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24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3-01 18:34
1、鱼池建造:在大棚里开挖一个鱼池,池的深度为两米,池底和池壁一定要夯实,在底层铺上一层三十厘米厚的肥泥,池边的四周需要铺上一层塑料薄膜,还需要在池子的两边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的高度一定要高于池水面,排水口最好是设在池底,在进水口和排水口需要安装尼龙网防止杂物的进入和泥鳅的逃走。在排水口的池底要挖长为两米、宽为零点五米、深为零点三米的鱼沟,方便捕获泥鳅和用来避暑。鱼池在建成完以后需要进十厘米的水,每亩鱼池需要用八十公斤至一百公斤的生石灰化全池然后泼洒对池底进行消毒。大概十天以后,进五十里面的水,然后需要每亩鱼池施加两公斤的尿素用来培养肥水质,三天以后还需要追施一次尿素,等到池边可以看见大量褐色的硅藻,淡水的颜色呈现黄褐色的时候,透明度为三十厘米左右,就可以进行放泥鳅苗了。
2、鱼苗放养:泥鳅的鱼苗必须是没有病害没有损伤的、体质健壮的、游动活泼的。在放养泥鳅之前一定要进行浸洗消毒,可以采用用含有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的食盐水进行浸洗十分钟的时间,密度最后是每平方米的水体可以放养二至三斤左右的泥鳅苗。随着放养量的不断增加,鱼的体重不断的变化,水池的水可以加深至零点七米。
3、投喂饵料:在放养泥鳅鱼苗半个左右的时间,泥鳅主要是食用天然的饵料,可以适当的补喂一些鱼粉、豆饼以及饵料,投喂的量可以占体重的百分之二,等到六月中上旬的时候泥鳅长到五厘米的时候,可以喂一些鲤鱼和饲料相配合,在六月份的日投量可以占体重的百分之五,七至八月份的时候为百分之十,九月份为百分之五,早中晚可以各投喂一次。在投喂的时候需要把饵料投放在食台的附近。
4、水质的调节:在养殖泥鳅的时候水质的颜色最好是黄绿色的,透明度可以维持在二十厘米至二十五厘米之间,PH值在七点五左右,氧度最好是在两毫克每升以上。七月份至八月份水的深度最好是在八十厘米以上,当发现水的颜色过浓的时候要及时的换水,一般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换一次水,每次需要换水三十厘米,在高温的季节可以在水池中移植一些水生植物,比如一些水花生、水葫芦等等,还需要在池塘的上面搭盖荫棚进行遮凉。
5、大棚管理:养殖泥鳅的大棚在冬季以及早春的晴天上午十点至下午的三点可以把塑料棚上覆盖的稻草拿掉,其余时间再把稻草盖在棚上保温,夏季取下大棚塑料薄膜,在池中浮植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来遮阳,秋季及晚春,把塑料薄膜覆盖上,晚上把稻草席盖在薄膜上。
6、防病捕获:养殖泥鳅尽量要做到没有病要早防、有病要早治,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同时要及时清除鳅池中的水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秋末冬初,水温降至十摄氏度至十五摄氏度的时候,泥鳅的摄食量就会减少,就可以进行捕捞,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的方法进行捕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3-01 15:42
(一)温室大棚内养殖泥鳅要求的技术较高,如调水技术、防病技术。但是其产量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是生产技术变为生产力的体现是我们养殖生产发展的方向;
(二)温室大棚内的进排水设施要齐全、水源充足、东西走向、长方形、背风向阳、平均水深为1.8m,池壁光滑、无粗面、池底为土质,温室四周铺设增氧设施;
(三)苗种放养前15天用60kg/亩生石灰对温室大棚进行消毒,消毒后进水。放苗前进行筛选,同规格的泥鳅放在同一池塘中,要求鱼种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质健壮,且用10mg/L的漂白粉消毒后下塘;
(四)人工配合的浮性饵料为主,饲料的主要成分有:鱼粉、豆粕、麦麸、玉米、粘合剂、饲料添加剂等,蛋白质含量为32%。天然水生浮游动物饵料为辅,主要种类有轮虫、甲壳虫、枝角类、桡足类;
(五)温室大棚内的池塘定时充氧,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定期监测水质,透明度保持在25cm以上。高温季节每隔15天使用生物制剂“益久”(由酵母菌、光合细菌等8种有益微生物组成)一次,浓度为10mg/L;
(六)放养密度可适当减小,减小到180尾/m2,增加出池规格,可提高出售价格,间接提高经济效益;
(七)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温室大棚消毒、池塘消毒、水质消毒、投喂药饵等措施防治鱼病;
(八)温室大棚的池壁要求光滑,不能有尖硬的突起,鱼体一旦刮伤很难治愈;
(九)鱼种在温室大棚内投放要求肥水下塘、分期注水,5月底前水位在1m左右,6月底前达1.5m,7月底水位达1.8m,达到池塘最高水位;
(十)坚持巡塘,做好记录,每隔20天对泥鳅的生长情况检查一次,根据检查结果调节温室大棚的水质及饲料投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