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2:3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18
参考一下:
小学生不爱课外阅读怎么办
我们现在所带的三年级学生都不喜欢读课外书,或者说没有形成自觉读课外书的习惯。带班伊始,问及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时,我们不禁大吃一惊:竟没有一个学生系统、认真的读完一本书——上至本班的学优生,下至年级的学困生,竟然没有一个能够告诉完读完了什么书!当我们把自己精心挑选的书籍放到学生手中时,我们从他们眼里看到了惊喜。可是不管是我们的高兴,还是学生的兴奋,都没能持续多久。因为一周后,全班60个人,读完一本书的只有两个。此情此景!我们与学生相对无言!问及原因,说是“忘了”的有,说是“没时间”的有,什么都不说的也有。一时之间,我们不知道如何是好。
是我们对书籍的选择出了问题吗?显然不是,《安徒生通话》、《格林童话》、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儿童小说、杨红樱的“非常”系列......都是相当不错的书,可是他们的兴趣在最初拿到书后不久,就消失了。其主要的问题当然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但怎样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意识?我们一时没了主意......那么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呢?我们课题组展开了研究。认为首先要激发兴趣,促成阅读的良好动机。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对课外阅读产生良好动机,从而去主动阅读。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还不够,我们认为还应该使学生养成阅读时的几种习惯。
1.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必须注意从小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阅读自己的图书资料可以在书上圈圈点点。一般地,借用别人的书,则备好摘录本,会分类摘抄词、句、段,如佳句分类,按句型可分为比喻句、拟人句等,按内容可分为人物外貌描写、动物外形描写、环境描写等;同时,要会发现自的疑问,然后带疑问继续阅读。
2.养成勤用工具书的习惯。在课外阅读中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是常见的现象,除了凭借拼音、图文识字解词的方法外,还应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有时还应在他人的指导下,查阅其他工具书,有效制止囫囵吞枣的现象发生。
3.养成勤思考的习惯 。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经,是学生与作品对话的地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就要养成勤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至少有:通过思考,获得符合自己个性的审美体验 ;通过思考,解决自己阅读中的疑问;通过思考,运用恰当的方法阅读文本;通过思考,学会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那么,如何让学生养成以上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采用定时、定量、定计划的办法。
定时:*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这是客观事实,但真的一点时间都挤不出来吗?也未必。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自称文章多成思于马上、枕上和厕上,说明时间是可以寻找的,找到时间后,要合理利用,安排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但最为关键的是固定时间,不仅要固定时间总数,而且要固定到具体的钟点,这样才能落实到实处。已经固定的时间,就要尽量排除种种“特殊情况”的干扰,强迫自己“坐下来”,慢慢地进入书的海洋。比如我们校规定的每天中午半小时,晚饭后半小时等都是极好的读书时间。
定量:固定读书量,也有助于培养阅读的习惯,据说斯大林有个规矩,无论多忙,每天必须读完五百页书。这种方法和精神是可以效法的。但是,定量法比定时法有较大的灵活性,为使这种灵活性不致变成惰性。教师要时时激励、督促学生履行计划,才能养成习惯。
定计划:每学期学生可以制订一个读书计划,包括读什么书,定时或定量的数额,如何读,如何实施计划等等,这样有选择、有计划,改变了读书的盲目性,刚开始由老师督促执行,慢慢习惯成自然了,也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2.赋予学生选择书的权力,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著名文论家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要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这里说的“本领”,即学生选择书目的能力,有的老师、家长,担心不健康书籍对孩子的影响,常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选择书的权力。学生没有了选择书目的权力,也就丧失了选择书目的能力。别人读什么他也读什么,老师让他读什么他就读什么,这样的学生是*力可谈,只有把选择书目的权力交给学生,才能逐渐培养其能力。当然,其间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既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选择书目,又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选择书目时,既要有面的铺开,又要有量的积累,更要有质的突破。新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实验教材配套的课外读本,每年读书活动提供的文章,都是极好的课外阅读书籍。如果是陌生的书先看看封面、作者姓名、出版社名或书的目录、书的序和跋,然后再选择。有了好的书籍,更要有科学的阅读方法。根据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需要来确定,什么样的书目适合于泛读和略读,什么样的文章可采用细读和精读,自己都要一清二楚。如果选择知识性读物,只想作一般了解,则适宜泛读和略读;如果选择了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优美的文字,体会真情实感,则适宜细读和精读;如果阅读报刊,只想获取信息,作一般了解,则看看题目,查查目录就可以了。这样,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后,变“随意、休闲的读”为“有目的、有益地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们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因此,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18
1.《草原上的小木屋》
“小木屋”系列是美国作家罗兰.英格斯.怀德的9部带有自传色彩的经典名著的合称。第二部《草原上的小木屋》是这套作品中最有名且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书中描述罗兰一家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坐着篷车迁徙到堪萨斯大草原的经过,这正是当时美国国西部垦荒者的典型写照。这次搬家,罗兰一家惊险万分地渡过涨水的河流,到了大草原以后,他们也曾遇到印第安人,并遭受狼群包围、草原大火以及热病的侵袭,但最后他们还是住进了爸亲手所盖的小木屋中,在草原上度过了一段靠打猎维生的甜美时光。
2.《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英国儿童文学大师达尔是20世纪最受小读者们喜爱的作家,而《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他的作品中知名度最高也最受欢迎的一部,连足球明星贝克汉姆也声称自己少年时代最喜欢这本书。它在七十年代曾被拍摄成电影《欢乐糖果屋》,今年华纳公司再次斥巨资重拍,不久即将公映,足见它在世界童话迷心目中的地位。
3.《浪漫鼠德佩罗》
本书曾获得200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曾一度位居亚马逊网站销售排行榜首位,被誉为“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优秀童话故事”。
德佩罗在老鼠的世界里不配做老鼠!它不爱偷吃东西和咬书本,却喜欢音乐和读书,而且它还爱上了一位叫作“豌豆”的公主。因为女仆的嫉妒和坏耗子的憎恨,可怜的公主被胁持进了地牢。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德佩罗单*匹马冲入地牢,最终救出了公主,并赢得了公主的爱。
4.《我们去看海》
这是一本用十四行诗体创作的儿童诗集,曾经获得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本诗集写了亲情、友情、乡情等很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此诗很讲究形式美和技巧性,更有音乐性。
5.《胡小闹日记》(三套)
“胡小闹日记”系列图书,讲述了乐多多小学胡小闹以及他的同学们快乐成长、快乐学习的一系列精彩故事。这套图书是专为小学生量身创作的校园儿童小说,是孩子认识自我、重塑自我、掌控未来的第一本书!
本书的主人公是乐多多小学五年(3)班的同学们,这其中包括好学向上的女班长小樱桃;调皮捣蛋善良勇敢的胡小闹;十分贪吃却讲义气的长安;戴着眼镜十分讲究的苏西坡;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八卦少女花朵……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在上学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趣事呢?让所有孩子在快乐阅读中快乐成长、提高成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18
大部分娃都这样啊,太有同感了,真是很抓狂,没办法,于是到处找能解决孩子阅读的补课班啊,终于在微信上看到了阅读王,我带着试试看的心态关注了老师,当时孩子刚上一年级,认识的字不多,每次看书都需要我的陪伴,然而作为有二宝的妈妈有点无奈,哥哥看书需要妈妈,二宝也闹着要妈妈。后来关注到老师朋友圈的孩子们的进步。在去年的9月27日我也给泽熙报了阅读王,从刚开始的两周看一本,渐渐的一周一本,阅读时每次带着老师的问题去寻找答案,阅读的过程变得更加有积极性了。
每读完一本书,制作一个思维导图,从刚开始的依赖到后面自主学习,写小作文的时候词汇量也丰富了,经常会使用成语来描述。对作者也会去更多的认识,关注他更多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