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总是很忙,很累怎么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1:28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22:28

“感觉”忙碌,那么,是真的忙碌吗?

01

睡前习惯性刷朋友圈,同事小W新发了一张图:用滤镜修过的方向盘,仪表盘显示23:25,配文:加班又到这个时候,累啊……然后带了条小尾巴,地点显示我们单位。

他刚开始在朋友圈感叹“忙碌”与“疲惫”的时候,往往能得到领导客气的关心了解和同事真心的嘘寒问暖:是不是最近给你派的活儿太多?你女儿才一岁多,以后尽量不安排你加班了;有什么事情完成不了,交给我们来……年轻人嘛,怕吃苦叫叫累很正常,同事们帮忙拉一把就过去了。

可问题是,他的“忙碌”几乎是常态性的。每隔几天,他就要在朋友圈晒;尴尬的点赞之后,开始有人暗自琢磨:你这么忙,难道真是因为比别人干的多吗?

我在一所“*内”单位工作,除了正常八小时,加班值班非常多;逢年过节更是如此——是的,你没有看错,“*内”并不是“一杯茶一张报纸、点点鼠标上上网”;我们是窗口部门,直接面对老百姓,工作要求高、压力大,还得在岗位上不断充电学习。

忙是有目共睹的,但大家都很少抱怨,老同志责任心强,年轻人踏实自律,知道自己应该少说话多做事;工作和生活泾渭分明,很少有人在朋友圈谈工作,更遑论这样大张旗鼓的“晒忙碌”了。

02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除了晒恩爱、晒孩子、晒美食、晒旅游,朋友圈里又多了晒忙碌的。

“如果我晕倒在办公桌旁,希望有人帮我打个120……”

“我最近的状态,大抵是5+2、白+黑、蓬头垢面+腰酸背痛……”

配图往往是一张杂乱不堪的办公桌,有的甚至还加上一张黑眼圈很重的*。

第一眼看过去,感觉很是励志。晒的人自我感觉良好:都看看,我是多么勤劳的小蜜蜂啊?(当然还有隐含的意思:老板,最近我的工作量太大了)--像不像嫌作业多耍赖不写的孩子?而看的人则有点汗颜:我是不是该向他看齐?

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前文提到的小W,因为孩子小,单位领导本就对他十分照顾;有次他晒出一张吊盐水的图片,配文说最近忙进了医院,领导还特地上门慰问。长此以往,小W对"特殊照顾"也心安理得、安之若素了--比如前一天晚上晒加班晚归图,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迟到了。

可事实上,小W和上海很多80后小夫妻一样:孩子出生前,“一三五”、“二四六”分别在双方父母家轮流混饭吃;孩子出生后,由奶奶和外婆包揽养育的大部分职责。小W作为爸爸,也就是每天下班后偶尔"看一下"孩子。

所以,除了“忙碌”,他还喜欢晒游戏战果,“消消乐”升关了,大型网游他又打败了多少对手……长此以往,对于他的“忙碌”,同事中嘀咕也渐渐多了:“到底有多忙?难道上班就该让你混时间打游戏吗?”

03

除了线上“晒”,线下,可能每个单位都有一些总嚷嚷自己“忙碌”并要求减轻工作量的人。

同事B君去年生了二胎。哺乳期过后,她仍旧常去领导那里诉说“苦衷”,以家中有两个孩子为由要求“特殊照顾”。长此以往,其他同事难免有想法:

“一次两次可以,长期这样合适吗?”

“照这个逻辑,一个孩子的是不是又比没孩子的要少干点活儿呢?”

今年初全面二胎*出台,在网上引发激烈讨论,很多人指出,女性的就业将更加艰难。那么,如果人人因为有"二胎"就要求被特殊照顾,哪个雇主又敢用她呢?

而事实上,B君的大女儿一出生就跟奶奶同吃同住,晚上喂奶粉都是老人起身完成;生了二娃,B君的娘家父母不仅出钱请全职保姆,还包揽了孩子大部分开销。B君和丈夫都是普通职员,提出要买学区房时,娘家爸妈在老家卖了一套房,凑齐首付……老人不仅不需要你赡养,还尽其所有帮你养育儿女;所以,你到底在忙碌什么?

其实,你不是忙,你只是想通过诉苦与抱怨躲在可以依靠的人背后,而不想去挑起生活的重担罢了。

04

所以,你将你所谓的"忙碌"秀给周围的人看,希望吸引他们的注意,然后找人替你分担。

那么,我们暂且分析一下,当别人看到你晒忙碌时,反应如何:

你的老板:工作是与职位匹配的,而一项任务,团队中每个员工的工作量都基本持平;为什么只有你经常晒忙碌?偶然一次可以理解,但长期这样,不是你的工作能力有问题,就是你面对压力时的调适能力太差。喜欢抱怨的员工,没有老板会喜欢。

你的同事:有什么好晒的?难道就你一个人在工作吗?其他人都在睡觉聊天吗?压力人人都有,谁都不轻松。你少干的部分,还不是要由别人来完成。

而唯一对你"晒忙碌"产生非常大触动的,可能就只有父母了。

如果和你生活在一起或者在同一个城市,他们肯定会挺起老迈的身躯,放弃自己退休后的休闲时光,帮你包揽家务杂事,好让你多一点时间休闲放松;如果他们在离你较远的老家,肯定会第一时间打电话过来:孩子,最近是不是太忙了?钱不够的话,我们打给你……

正如微信上的爆文《你活的光鲜亮丽,父母却低声下气》所言,是父母的苟且忙碌与隐忍辛劳,为你换来了"诗和远方"的机会。可是,这,真的合适吗?

05

而且,如果你真的那么忙碌,你还有时间上网打游戏P图发朋友圈吗?

或者在你的潜意识里,人生就该春光明媚、岁月静好,充斥着令人垂涎的美食,陶醉人心的美景,和不断变换的“在路上”的地标“小尾巴”?

“*不是请客吃饭”,工作和生活中,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你的老板承受着比你更加沉重的工作压力;你的同事在沉默而勤勉的努力;你日渐老去的父母,帮你承担了养儿育女的大部分责任。

问问年纪轻轻的自己,房子、车子,到底是不是自己赚钱买来的?你住着父母为你准备的婚房,却还想为孩子再拼一拼买个学区;二胎*放开,你也想儿女双全其乐融融;可是,你想过,要为这些"收获"付出多少吗?你的忙碌,可曾比得过将毕生辛苦积攒的财富拿出帮你买房、退了休又来为你看孩子而终日辛劳的父母?

如果你觉得最近太忙,那么请你:

1)客观平和地检视一下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方法

认真向身边高效负责的同事学习,同样工作任务,为什么自己做的比别人吃力,请先从自身找原因。

2)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

时间是最公平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天24小时;多读几本时间管理的书,想想自己每天都十一二点睡觉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看书还是刷朋友圈还是在论坛里灌水?

3)多想想自己尚在辛勤劳作的父母

无论你出身城市还是乡村,请问问父母年轻时是如何为了生活而打拼的。而现在,他们为了你,还在继续劳作。

所以,也许,你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忙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22:28

忙,忙则心亡,心亡则忙。


各位同学,请答题: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题库:
"忙"字拆开来讲就是“心亡”,忙则心亡,心亡则忙。这句话表达的工作压力引起的()
A、情绪问题
B、认知问题
C、绩效问题
D、工作满意度问题





当我们没有事做的时候,总想着忙起来,忙起来,起码证明是有事做,不是碌碌无为,不是深居简出,不是一个闲人,没有价值。


于是,“忙”变成了一个“有价值”、“有用”的一个标签,没有这个标签,会慌。


可是,这个标签久了,就麻木了,就开始“没心”地忙,因为不忙的话,“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估计只有下面两种情况,我们才会想起“为什么忙?"这个问题:



1.大脑还有空间,带宽还够。


2.突然遇到一场病或意外,不得不在床上度过一周,*闲下来了,于是时间有了,带宽有了,空间有了,人就开始思考哲学上的几个终极问题了。就像我们常说的“无事生非”。



其实就是一句话:我们的大脑需要思考“为什么忙”的空间、时间和能量。


空间哪里来呢?


一、在物质世界中,断舍离。



断舍离:斩“断”不必要的物品流入,“舍”去形同废物的物品,我们就能从物品的拘束中脱“离”出来。“断”与“舍”这两种行动(doing)的交替重复,会带来“离”(being)的状态。



关于断舍离,请移步我之前的文章《“自我”之断舍离篇》


断舍离中有一个重要的法则“751法则”,是整理、整顿法的基础法则。


这个法则是关于总量*的。
1.抽屉等“看不见的空间”,收纳的量要控制在7成以内。
2.桌子上的笔筒或书立等“看得见的空间”,收纳的量要缩减至五成以内。
3.相框或展示架等“展示性的空间”,收纳的量要控制在一成左右。


为什么不填满了,非要有一个控制量呢?


因为填满了,就没有空间,就不能再放入其他的东西,正如,我们常说的“空杯”心态,常听的故事“怎样在满满的水杯里再装入水呢”?


*只有一个:先留出空间,才能放入新的物品。


人的大脑也一样,塞满了太多的东西,就再也塞不进东西了,大脑已经到了极限。
就像电脑的CPU一样,98%使用率的时候,再打开一个程序,结果就是“死机"。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杀掉CPU利用率最高的进程,让CPU使用率下降到“红线”以下,然后,再杀掉暂时不用的进程和程序。


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怎么留出思考空间呢?
- 1.对于满负荷的大脑,满负荷的内心世界,要KILL掉占用最多空间的事情,红线以下。空出空间,再启动思考“为什么”的进程,占据你所剩无几的大脑空间。
- 2.对于外部环境,运用751法则去收拾物品,留出外部的空间,让自己大脑、内心的空间看到、感受到。
正如,心理学上所说:外部世界是内心世界的投影。


751法则不仅可以用在物品上,在处理工作,思考上,也可以使用。


比如:



大脑的抽屉里,7成以内。有空间获取新知,加强输入,锻炼内功。


大脑让外界“看得见的空间”,要缩减至五成以内。外功的量要练精,聚焦。


大脑给外界“展示性的空间”,控制在一成左右。艺术品、精品的量能有一成那是多好的事啊。



如果一个人的修行,从7->5->1,那该是多么高的境界啊。


在没有踏上修行之路钱,先把内部和外部资源,整理一下,用751,去缩减总量,剔除没用的东西,剔除垃圾,把这些倒出去,给自己留个空间。


一个让大脑思考、内心安宁的空间,一个让“忙”有了“为什么”的提问空间,一个让忙有了意义的空间。


二、整理术中的MEST原则。


M=materia(物质)
E=energy(能量)
S=space(空间)
T=time(时间)


四个方面是关系型的,没有主次之分,原则为:



M多了,会消耗能量。


E是能量守恒的,不要在不必要的事情或物品上消耗能量。


S,好的空间会给人好的E,不好的空间会给人不好的E。


T是不可再生资源,节约时间就是节省能量、资源。



这个法则也可以用在职场、生活、心灵、知识整理各个方面。


比如:
在职场中,对工作任务的整理,减少任务(去掉不必要的任务,聚焦重要的任务,看不清的任务,暂时不多花精力),整理办公空间,人际空间(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增加能量(获得领导及时的肯定反馈,多和积极主动的同事在一起),提升时间利用效率(学习优秀的技能和方法)。


如果你忙了,说明T多了,那就想想是不是M多了,E少了,S没有了,然后在忙的那些事中,用M,S,E,T四个维度去梳理,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用了多长时间,情绪、能量场是什么样的,是不是空间没了。


给自己点空间S,让M少点,E多点,T更有效率点。慢慢的,渐渐的,忙就会变得有意义了。


三、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北宋文学家 苏轼 《初到黄州》


记住,再忙,也要给自己空间,把“垃圾”倒出去,装入“忙”的意义。


差点忘了,题的答案是,相信你明白了,你说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22:29

看到这个问题,我自然地想到一个词“倦怠”。人究竟是因忙而累呢?还是因为累,导致自己做事拖拖拉拉,于是才显得忙?这也是一个“鸡”和“蛋”的问题,难以有明确的定论。

 其实,如果一个人长期在同一个行业混,时间长了难免会有厌倦感,同样的事情长年累月的做,难免会生烦,人之常情。说什么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不容易的。新人刚上班或刚进入一个新行业时,都有一种冲劲,一方面是带着好好努力做事的决心,另一方面是急于求得别人的认可。但到了工作第二第三年,手头工作慢慢熟悉,热情衰退,自己也开始迷茫和懈怠,工作中的感觉就是忙与累。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在一个行业待三年就会倦怠,待到五年基本上就不会离开这个行业了,因为习惯了。

感觉自己总是很忙、很累,首先自己需要看看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忙得有无意义,是否是工作效率问题。只有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如果你是因职业倦怠而无精打采,晚上睡不着,早晨不想起,没有做事的动力儿导致拖延,什么事情都往后放,因而感觉到累。按我的经验,不妨多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或者主动参与跨部门的合作专案,有时候新事物会激发你新的热情。也可以尝试给自己放假一段时间,去旅行或找朋友打打球、喝喝小酒、唱唱小曲什么的,暂时脱离职场环境与压力,放松下自己心情,有助于重新面对工作中的人、事、物,进而对工作产生新的动力,提过自己的工作效率。效率高了,空余时间多了,自然也就不觉得累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