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4:55
1.创新性?
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语言不受外来的束缚,构思更为巧妙,常常语出惊人、令人瞠目,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例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二是在网络中使用自创的新词语,如“菜鸟”,指初上网的新手;“见死光”,指网恋后与网友初次见面感到不满意而迅速各奔东西;“东东”意指“东西”;“偶”是“我”的一种比较调皮的说法,并由此推衍出“偶们”。
除在构词法上的随意组合、任意搭配外,网络语言在句式的选择上也常采用港式语法的说法,像“难过得死掉了”之类句式的使用,只是表明紧随时尚罢了;还在句末常用“喔、噢、的噢”等语气词作语缀,如“要记着去捧场噢”“慌乱是会出错的噢”等。
2.经济性
出于节省上网费和上网时间的考虑,网络语言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特征。这一点与秦始皇时代出于快速书写而产生隶书极为相似。网络语言用字节俭,尽量突破传统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产生了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并依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网络中的语言符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缩写拼音,如“GG(哥哥)、DD(弟弟)、PPMM(漂亮美眉,即漂亮的女性网民)等;3.数字和字母的谐音,如“1314(一生一世);4. 混用英语、拼音、数字,如:u2(you too你也是)。由此可见,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成分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形”上,它是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并且这种跨度的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理解,甚至乐于使用,满足其刺激性。
3.形象性?
也许是受汉语象形字的启发,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如:∧?∧微笑*。
此外,还有键盘符号与英文单词结合使用组成的“克里奥耳”型图示,如在://后面加上英语中的动词,使这个词就成为一种言语行为,表示说话者的表情、动作和姿态。?如://nod反对、不同意
这些网络符号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望文生义”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给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和实在感、即时感。
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把“这样子”连续为“酱紫”这些词语往往给抽象、平淡的概念赋予了具体可感的生动的形象,形成了网络语言的形象性的风格特点。?
4.诙谐性
诙谐性是网络语言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网络常为有闲、有情人士所光顾,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更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
5.粗俗化
在网络上也与现实中一样,由于话不投机,就会骂人。这就出现了语言的粗俗化。像“*(*)、WBD(王八蛋)等随处可见。如今,网络语言的粗俗化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开始向传统媒体渗透,甚至有些粗话已登堂入室成为传统主流媒体的新宠。已引起人们的注意,我认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以引导网络净化语言,形成文明、清洁的语言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