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6:0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6:59
三公
丞相,*最高行政长官。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
九卿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6:59
三公
丞相,*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 负责管理全*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驻在皇宫;侍御史,**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
九卿是指古时**的多个高级*,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7:00
三公九卿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级官职,它的设立始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更好地统治国家,开始设立三公。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汉承秦制,也设三公。到了西汉后期,三公分别改名为司徒、司空、司马。因这这是*最*职,权力很大,所以在东汉初期,开国皇帝刘秀*三公的权力,大权独揽,三公的实际地位开始下降。
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汉朝改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兴禄勋,典客为大鸿胪,治粟内史大司农。
秦汉之际,三公九卿组成了**,人们就常用三公九卿来概括当时*的官吏制度。魏晋以后,随着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建立,三公和九卿的权力逐渐被替代和分割。到了隋统一后,三公九卿制让位于三省六部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7:00
三公九卿在不同朝代含义略有不同但其任务基本相似:
首先要注意一点:九卿是指古时**的多个高级*,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然后三公九卿在各朝代大致如下:
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秦不设三公。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但由于后代(汉武帝时开始)时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九卿 ,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
汉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为"太常";"卫尉"改为"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武帝时改为大司农。武帝时改"大行令"为"大鸿胪","郎中令"改为"光禄勋"。
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职能,至于动机可能是语言变迁而寻求官名的准确。然而三公的名称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汉成帝时更"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哀帝时"丞相"更为"大司徒"。三公更名在当时并非是更名,而是另有原因(此处不详述)。
光武帝即位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27年后才改大司马为太尉,并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称司徒,司空。司空的职能已经从往日的监察"改行"去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
隋朝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制三省六部,原本的三公也被取缔。三公九卿制最终宣告寿终正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7:01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