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词可以形容与顾客关系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4:04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20:36

顾客关系  一、顾客关系及其意义  1.顾客关系的涵义  顾客关系又称消费关系,是商品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关系。狭义上的顾客仅仅是指市场上生活资料的消费者,这当然很重要。但是,公关的讨论涉及整个社会的文化特征,这就将顾客的涵义扩大了,它不仅包含了生活资料的消费者,也包括生产资料的购买者和消费者,进一步还包括精神产品,如思想产品、科研成果等的购买者和消费者。这样,我们所讨论的顾客关系就不仅仅与商业系统有关,而是涵摄广泛的社会系统。凡是将某种形式的产品(无论是精神产品还是物质产品)提供给社会消费者的组织,都存在着顾客关系。顾客关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供应者与购买者、消费者之间的广泛联系。  2.顾客关系的意义  “顾客至上”、“顾客第一”、“顾客就是皇帝”,这在我国都已经是老幼皆知的俗话。然而,用它来说明顾客关系的意义却是一点也不过份的。顾客关系是组织重要的外部公共关系。组织,尤其是工商企业和服务性行业的成功必须以顾客的利益和要求为导向。这既是商品经济性质和组织公共关系原则的必然推导,也已为许多社会组织的实践所充分证明。“顾客就是皇帝”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真理。反过来,我们也可根据这一经营观念在社会上真正被接受、被实施的程度,来测试社会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  贯彻“顾客至上”,就是要竭力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企业的利润以消费者的利益的满足为前提。60年代日立公司的广告课长和田可一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在现代社会里,消费者就是至高无上的王,没有一个厂商胆敢蔑视消费者的意志,蔑视了消费者,一切产品就会卖不出去。”美国公共关系专家加瑞特(Paul Cac-elt)也说:“无论大小企业都永远必须按照下述信念来计划自己的方向。这个信念就是:企业要为消费者所有,为消费者所治,为消费者所亲。”这也是对于“顾客至上”的深刻阐释。  要注意的是,“顾客至上”能极大促进组织的销售和利润,但是,“顾客至上”决不是“利润至上”“销售至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层次的观念意识。现在,许多地方坑蒙拐骗屡禁不绝,伪劣产品情况惊人,有些生产精神产品的部门甚至大量将*淫秽作品抛向社会,毒害青少年。这种只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一味追求企业利润而不顾顾客利益的做法,便是“利润至上”经营观念的恶性发作。它以害人始,必然以害己终,只会砸企业的牌子。许多出口产品因质量低劣被退货、索赔,严重影响国家声誉。某市进行一次皮鞋质量检查,发现市上出售的皮鞋完全合格的仅占5%,伪劣品占65%以上。消息传出后*大哗,皮鞋市场顿时门庭冷落,连削价处理都卖不出去。前不久,国家商业*在武汉买了双胶底鞋,穿了不到半天就开胶断裂。此事使得社会*如鼎沸扬,无怪乎国家一些领导人多次指出,要把产品质量、企业的经营观念的转变提高到是否坚持改革开放的高度来认识。我国也将1991年定为全国的质量品质效益年。所有这些呼吁和措施,都可看成是对于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呼吁。社会组织只有真正地将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真正接受了“顾客至上”的现代经营观念,才能真正有效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才能持续地促进组织的发展。  二、处理顾客关系的方法与技巧  处理顾客关系的方法和技巧是:  1.双向沟通,双向了解。  首先,组织要了解顾客。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处理好顾客关系,必须以全面而准确地了解顾客的需要或意向为前提。用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话说便是:“我们每天都要测量顾客的体温。”松下电器公司有关管理和业务人员必须提出和生产单位一样精确的顾客统计名单,随时把握顾客的要求和想法。这样做的结果,使得松下电器产品在国内外始终保持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顾客是一个庞大的群落,他们的构成是极其复杂的。以企业为例,根据企业的性质、顾客可分为工业、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产品的购买者和商业、旅游业及通信邮电等服务部门的服务对象;以购买的产品为标准,顾客可以分为物质资料产品的购买者和精神产品的购买者。此外,也可以根据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将顾客作不同的分类,诸此等等。每一类不同的顾客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特殊要求和特殊利益,处理的方法也不同。譬如,对于老顾客,应该以朋友、挚友的态度相待,对其提出的要求要尽量予以满足,有时还可向对方摊一摊“家底”。对于新顾客,既要满腔热情,又要作必要的试探,了解对方的需求。重点要放在如何吸引对方上面,否则易招致失败。又譬如,有的顾客重诚、重信,对这样的顾客要赤诚相待,有时自己吃点亏,让点利也无妨,对他的困难要尽力帮助解决,自己遇到难处也可向他求助。有的顾客重利、重利润,对这样的顾客就要人家精明我也精明,不能招致吃亏。  组织可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来准确把握顾客的诸种特点。顾客调查的内容包括: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爱好等背景情况;顾客对产品的性能、种类、质量、包装以及价格要求等方面的产品情况;顾客对于组织职工的服务态度、服务信誉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顾客对于组织的整体形象的了解和评价等等。组织应该全面收集,分类研究,找出其中的共同性,具体分析问题。美国P&G公司,为加强与顾客沟通,首创“顾客免费服务电话”,用公司支持电话费的方式收集顾客意见,一年达20多万次。公司对顾客电话有问必复,且每月将电话内容加以综合分类研究,结果产生了许多产品改进的新颖构思,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其次,组织也要使顾客了解组织,组织应通过各种有效的传播途径,开展与顾客的信息交流,沟通感情。诸如组织的宗旨、*和历史;产品的性能、规格和销售方式;售后服务的标准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都应迅速准确地传递给顾客,以使顾客对组织及其产品有正确的了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20:36

亲密无间,融洽无间,如影随形,相得无间,密不可分,耳不离腮等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