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0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2:32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
林纾乐善好施,在他译作畅销海内的那几年,月收入近万,他大部分都用来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上学。
相关说明
林琴南自己不会外文,却资助了许多学生到国外深造。晚年,林纾的古文体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终于丢了北京大学的教席,从此经济情况大不如前。
那些曾受到他接济的学生,此时都学成回国,在社会上崭露头角。他们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个既能帮助恩师度过窘境又不使恩师难堪的计策:他们捐款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名义上是为了支持林纾的翻译工作,实际上款项都由林纾自行使用,常常用于他私人的日常开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2:33
林琴南,即林纾(1852—1924年),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中国近代文学家林琴南,自幼十分刻苦,勤奋好学,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还翻译了170多部外国文学著作。他曾在居室的墙上画了一口棺材,旁边写道:“读书则生,不则入棺。”这奇怪的“棺”铭,就是林琴南用心激励自己发愤苦学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