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4:5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36
有些孩子经常有一些小动作,像啃指甲、咬手、咬铅笔盖等行为,这些这行为是孩子养成的一种无意识习惯,当家长提醒时,孩子才知道自己的正做的行为。孩子不良小动作背后多半是源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忽视。
在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就碰到过这样一位小朋友,他叫小松,他的性格是属于那种比较内向、默不作声、有点胆怯、喜欢独处的类型。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我每次放眼望去找他的时候,他总是坐在角落里或者不起眼的地方啃指甲。
有一次是大家集体交换游戏玩具的活动,主要目的是提升孩子的社交和语言能力,学会分享,但是小松没有拿自己的玩具,也没办法与别人分享,就远远地坐在那里看着其他小朋友玩,与此同时又上演了啃指甲的动作行为,助班老师提醒了他,他才放下了手。
当时也给孩子的父母反映过这样的一个小动作,父母说其在家也是这样,有时候把指甲啃的流血,从来都没给他剪过指甲,都是他自己的啃。其实在我一旁观者来看孩子的小动作与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有着很大关系,家长要寻找小动作背后的原因,多数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一、孩子出现吃手、啃指甲的原因。1、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是处于口欲期。
孩子的口欲期这个关键概念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提出来的,当然另外的其他四个时期家长也要熟知。口欲期是第一个时期,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喜欢用嘴巴去感触、探索这个世界,希望能够通过嘴巴的接触来达到自身的满足。所以孩子就会出现拿着东西往嘴里塞,啃、咬自己的手,父母会认为这样很不卫生。
2、心理方面的问题。
孩子啃指甲、咬手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总是有这样的小动作说明孩子心理也有一些问题,在一个紧张、压力大、人多的环境里,孩子出现小动作的频率增高,孩子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来缓解自己的紧张、尴尬、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获得一定的安全感。我记得之前做不出来题的时候就喜欢要笔盖,父母的教导方式和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心理,会导致孩子出现这些小毛病。
3、身体需要方面的问题。
孩子的身体发育需要大量的元素,当孩子缺某些元素时,如锌、钙等元素和微量元素时,孩子就会出现啃指甲、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在我们看来就是很奇怪的举动,而孩子并不觉得,这就是一种潜意识行为。
家长提醒几次让孩子改正坏毛病,但总是无济于事,从三个纬度来分析孩子动作背后的原因,心理原因会占的比例大一些,有些孩子十七八了还有这样的坏习惯,肯定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危害。
1、危及身体,卫生安全不保障。
以我自身为例,之前上学的时候总是喜欢啃笔盖,无论是上课还是写作业总是会出现,还是克制不住的那种。后来身体就出现了问题,厌食、面黄肌瘦,到医院检查是铅中毒,而且铅的含量已经高标了,就是平常啃各种笔的坏习惯引起的。孩子无论是啃指甲、手、或者是其他东西,都是不卫生的,细菌随着孩子的行为进入口中和体内,容易引起各种疾病。
2、影响孩子的牙齿发育。
经常性用嘴巴咬各种东西,会阻碍孩子牙齿的正常发育,会造成孩子牙齿排列不整齐,会出现“天包地”、“地包天”的牙齿类型,还有就是牙齿不完整,影响孩子的外在容貌和形象。还有那些啃指甲的孩子会对自己的指甲有伤害,会出现一些灰指甲或者是甲沟炎等问题,细菌也会使手部受到感染。
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父母总会使用命令性的语气告诉孩子你不要这样做,直接纠正孩子的行为,但是会发现有效性时间很短,孩子还是会再犯,每次的提醒都无济于事。家长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行为,那家长到底应该怎样引导呢。
1、多与孩子进行沟通。
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不要慌,也不要急于让孩子短时间内就改正了,探寻孩子产生因为的原因。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孩子是不是心里有什么顾及或者是哪些问题,多默默地关注一下孩子的行为和需要表现,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其改正坏习惯。
2、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
发觉孩子有紧张,压力大或者没有安全感的情况出现时,要立刻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用语言或者动作舒展孩子的身心,陪孩子一起玩耍、户外运动,缓解孩子的各种负面情绪,减少小动作的发生的几率。家长也要时刻的提醒孩子,若孩子喜欢啃指甲,那就给孩子格外的添上一些东西,以此来提醒孩子不要继续这样的小动作、坏毛病。
3、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在空闲的时候最容易犯这样的坏毛病,在看电视的时候,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看,手就闲了,开始不自觉地往嘴里递。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动起来,不让他闲着,他就想不起来啃手指,也多鼓励孩子去和同伴一起玩耍,用快乐的情绪帮助孩子遗忘这些小动作。
家长可以换位思考一下,自己焦虑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绪,再去体会一下孩子的心理。不要大声或者采取暴力手段强制让孩子改正这样的坏毛病,要学会去引导。多陪伴孩子、给孩子买一些喜欢的东西,多给孩子一些需要动手的玩具或者是绘本图物都是有效用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37
有可能是缺少微量元素,可以带孩子去查一下微量元素,第二种就是心理因素,恐惧,焦虑,紧张。第三种就是多动症抽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