对母亲的称呼还有这些:
慈母:或省称慈,古时人多以此自称其母。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生母:生育自己的母亲。

额娘:清时在普通旗人家里,子女无论庶出嫡出都把正夫人称额么或额涅,但亲生母亲一般称呢呢,因为额么与额涅比较正式,而呢呢比较口语化。而到后来“额娘”是专门称呼庶母的。
娘亲:指娘、母亲、妈妈的意思。
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9:35
对妈妈昵称地域不同,叫法不一样,有叫妈妈的,有叫娘的,还有叫娅的。还有叫额娘的,还有叫妈咪的。还有很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9:36
娘亲 女王大人
老主太!老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