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2: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40
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部分地区古属冀州,故简称“冀”。春秋战国时为燕、赵之地,故有“燕赵大地”之称,其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三国时期,这里更是人才井喷,英雄辈出,大家熟悉的刘备、张飞、赵云等不少将领都在三国历史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三国时期的河北,先是袁绍的地盘,后来曹操平定北方后纳入了曹魏的势力范围,为曹魏集团贡献了诸多名臣良将。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三名武将,分别是来自如今河间市的张郃,容城县的孙礼,武邑县的牵招。
第一位:张郃。张郃,字俊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河间)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早年应征入伍,归顺冀州牧韩馥,拜为军司马,参与黄巾之乱的*。后效力于袁绍,任步兵校尉,之后在攻打公孙瓒集团时期立下不少功劳,升迁为宁国中郎将。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中,袁绍不听张郃建议,后大败,此时的张郃被同僚诬陷,不得已只好投奔曹魏集团。曹操听闻张郃归顺自己,颇为高兴,说到“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效力于曹魏集团期间,曹操十分器重张郃,起初就拜他为偏将军,并交给他部队,跟随自己征战四方。张郃先随曹操攻占邺城,后到渤海攻打袁谭,大败袁军。
在著名的白狼山之战中,张郃等*破乌桓,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升任平狄将军。后来跟随曹操在淮南、渭南等地的征战中屡建战功,在平定汉中、江陵破吴、诸葛亮北伐等战役中更是立下汗马功劳,颇得曹魏集团赏识,历任荡寇将军、左将军、征西车骑将军。
张郃不仅善战,还懂战术,其战术用兵灵活多变,更懂得因地制宜而安营扎寨和布置战术,颇被蜀、吴势力所忌惮。深受器重的张郃可谓风光无限,不过,他的结局却有些无奈。太和五年(231),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郃随司马懿出征应战。司马懿不听张郃建议,执意要张郃率军趁胜追击,后在追击途中,张郃遭遇蜀军埋伏,不幸中箭而亡。
第二位:孙礼。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曹魏集团中后期名将。年轻时遭逢战乱与母亲失散,后得到赖乡人马台的救助,才得以与母亲重逢,为了感恩赠予全部家财给马台。其后曹操攻平幽州,征聘孙礼为司空军谋掾。马台因事被牵连被判死刑,已有职权的孙礼为报旧恩,私自帮助马台越狱,而自己则去自首。曹操听闻后,非但没有怪罪,还赦免了孙礼与马台的死罪。
此事之后,孙礼仍然深受重用,不久便升任河间郡丞,之后再迁任荥阳都尉。此后,孙礼历任山阳、平原、平昌、琅琊、阳平各地的太守之职,期间还随军攻打东吴,最后调回*担任尚书。孙礼在朝廷尽忠职守、刚直不阿,深得朝中君臣的赞赏,后来与魏明帝曹叡因修建宫殿一事起冲突,魏明帝也没有责罚他。魏明帝临死前,任命孙礼为大将军长史,加授散骑常侍,后来曹爽认为这对自己不利,便将其改为任扬州刺史,加授伏波将军。
在后来的征战中,孙礼有多次立有战功,历任少府、荆州刺史、冀州牧等要职。因为清河、平原二郡地界一事,孙礼与曹爽意见不和,得罪了曹爽。曹爽因而大怒不已,于是责罚孙礼有怨谤重臣之罪,孙礼也因此受罚,只得闲置在家。后有多人求情,孙礼才被调回担任城门校尉。
当鲜卑族屡犯边境时,朝廷派遣孙礼任并州刺史,加振武将军,持节,护匈奴中郎将等职位,率军抗击匈奴。高平陵事变后,孙礼再次回到*,因其威信和治理政绩,其后迁任司空,封大利亭侯。最终于嘉平二年(250)病逝。
第三位:牵招。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今河北武邑)人,曹魏名将。年少时跟随同县名士乐隐学习,与刘备兴趣相投,为刎颈之交。牵招勤奋好学且胸怀大志,深受乐隐喜爱,便一直跟随乐隐,在车骑将军何苗手下做事。中平六年(1),董卓祸乱朝纲,乐隐被害,牵招为报师恩,冒死收敛乐隐尸体。在回乡途中遭遇盗贼,牵招没有逃跑,而是乞求盗贼不要破坏恩师的灵柩,盗贼认为他是仁义之人,便放他离去,此事之后,牵招声名远扬。
此后牵招加入了袁绍集团,袁绍死后效力于袁尚,在曹操率军包围邺城期间,袁绍的外甥*想要加害牵招,牵招听闻后毅然决定投奔曹操。之后跟随曹魏集团四处征战,在曹操征讨袁谭时,牵招以一人之力说服峭王、韩忠等人停止出兵增援袁谭,曹操得以顺利攻灭袁谭大军。此后,多次建立战功,历任军谋掾、乌丸校尉,曹操还推举他为茂才,平定汉中后牵招封为中护军,而后又历任平虏校尉、持节护鲜卑校尉、右中郎将、雁门太守。
坐镇北疆期间,牵招每次都击退来犯的胡人,还用计谋离间各游牧部落,胡人与盗贼渐渐地不敢再来犯。平定北疆扰乱期间,牵招又挑选有才识的人,让其在太学读书。学有所成再叫他们回故里,传授知识造福百姓。牵招曾与人共同商议,如何根除北方胡人的威胁,制订了详细战略,可惜计谋尚未施行,牵招就病逝了。
三国时期的河北名将辈出,在曹魏阵营最有建树的武将,当属张郃、孙礼、牵招三人。战术多变,被蜀吴两阵营所忌惮的张郃;耿直刚武,上奏君主直言利害的孙礼;仁义果敢,镇守边陲平乱选贤的牵招。他们投奔曹操而来,为曹魏集团尽忠职守,在三国历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