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8:1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5:00
大便有血的原因:
肠病变:包括直肠病变、乙状结肠病变、结肠病变,其主要症状是粪便带血。乙状结肠病变常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带有鲜血、脓及黏液。直肠病变则为便中带血或脓血便,或粪内有血性分泌物的黏液血便。
肛裂:以*周期性疼痛,即排便时阵发性刀割样疼痛,便后数分钟缓解,随后又持续剧烈疼痛可达数小时,伴有习惯性便秘,便时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肠息肉:特别是直肠息肉出血。多数人,由于小的息肉仅仅是在肠黏膜有隆起的结节,虽然肠黏膜有息肉形成,但无自觉症状。因受粪便压迫和刺激,表面常有溃疡、糜烂,甚至出血。
肠炎:便血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轻重的指标。这里所说的大量便血是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及血色素降低,需要输血治疗。另外,长期慢性出血亦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痔疮:患有痔疮的病人,由于排便时*疼痛,因惧怕排便常常抑制便意,逐渐产生便秘,而便秘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痔疮。用力排便时干燥粪块易擦破痔黏膜,引起便血。
引起黑便的原因:
1.损伤:化学性损伤如误食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性物品及大量饮酒,可使食管和胃粘膜坏死、出血;物理性损伤如食管异物或内镜误伤,又如胃石(柿石);胃粘膜脱垂症、膈孔疝以及因剧烈呕吐所引致的胃、食管贲门撕裂综合症等,均可使食管或胃粘膜受损伤而出血。
2.炎症:应激性溃疡:多见于严重创伤;严重烧伤、休克、严重感染、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严重缺氧之后,常有广泛的胃粘膜糜烂和出血。
3.胃酸分泌亢进:若胃酸浓度太高,pH<4时,使胃蛋白酶原活化而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溃疡易致出血;促胃液素瘤系因胰腺持续分泌大量促胃液素,引起胃酸过多而致多发性消化性溃疡而产生黑便。
4.胆汁反流:胃液和胆汁反流入食管可致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入胃则引起糜烂性或出血性胃炎,胃部手术后的吻合口溃疡也与胆汁反流有关;上述情况均可引起胃出血。
5.饮食损害:有些食物可损伤胃粘膜,引起糜烂和溃疡;肾上腺皮质激素除促进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外,还可抑制有保护作用的胃粘液分泌,且可能与应激性溃疡有关。
6.感染:结核和真菌感染虽少见,但确可引起食管、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和出血钩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因不断更换吸血部位,又有在叮咬处分泌抗凝物质使流血不止,估计每条钩虫吸血O.5ml/d,在钩虫病流行区,钩虫病是黑粪的常见病因之一。
7.肿瘤 恶性肿瘤因组织坏死而致出血,胃癌最多见,胃恶性淋巴瘤和肉瘤较少,还有胃平滑肌瘤、腺瘤、息肉等亦可引起出血;食管癌偶致出血。胃癌引起的出血多为少量持续,应特别注意。
8.门静脉高压症:门脉高压使门腔静脉间形成侧支循环,而有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这些曲张的静脉极易破裂而致出血,引起睦张静脉破裂的诱因颇多,如食物粗糙、过硬、过烫、辛辣、油炸食品,或因负重、摒气、胆汁反流、食管频繁收缩、用力排便等。
9.其他血管病变:包括主动脉瘤穿入食管或十二指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或脆性增加(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麻疹、猩红热、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瘴等)以及肠系膜血管栓塞、血管瘤、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10.全身性疾病病 如各种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由多种病因引致的一种凝血功能障碍,有时以黑便为主要表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5:00
大便出血的原因有:
1、痔核或肛裂、肛瘘:血色一般为鲜红,且与粪便不相混,也不含有黏液,表现为大便后滴鲜血,尤在硬结大便时更易发生。
2、细菌性痢疾:大便常为脓血样,每次量不多,常伴有里急后重感;慢性期为间断性发作的黏液、脓血便。
3、阿米巴痢疾:大便多呈果酱样,或呈暗红色,量较多,常伴有脓性黏液,患者多有发热、腹胀、腹痛及里急后重表现。
4、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常表现为慢性腹泻,大便呈脓血样或为大便带血。
5、溃疡性结肠炎:大便一般为黏液脓血样便,严重患者可为血水样便。
6、肠套叠:排出黏液血便,常不含大便。
7、直肠癌。
8、结肠癌:大便变细,大便上伴有黏液脓血时,应疑有结肠癌的可能。
9、直肠、结肠息肉:直肠、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息肉时,表现为大便外附有新鲜血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5:01
上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