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2:0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2:56
其实写下这个题目之前,已经写好了另一个关于《西湖梦》的。因为心里总觉得身在杭州,自然与西湖有着割不断的牵连,而我自己也对西湖有着很深的了解及感触,但终究还是没有提笔去触及西湖,或许是因为它太美了,美得让我都不敢去碰它,另外余秋雨本人也提到了“西湖的文章实在做得太多了,做的人中又多历代高手,再做下去连自己也觉得愚蠢。”毕竟他也算是文学的泰斗,经多次违避,可最后笔头一抖写下去,而我却不能,怕是又如小学生写游记一般的口吻写不出我对这汪湖水所浸透着的深沉。翻遍全书,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这篇再普通、透明不过了的《吴江船》,可能是因为刚翻过《借我一生》的缘故吧,这篇散文和《借我一生》有着抹不去的因缘,沉浸着余秋雨一生太多的梦靥和悲哀。
“枫落吴江冷”,余秋雨赞叹这句诗写得无可匹敌,高妙得让人嫉恨。细读之下,的确有一番肃杀凄美的意境。然想必在余秋雨眼中看来,这“冷”却另有一层深意,在当时阴冷、混乱的社会大背景下,包括余秋雨在内的一群才华横溢、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吴江附近的一个农场进行劳动。这儿,一个他们之前从未熟悉的地方却在历史的文化大潮推动下,戏剧性地成为了他们之后几年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一个锻炼他们、改造他们甚至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普通农场。
前一阵子,在校图书馆借来了余秋雨的《借我一生》,可惜因为考试及借书期限的问题,只是草草翻了翻。这是一本回忆录性质的书,戴上“余秋雨封笔之作”的头衔,记录了余秋雨本人在*期间的一系列经历。且不说那些网上的人将余秋雨及这本书的真实性骂得有多么体无完肤,这本书怎么说也或多或少地记录了一部分余秋雨在*期间的真实境况,与这篇《吴江船》大有关联。
作家大多爱书,尤其是到老年,更希望拥有一个像样的书屋,这是余秋雨的原话,由此可知其本人是怎样的爱书,这点从《风雨天一阁》中也可看出。如此爱书之人在农场劳动的那段时间自然也少不了书,然而这个时期却正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又一个对书本极端漠视的悲哀时期,于是,出现了又一件与当年焚书坑儒极其类似的事件:烧书。“书太多,烧了好久,火光照亮了松陵镇上的千年古松。”一把火,烧掉的绝不仅仅是一船书本那样的简单,它烧掉的,还有几千大学生的梦。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一个有意思的片段,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说到:由于他自小长在农村,干活又有劲,所以被选为一个小头头,也算是一个小队长吧。上头有人下来搜查书本时,他偷偷塞给对方一包香烟,总算保住了黑格尔和另外一位作家写的两本书,检查的人还不放心地一再追问:真的没有和“*”有关?在余秋雨本人一再保证之下才肯罢休。读到这里,不禁感到一阵寒战,想到多少大学生的梦是如此被破灭,连留下几本自己钟爱的书还得通过这种“特别手段”。又有多少个类似余秋雨这样的大师是被数十年前的一场大火给断送了,从而导致如今文坛的良莠不齐的呢,我没多想下去,因为,我不敢想。
不知为何,总觉得余秋雨很喜欢游泳。在《西湖梦》中他提到独个儿游了长长的一程,算是与西湖有了肌肤之亲。说来好笑,我以前一直认为余秋雨这么干是有响咱们杭州市容的,这西湖哪能随便跳呀?直到前一阵子,偶然跟爸爸说起,他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这算什么,当年我也经常到西湖里去游泳,还抓些小鱼小虾什么的呢!以前*又不管的。哦,我终于恍然大悟,看来余秋雨来杭州的年头已有好些年了吧。当然,这是后话。在《吴江船》中,一个凄美而又动人的故事却正是由游泳引起的。一个女生“不幸”被男生称为“外交*”而引来杀身之祸,她真正成了太湖的女儿。这汪碧透的湖水却不知又淹没了多少大学毕业生美好的希望、前程甚至人生。
魔术大师克里斯一次在采访中说:我已经学会了接受痛苦,因为痛苦总会消失的。实际上,我感到痛也是美的,因为它是活着的一种感觉。的确,痛苦总是会消失的。而余秋雨他们那一批文人痛苦消失的标志竟又是坐了一回吴江的夜航船,一群没有了书的学生茫茫然,昏昏然,一个个打起了瞌睡。余秋雨曾在借我一生中提到一个片段:当年在农场劳动的大学生们在回农场的路上,看到了外头的村民,几位动情的老太太不禁哭了,这哪是大学生啊,每个人都晒得黝黑黝黑,手上还裂着口子,相比之下的村民反倒个个白白嫩嫩的。由此可见,如此的痛苦是一般的村民都难以忍受的,一艘艘载满大学毕业生希望的吴江船就这样,将一船船大学生送往痛苦的牢笼,又再一次,将他们从痛苦的中心带到边缘。
写到这里,终于明白了余秋雨为何在《夜航船》之后,又写了这篇《吴江船》,明白了他对这时隔20年的吴江的夜航船所难以抹灭的深厚感情以及那挥之不去的梦靥和悲哀。有人说,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大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既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不知为何,竟写下了一个如此俗不可耐的题目,将余秋雨与他深深眷恋的吴江联系了起来:枫落吴江秋雨冷。或许,肃杀的晚秋真的冷到人心里头去了吧。
历史总是不断向前的,吴江上仍穿梭着一艘艘来往的渡船,船上的,却早已换成了来此观光的游客。就让它继续向前吧,带着一船的游客,载着一船的希望,以及20年前千余大学生对未来,对希望永不破灭的美好的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2:56
八中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