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9: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0:04
法律分析:新中国成立时,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当时,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现代工业不到国民经济的10%,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且相关人才匮乏。
如何在短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共和国领导人殚精竭虑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1951年2月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已开始谋划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2月14日,*在**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首次明确提出了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设想。会议决定,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要求立即开始编制五年计划的准备工作。
法律依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业已开始。这一建设规模之大,投资之巨,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为了加速国家建设,除应动员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人力和财力以赴外,必须加强国家建设的计划工作,使大规模建设能在正确的计划指导下进行,避免可能发生的盲目性。为此,*各经济、文教部门的党组及各*局、省(市)委以及大行政区行政委员会和各省(市)*的党组应即根据*财政经济委员会所发一九五三年的控制数字和五年计划轮廓草案,由首长负责,组织足够力量,编制一九五三年的计划和五年计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