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介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0:46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4 12:12

崆峒山
道教名山胜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三公里处。相传古时广成子在此山中石室内隐居*,黄帝曾至此问道于广成子。秦、汉时期,山上始有庙宇建筑;魏、晋、南北朝期间,山中道教兴盛,宫观遍布;唐宋之际,山中大多道教宫观庙宇毁于兵火;元代开始重新修建;明万历年间 (1573—1620),仿湖北武当山规制,大兴土木,广建道观,时修道教宫观庙宇及亭台楼阁等建筑四十二座,总称八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天台、灵龟台、八仙台)、九宫(紫霄宫、飞升宫、五龙宫、遇真宫、老营宫、太和宫、王母宫、静庆宫、询道宫)、十二院等;清同治年间(1862—1874),再次毁于兵火,后又重建,规模与数量均不如前代所建之盛。现仅存《重修问道吕碑记》、太和宫、宝塔、盘龙石柱等建筑与文物。据载宋代宋披云、元代贺志真、明代张三丰等许多著名道士均曾于山中修真养性。山中主要名胜有月石峡、羽仙峰、定心峰、绣球峰、千大崖、插香台、棋盘岭、归云洞、玄鹤洞、玉女洞、青龙洞、黄龙泉、丹梯崖等等;山腰问道宫,传为黄帝问道之处。崆峒山上林木葱茏,风景秀丽,古迹星罗棋布,名胜比比皆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崆峒山传统的庙会日,届时山中香客游人络绎不绝,为我国道教名山之一,现是甘肃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及崆峒山道教协会所在地。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 ,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1986年5月,前**总**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首批AAA*旅游区;2007年5月8日,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旅游景区;2002年10月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国家名片,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隍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是我省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嘉峪关城楼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2004年3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9日,太统——崆峒山经*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崆峒山名字的来历
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陇东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因相传为仙人广成子*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问道广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近年来,海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使其知名度越来越高。
现有多数材料解释大致有三: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崆峒山为道教胜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三种说法,不无道理。
要说崆峒山名由来,先得说崆峒一词来源,"崆峒"一词,当你翻开字典查找时,一般注释为?quot;山名,在甘肃境内"。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崆峒胜景:雷声峰,老君殿,二郎石
雷声峰
形似鏊背与蜂腰,庙观殿堂层层高。
狭路相逢挤身过,悬壁立身胆惊抛。
谈经说法非莫属,求道索真岂空跑。
于清静时雷音起,一夜好雨万虑消。
平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但是大自然却在这里造化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崆峒山,而雷声峰的险奇又堪称崆峒一绝,这是自然造化给平凉人的恩赐。说起来,雷声峰不是飞来峰,它是主峰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条支脉, 宛如主峰的一条右臂,舒展而下,指向涛涛的前峡河水。这条山脊全长200米,最高处不过5米,整个山体均为丹色石质,其东西两侧下临绝涧,南面的绝壁上有人工开凿的石级,可通向棋盘岭。古人这样形容雷声峰:"鱼脊,鳌背,鹤膝,蜂腰",这个说法是很形象生动的。由于雷声峰由北而南,山势逐渐变低,因此,峰顶的道宫建筑依顺山势,错落有致,构成一副美丽的图画。雷声峰岩壁陡峭,下临深渊,在雷雨时节雷声在空谷依栏而望,崆峒激荡,犹如山崩地裂,惊人心魄,故取名"雷声峰"。
游人至雷声峰顶,诸峰历历在目,山峰碧绿,平湖如镜,俯视脚下,悬崖千丈,令人头晕目眩,如果依山而下,或拾石级,或穿石洞,确有"一步一个移景"的感受。清朝平凉人韩荣佑诗云:"一峰突兀众峰巅,复道行空势若连。铁索牢攀幽磴转,板桥危度断崖悬。探奇只在青萝外,览胜惟依碧岫边。谷底云腾雷送雨,倚栏红日艳中天。"
老君殿
老子名李耳,河南鹿邑人。
出身游四海,归真道德经。
思想辩证法,演绎华夏魂。
慈容斯民仰,哲理圣人尊。
老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东)人,曾经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后入秦国,代表作是《道德经》五千言,孔子曾经向他问礼。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演变的根源,其思想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后来被奉为道教始祖。崆峒山有两处专门供奉道祖老子的地方,称老君殿。老君殿,又称老君楼,位于隍城西南角,毗邻药王殿。老君殿是明朝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正殿,背西面东,有木楼梯可供游人攀扶上下,殿内供奉有太上老君坐像,左右两侧是迎喜、白骨化身神像,两侧墙壁上是明朝嘉靖年间彩绘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共计82帖,这是一组关于老子精美的连环画卷,色彩艳丽,故事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国内罕见的关于老子化身的明代壁画。正殿南侧是道人居住的厢房。另一处老君殿位于笄头山巅,旧称老君炼丹台,1912年,道士陈理浩曾主持修葺。1940年,李成顺再度主持重修,大殿面东,内供奉彩塑太上老君像。只可惜此建筑毁于"*"中,今存废址。
二郎石
二郎砥中流,彩卵伴四周。
胭脂思百转,灵蛙歌千旋。
虽亚崆峒高,倍增泾流欢。
取道第一谒,伟姿慕众仙。
崆峒山景观众多,千姿百态,每一石一木也显得灵气十足,游人驻足细细观赏,倍觉趣味无穷。二郎石是后峡的一个景点,在后峡四沟口上山路对面的胭脂河谷中,有两块巨大的方形石块,呈青褐色,每个石块约有百多吨重,高宽各为4米,间距不过2米,潺潺的胭脂河水千回百转,从两石之间流经,河水清澈见底,水中的鹅卵石随水波晃动青蛙在水边跳来跳去,一派情趣盎然的自然风光。更为神奇的是两块巨石相对处,均有一个洞孔。据民间传说,当年黄帝到崆峒山问道,黄帝上山后,群臣们便在山下挖石取土,堆砌成山,以便迎接黄帝下山。大臣们干得正欢时,恰逢二郎神路过此地,他看了十分感动,也加入到筑山大军中去了,那二郎神力大无穷,挑得多,跑得快,眼看一座山峰越来越高。玉皇大帝闻讯,说:“岂能高过崆峒山!”下令停止筑山此时二郎神正从大象山取下二块方形巨石,在石上打好扁担眼准备挑上山去,听到玉皇命令后,便将两块巨石放置在胭脂河谷,这两块石头就这样永远的保留下来。后人在石上镌刻有“二郎石”三个大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4 13:30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1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是甘肃省4个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之一。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郊12公里处,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5*旅游景区,也是新兴的地质旅游胜地。

崆峒山地处 陇东,属六盘山系关山支脉,海拔高程150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0—2234米。由于受区域地质构造的影响和降水、风化、地震作用,形成了在我国地质历史上少有的南北向构造主导,新构造运动频繁作用,以下白垩系浅紫红色调为主的巨厚层砾岩的 丹霞地貌。这是国内丹霞地貌类型中形成时代较早的类型,是大面积 黄土高原上独有的自然奇观,为研究本区地质构造、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的演化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对揭示广大黄土高原区分布的岛状基岩山的形成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崆峒山丹霞地貌地质公园规划建设总面积83.6平方米,地质公园建设保护的地质遗迹景点共有58处,其中丹霞地貌景点 47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景点5处,外动力地质作用景点6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4 15:05

  崆峒山
  道教名山胜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三公里处。相传古时广成子在此山中石室内隐居*,黄帝曾至此问道于广成子。秦、汉时期,山上始有庙宇建筑;魏、晋、南北朝期间,山中道教兴盛,宫观遍布;唐宋之际,山中大多道教宫观庙宇毁于兵火;元代开始重新修建;明万历年间 (1573—1620),仿湖北武当山规制,大兴土木,广建道观,时修道教宫观庙宇及亭台楼阁等建筑四十二座,总称八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天台、灵龟台、八仙台)、九宫(紫霄宫、飞升宫、五龙宫、遇真宫、老营宫、太和宫、王母宫、静庆宫、询道宫)、十二院等;清同治年间(1862—1874),再次毁于兵火,后又重建,规模与数量均不如前代所建之盛。现仅存《重修问道吕碑记》、太和宫、宝塔、盘龙石柱等建筑与文物。据载宋代宋披云、元代贺志真、明代张三丰等许多著名道士均曾于山中修真养性。山中主要名胜有月石峡、羽仙峰、定心峰、绣球峰、千大崖、插香台、棋盘岭、归云洞、玄鹤洞、玉女洞、青龙洞、黄龙泉、丹梯崖等等;山腰问道宫,传为黄帝问道之处。崆峒山上林木葱茏,风景秀丽,古迹星罗棋布,名胜比比皆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崆峒山传统的庙会日,届时山中香客游人络绎不绝,为我国道教名山之一,现是甘肃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及崆峒山道教协会所在地。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 ,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1986年5月,前**总**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首批AAA*旅游区;2007年5月8日,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旅游景区;2002年10月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国家名片,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隍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是我省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嘉峪关城楼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2004年3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9日,太统——崆峒山经*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崆峒山名字的来历
  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陇东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因相传为仙人广成子*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问道广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近年来,海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使其知名度越来越高。
  现有多数材料解释大致有三: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崆峒山为道教胜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三种说法,不无道理。
  要说崆峒山名由来,先得说崆峒一词来源,"崆峒"一词,当你翻开字典查找时,一般注释为?quot;山名,在甘肃境内"。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崆峒胜景:雷声峰,老君殿,二郎石
  雷声峰
  形似鏊背与蜂腰,庙观殿堂层层高。
  狭路相逢挤身过,悬壁立身胆惊抛。
  谈经说法非莫属,求道索真岂空跑。
  于清静时雷音起,一夜好雨万虑消。
  平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但是大自然却在这里造化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崆峒山,而雷声峰的险奇又堪称崆峒一绝,这是自然造化给平凉人的恩赐。说起来,雷声峰不是飞来峰,它是主峰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条支脉, 宛如主峰的一条右臂,舒展而下,指向涛涛的前峡河水。这条山脊全长200米,最高处不过5米,整个山体均为丹色石质,其东西两侧下临绝涧,南面的绝壁上有人工开凿的石级,可通向棋盘岭。古人这样形容雷声峰:"鱼脊,鳌背,鹤膝,蜂腰",这个说法是很形象生动的。由于雷声峰由北而南,山势逐渐变低,因此,峰顶的道宫建筑依顺山势,错落有致,构成一副美丽的图画。雷声峰岩壁陡峭,下临深渊,在雷雨时节雷声在空谷依栏而望,崆峒激荡,犹如山崩地裂,惊人心魄,故取名"雷声峰"。
  游人至雷声峰顶,诸峰历历在目,山峰碧绿,平湖如镜,俯视脚下,悬崖千丈,令人头晕目眩,如果依山而下,或拾石级,或穿石洞,确有"一步一个移景"的感受。清朝平凉人韩荣佑诗云:"一峰突兀众峰巅,复道行空势若连。铁索牢攀幽磴转,板桥危度断崖悬。探奇只在青萝外,览胜惟依碧岫边。谷底云腾雷送雨,倚栏红日艳中天。"
  老君殿
  老子名李耳,河南鹿邑人。
  出身游四海,归真道德经。
  思想辩证法,演绎华夏魂。
  慈容斯民仰,哲理圣人尊。
  老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东)人,曾经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后入秦国,代表作是《道德经》五千言,孔子曾经向他问礼。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演变的根源,其思想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后来被奉为道教始祖。崆峒山有两处专门供奉道祖老子的地方,称老君殿。老君殿,又称老君楼,位于隍城西南角,毗邻药王殿。老君殿是明朝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正殿,背西面东,有木楼梯可供游人攀扶上下,殿内供奉有太上老君坐像,左右两侧是迎喜、白骨化身神像,两侧墙壁上是明朝嘉靖年间彩绘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共计82帖,这是一组关于老子精美的连环画卷,色彩艳丽,故事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国内罕见的关于老子化身的明代壁画。正殿南侧是道人居住的厢房。另一处老君殿位于笄头山巅,旧称老君炼丹台,1912年,道士陈理浩曾主持修葺。1940年,李成顺再度主持重修,大殿面东,内供奉彩塑太上老君像。只可惜此建筑毁于"*"中,今存废址。
  二郎石
  二郎砥中流,彩卵伴四周。
  胭脂思百转,灵蛙歌千旋。
  虽亚崆峒高,倍增泾流欢。
  取道第一谒,伟姿慕众仙。
  崆峒山景观众多,千姿百态,每一石一木也显得灵气十足,游人驻足细细观赏,倍觉趣味无穷。二郎石是后峡的一个景点,在后峡四沟口上山路对面的胭脂河谷中,有两块巨大的方形石块,呈青褐色,每个石块约有百多吨重,高宽各为4米,间距不过2米,潺潺的胭脂河水千回百转,从两石之间流经,河水清澈见底,水中的鹅卵石随水波晃动青蛙在水边跳来跳去,一派情趣盎然的自然风光。更为神奇的是两块巨石相对处,均有一个洞孔。据民间传说,当年黄帝到崆峒山问道,黄帝上山后,群臣们便在山下挖石取土,堆砌成山,以便迎接黄帝下山。大臣们干得正欢时,恰逢二郎神路过此地,他看了十分感动,也加入到筑山大军中去了,那二郎神力大无穷,挑得多,跑得快,眼看一座山峰越来越高。玉皇大帝闻讯,说:“岂能高过崆峒山!”下令停止筑山此时二郎神正从大象山取下二块方形巨石,在石上打好扁担眼准备挑上山去,听到玉皇命令后,便将两块巨石放置在胭脂河谷,这两块石头就这样永远的保留下来。后人在石上镌刻有“二郎石”三个大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4 16:56


http://www.kongtongtour.com/
有好多呢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