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人物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2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0:01

脱贫攻坚人物举例:

1、毛相林

男,汉族,*党员,1959年1月生,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他立志改变全村贫穷闭塞的“宿命”,1997年起带领乡亲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绝壁天路”。

路修通后,他又带头引路、誓拔穷根,因地制宜,历时15年,带领村民探索培育出柑橘、桃、西瓜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士气,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是修路前的43倍。

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挠、苦干实干,铸就了“下庄精神”。曾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2、白晶莹

女,蒙古族,*党员,1963年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常委会主任,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

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筹划建立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等,无偿设计制作出1072件刺绣产品和7000余张刺绣图案,免费提供给广大绣工及返乡就业大学生使用。

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逐步完善了蒙古族刺绣产业的组织架构,共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3、刘虎

男,汉族,*党员,1974年7月生,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

2016年11月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解决当地各族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

2020年5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刘虎同志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曾获“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

4、李玉

男,汉族,*党员,1944年1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他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

2012年以来,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

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5、张小娟

女,藏族,*党员,1985年4月生,生前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08年6月,她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入党。她遍访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

2018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8.24%下降至6.31%。2019年10月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1:19

杨金枝是一名残疾人,几年前,由于家人老的老、瘫的瘫,生活的重担压的全家人都直不起腰。2018年,派驻到后陈排湾村的工作队专门为杨金枝安排了针织衫加工技术培训,鼓励她带领村里的19名贫困妇女在家门口搞起服装加工。收入增加了,杨金枝脱贫了,她整个人也有活力了。 当年,她在村委换届中被评选为村干部,负责村里的扶贫工作,还先后被唐河县评为脱贫明星示范户和乡镇妇联优秀代表。
杨金枝只是南阳脱贫攻坚工作基层干部的一个生动缩影。在当天现场,还有来自基层的其他四名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人物,其中有刚出校门、又进农门,用知识带动乡亲种红薯搞加工致富的唐河县市场监管局派驻桐寨铺镇李岗顶村驻村队员丁璇子;有大学毕业后因父亲病重在家务农,用电商销旺农产品带富一方的桐柏县毛集镇农民孙保本;还有因地制宜规划村集体产业、带领贫困村脱贫的南阳住建局驻淅川县金河镇彪池村第一*黄飞等。
他们通过亲身讲述,分享了各自的扶贫故事、脱贫样本,事迹感人至深。
“这些来自基层的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身上都闪耀着奋进、向上的拼搏精神,他们的故事将成为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强大精神动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2:54

黄文秀,广西百色扶贫干部,在驾车返回乐业救灾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

张小娟,甘肃舟曲扶贫干部,下乡返程时车辆坠江不幸遇难,她本想连夜赶回县里加班;

曾红梅,湖南新化扶贫干部,担任扶贫干部期间,突发疾病永远倒在了驻村扶贫一线;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