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5: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0:12
一本书,从春,写到了冬。一本书,我也从春读到了冬。
一本书,从一本书,读出了味蕾上的愉悦,读出了家乡亲切的味道,读出了中华数千年的文明。
这本书,是《舌尖上节气》。
这本书的作者,是刘学刚。
我不是第一次读刘学刚老师的作品。以前,读过他的《安静的勇气》《清澈》,也读过他的《草木记》和《路上的风景》……这么说吧,他出过的每本书,我都买来读了。
刘学刚老师不是名家,但我却喜欢他的作品,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喜欢他的语言风格,诗一般的语言,朴实而俏皮,充满了乡土气息的清新与温暖。
《舌尖上节气》,刘学刚老师从二十四节气落笔,给读者画了一本四季连环画,隽永清新的笔调,生机盎然的大自然,该有的,书里都有。更有可读性的是,他选择了走味蕾的路子。 我觉得他选这条道选得好。“民以食为天”,“吃”为大事。更何况,他笔端的食物,虽为乡间食物,却有着独特的*力。
作品中的二十四节气则更让我着迷,因为每一个节气,都与乡间习俗和食物相连。何况,与这些节气有关的食物,在我童年,直到现在的记忆里,有着足够重的分量。
作品中的节气饮食,既有古代文人雅士对每一个节气食物的文化传承,也有联系大江南北饮食习惯,重笔落于家乡的节气习俗与饮食,每一章,每一节,每一页都充满着清新的味道,有着让人垂涎三尺的*。
作者在每一个节气开篇,都会恰如其分地引用一些文人诗词,配上一幅物具古典意味的插图,不觉增添了几分节气文化的厚重。如“立春”中,引用的是杜甫的《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雨水”中,引用的是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清明”引用的是杜牧的《清明》……
作品中,除了有古典韵味的插图外,还有一部分插图是最真实的大自然美图,春天里有黄灿灿的油菜花、红艳艳的桃花……夏天,有舒展的荷花。秋天,有黄脸盘的向日葵,冬天有下雪的景色等等。插图的艺术处理,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二十四节气,不正是从远古走到现在的吗?
作品中也有对文人诗词的引用,一般是写到某种食物时运用的。如“惊蛰”时写到韭菜,就有明朝吴中才子高启雨夜剪韭的情景:“芽抽冒余湿,掩冉烟中缕。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此诗的嵌入,不仅写出了当令蔬菜的鲜嫩动人,更增添了作品的人情味。
这样的引用不少,却恰到好处。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也就如此吧?
在刘学刚老师眼里,此物,是此物,但也不是此物,它可以往外伸展,也可以往内挖掘。他调用了自己全部的感官和情感,使节气里的每一种食物,都赋予了灵性,时时感染着读者。
作者写到立春吃春饼时,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吃春饼,就是尝新,吃春天,吃出满嘴的香鲜,吃出满眼的新绿。食春饼迎春,亦有祈盼丰收之意。捡取三春美景四时菜蔬,放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春饼是大地的春盘。”吃一张春饼,却让读者看到了大场景的铺陈,热热闹闹的春天就在读者面前了。
作者在每一种食物中注入了深厚的情感。如,作者在写韭菜芽和豌豆尖时这样写道:“入菜的豌豆尖是豆苗顶端最为鲜嫩的三四寸,碧绿养眼,犹如清爽少女,水润娇嫩,清香可人。”想象力的发挥,修辞手法的灵活妙用,让单调的食物显出了极动人可爱的一面。
这样的句子,作品中俯拾皆是。
他写韭菜:“这一畦畦的绿韭,是春天的入口,向外走,是春野的碧绿满眼;往家赶,是盘碗里的腴嫩香鲜。”
他写桑葚:“……青的静雅,红的妩媚,紫的深沉,一个个如此美丽动人又脉脉含情……日落桑榆紫云生,枝青叶绿果红麦黄,全都落入黑夜的器皿,归一个叫‘梦’的地方保管着……”
他写莲藕小米粥:“若伴以七八颗枸杞同煮,白净香喷喷的热粥里的点点橘红,犹如几尾顽皮的红鲤游动在荷叶田田荷香脉脉的荷塘里,让人宛若欣赏一幅九尾荷花图。”
这些生动俏皮的语言,唤醒着我们对当令美食的热爱,既是一场味觉的旅行,又是一场文化的盛宴。
我写过一篇《秋收冬藏话立冬》,朋友们说,我这篇文章语言特别生动。我窃喜:那可是我读了《舌尖上的节气》,受其语言风格影响的结果。
学校里,六年级语文组要编一本校本课程,我也是受到《舌尖上的节气》的启发,提议编写了《二十四节气诗词称赏》。内容既有二十四节气的习俗,也有与节气有关的诗词等内容,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美好传承。
《舌尖上的节气》,让我一次次最大限度地亲近了乡情,亲近了家乡的每一种食物。它勾起了我童年的诸多记忆,亲切而温暖。
前几天,傍晚,我在读《泡菜》一节时,读到“萝卜欢欢喜喜地焖排骨,蒸丸子,拌香菜;白菜热热闹闹地炖豆腐,炒肉片,烩粉丝……”顿时,味蕾活跃起来,似乎面前就摆了这些让我熟悉让我喜欢的食物,我已口舌生津,有了强烈的饥饿感。
温馨提示:读此书时,且不可在有饥饿感时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