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形成的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2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5:58

心理学上把以同性当作满足*的对象叫作*.*发生在男性称男*,发生在女性间则为女*.*双方除了受生理解剖*不能*外,其他形式的*活动及性接触均可发生,并渴望建立所谓的"家庭",由于受到社会,道德,法律,风俗的干涉,很多同志都处于极度的忧虑之中,有强烈的悲伤感,甚至有自杀倾向.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受遗传,神经,生理,内分泌等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WHO在1992年就规定*不属于"疾病范畴",因此*是"无罪"的,同志们毋须自责.

有一些判断标准:A*一般在幼年时期就有些迹象,不过儿时的表现与性成熟恰恰相反,儿时愿意和异性在一起,喜欢扮演异性的角色,喜欢穿异性的服装,喜欢模仿异的动作等等,到了青春期,情况迅速发生变化,开始对同*兴趣,对同性产生爱慕,对异性却表示厌恶或淡漠. 有一些判断标准:B长期得不到同性长辈的关爱,或与异性长辈一同生活过久,此情况常见于单亲家庭.
C在一个阴胜阳衰的大环境或小环境中长大
D对异性没有"性"趣,从未有过与异性的梦交的经历
E而对同性具有持久而强烈的好感及*,表现在勃起
另外,有一部分的临时的*,表现在曾受到过异性的打击或伤害,想以*的方式来娱乐自己或报复他人或他们本质上从未拒绝过异性的,选择性对象只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而已(有时又称之为双性恋).他们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玩弄感情,转播疾病,具有相当的危险性

*(homosexuality)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Plummer,1984)。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 (Benkert,1869,引用于Bullough,1976,第637页)。

今天,*,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倾向”,其定义是:“持久的对某一特定性别成员在*,感情或幻觉上的吸引”;因此,*指的是“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Herek,19;1994,第3页)。

在Benkert创造这个医学名词之前,同性性行为被*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被定为违法。在某些情况下,男人会因为介入同性性行为受到监禁,比如一百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的著名案例。西方人关于同性性行为有罪的信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耶鲁大学著名的历史学家Boswell发现,*者“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许多层次的社会中是杰出的,有影响的和受到尊重的,并在那个时代的文化遗产中留下永恒的印记,无论是宗教方面还是在世俗社会。”

但是,大约从十二世纪后半叶开始,比较恶毒的敌意出现在通俗文学中,并最终传播到神学和法律文献中。(Boswell,1980,第334页)。十三和十四世纪是一个对任何异端都不宽容的时代,包括十字军东征讨伐非*徒,对犹太人的排斥,和对被怀疑为危险分子的人们日益严重的肆意*。Boswell注意到,这种不宽容的表现影响了随后数个世纪的欧洲社会。福柯(1979)在他的「性史」中追溯了,伴随着工业*中日益增强的世俗社会的*和医学专业的权威,对*的谴责从宗教转移到世俗社会和医学专业。

在十九世纪末期,在欧洲和美国,作为这种历史势力会聚的结果,同性性倾向被认为是一种医学上的诊断单位,同时也被当做是罪恶的和违法的行为。然而,在二十世纪初期,那些在*和感情上对其同性产生吸引的男人和女人们在城市地区组成益友网络和聚会地点(D'Emilio,1981/1993)。在如纽约这样的城市,这些聚会地点在那些本世纪二十年代性的一代人中是广为知晓的和经常光顾的。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社会压制下,随着法律的颁布和*的*,这个时期社会对同性吸引的接受宣告结束。经济压迫迫使许多男人失去工作,从而复苏了对异性恋阳刚之气的强调,这可能是再次出现对*不宽容的一个原因(Chauncey,1994)。

本世纪二十年代,在德国,一个同*运动产生了,并有一个图书馆和中心在柏林建立。 1939年,纳粹摧毁了这个中心,焚烧了那个图书馆。随后不久,这个*颁布法律禁止同性性行为,数以千计的*者被监禁并死在集中营中(Plant,1986)。佛洛伊德这个时期逃离德国,在伦敦避难。在二十年代,他曾在一份*书上签名,支持同*运动,并在一封著名的信中写道,虽然*对社会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这也不是什么精神病意义上的病理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男人与男人和女人与女人以前所未有的数目聚集在一起。在美国,结果是对武装部队中所谓的*者的清洗,一直延续到战争结束以后,并在五十年代参议员 JosephMcCarthy反*和反*主义运动中被进一步扩大化。在这种社会气氛中,AlfredKinsey和他的助手在美国发表了他们对性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个报告,发现为数众多的男人经历过同性性行为。其随后的研究发现,这些经验在女人中也发生。这些研究资料受到严厉批评,但是却给当时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的同*运动提供了支持。欧洲也有同*运动,包括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的同*运动。同*报纸,杂志,私人俱乐部和公共场所聚会,开始责疑主导的同性性行为是疾病的观点。

但是,医生和精神病学家依然采用激素注射、休克疗法、阉割甚至脑科手术,试图治疗同性性吸引。精神分析专家声称,家庭病理引起性的偏离,比如*,并且病人经常接受数年无效的治疗 (Haldman,1991)。第一个对*作为精神疾病的经验性研究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EvelynHooker 在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支持下开展的。她的研究于1955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做了报告,并于1957年发表。根据当时使用的最好的心理量表(罗夏墨迹测验,统觉测验,看图讲故事测验),并请到了出色的量表说明师(比如,Klopfer负责解释罗夏墨迹测验), Hooker(1957)对三十个*男人进行了研究,并对照了三十个同样年龄、智商和教育情况的异性恋男人。这些男人中没有人在研究之前接受过心理治疗。结果是,量表的专业解释者不能把*者和与其对照的异性恋者进行区别,而且专家给这些男人心理健康打的分数在*者和异性恋者之间没有区别。因此,这一研究说明,*并不作为一个疾病单元而存在,不能用心理测验进行区别,在心理健康的测量中*并不显著。许多随后的经验性研究支持这一结论,在性倾向和心理病理方面没有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5:58

*是一种性取向,具有*性取向的人主要倾向于或者持续地对社会中与自己性别相同的成员产生爱慕、爱情或*。同时,*作为一种身分认同和社会标签,被*者本身,或者社会其他成员广泛使用。*有时候也可以用来描述同性性行为,即同性成员间发生的性行为,而不管参与者的自我认同的性取向如何。

*,连同双性恋和异性恋,一起构成了异性恋-*连续性谱的三大主要部分。*的人数很难以精确计算,但是很多研究表明*所占人口的比例为2-7%。

历史上曾有过接受*和压制*的时期。而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趋势,则是倾向于增加*的透明度,认同度以及为*提供平等的法律权利,包括婚姻、领养、医疗保健等等。 可是,社会上也有团体反对性倾向条例,认为这等条例会导致逆向歧视。

在关于什么因素决定一个人的性取向问题上存有很多争议(特别是关于环境和基因方面的争议):究竟性取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是不可变的还是可选择的?有些人认为*是一个学习行为,但也有人认为,如果*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话,应该可以通过让*者学习异性恋者的性觉醒、*和性行为来改变*取向,但是这事实上是很困难的。他们声称一定有一种先天的因素使得大部分人们对异性产生*,这些因素也在*者身上体现,只是*是其中非典型的例子。

一些科学研究显示,通过对*者的大脑解剖,发现*男性的大脑与异性恋女性的大脑有相似的地方,而与异性恋男性的大脑有区别。其他的发现包括*男性的手指印与异性恋女性的相类似,如果一个胎儿的手指印在16周形成。这表示*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表示,如果其中一个双胞胎是*者,则另一个是*者的比率增加50%。科学对*的研究还很初步,而每一个新的发现都改变着科学观察*的方式。

有些研究指出,性取向是可改变的,性态度是受到环境和外界影响,例如幼年成长过程、家庭背景、性格、气质、同侪的压力、性侵犯及同性间的性经验。

一些宗教组织相信*是一种选择,并为*者提供转化疗法(conversion therapies)来改变他们的性取向。但是这些疗法受到医学界和科学界的批评,因为它们带来的压抑感有时会导致治疗者自杀,或自卑感。美国精神学学会已经于1997年通过决议,表示从事这种疗法的医生将被认为是缺乏职业道德的。

可是,有多位美国精神病学会会员的精神医学博士联署了一封反对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结论。并指出: 1. 学会认为改变性倾向治疗是无效的不单是错误的结论并且是一种误导,因为有许多精神分析报告支持治疗是有效果的。 2. 他们指这种治疗“具伤害性”的声明也是完全错误的。 假如个人没有获得适当帮助、咨询,而违反个人意愿下作*者,这对他个人而言是“具伤害性”的。 3. 对于学会指改变性倾向治疗带来的负面报道会剥夺了精神科医生执业的自由。 此自由是受美国*所保障的。

但是,一些美国心理学会、美国精神病学会及其他心理学会前任*皆批评美国心理学会受*压力而作出不正确决定。 1985年美国心理学会* Robert Perloff 就批评美国心理学会一面倒的支持*的主张: 现有的研究并未全面,若*当事人真的想改变性倾向,应该首先尊重和聆听他们的意愿,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张将会阻碍未来有关的研究。

有些*辅导组织却指出,*的生活并非不可改变。 经改变性倾向的辅导后,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有些男*者经辅导后还结婚,与异性配偶过着婚姻生活。

通常在异性恋的人群中,有一些会对同性产生某种程度或者临时性的好感,相反的,很多把自己认同为*的人,或倾向于同性性行为和维持同性性关系的人,也同时维持着与异性的性行为或维持长期的异性恋关系。这些维持着同性性行为的异性恋实践者通常被认为是“躲在橱柜”里的人群的一部分,或是那些隐藏自己的同性性取向的人,这个群体的数量会随着社会对*者宽容程度的提高而减少。

有一些研究,特别是金赛在他的《男性性行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1948年)和《女性性行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Female,1953年)中提到的实验,金赛的试验要求受访者在一个由绝对*到绝对异性恋连续变化的性取向谱中评估自己的性取向,然后对受访者的自我评估结果以及受访者的行为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金赛认为大部分人显示出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性恋者。很多人都会同时被双性所吸引,虽然通常他们更偏好于某一种性别,金赛以及他的同事据此认为,只有很少的人群(5-10%)是绝对的*或异性恋。此外,如果将双性恋定义为对一种性别的偏好并不比对另一种性别的偏好更强烈,则更少的人是完全的双性恋,虽然后来的研究暗示出金赛的研究可能夸大了人群中双性恋的发生率,但是他连续性谱的概念却被广泛的接受。

总体来说,与同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产生同性性行为,就其本身来说,并不必然的被认为是*倾向,而仅是同性性行为。并不是所有受同性吸引或维持同性性关系的人都认为他们自己是*者,或双性恋者,一些经常发生同性性行为的人仍然认为他们是异性恋者。因此,区分同性性行为、同性性吸引和*自我认同是很重要的,它们并不一定是一致的。例如,在监狱中,或其它性别隔离的环境中,可能会引起异性恋者参与到境遇性性行为,虽然他们在外面的环境中是异性恋者。有些人从事同性性行为并不是基于其性取向或者性渴望,比如男妓,他们有时是年轻的异性恋男性,但是他们却通过与男人*赚钱。

有些研究酷儿理论(Queer theory)的学者,最著名的是法国的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虽然有人认为他的关于这方面的见解被后来的学者曲解了)对现代诸如“*”、“异性恋”或“双性恋”的性别定义进行反驳,认为他们不是任何存在客体,而是社会结构,即所谓的社会建构主义,这个观点被称为酷儿理论。一个经常争论的焦点是在现代社会以前的*和现代社会的*是不同的(现代社会中的*更多由平等观念所建构,而之前的*则由时代、性别以及社会阶层所建构),批评家争论说,虽然不同时代的*者有不同的特征,但是潜藏的现象一直存在,它不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产物,同时,尽管*的表现方式与社会结构紧密相连,但它的特质却总是稳定的、持久的。

当人们开始关注,特别是在消极意义上关注性*或性行为的时候,性取向的成因这个问题就自然得被提出,性取向的成因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都认为性取向可能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而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而苏珊•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ore)则认为性倾向及其行为是有基因决定的,一种观点认为大部分有*基因的人因为社会压力而过着“异性恋”的生活,与异性结婚并繁衍后代,按照这种观点,在进入资讯时代以后,认为*下流低劣的人数会减少,因为人们会解决到更多的*议题并逐渐接受这种现象和群体,进而,那些携带*基因的人也就不会按照异性恋的生活方式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生育的现象在*群体中将会减少。

西蒙•列维(Simon LeVay)关于*男尸下丘脑的研究和Marc Breedloves关于生者的出生顺序以及手指长度比例研究,都显示出出生前荷尔蒙对性取向决定问题上所产生的影响,前者指出男性*者的女性化趋势,后者则指出*者,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男性化的趋势。

也有些研究指出,性取向是可改变的,性态度是受到环境和外界影响,例如幼年成长过程、家庭背景、性格、气质、同侪的压力、性侵犯及同性间的性经验。

2001年 Robert Spitzer 博士提到有些*者希望改变性倾向是有不同的原因的,其中包括:

81%感到*的生活不能令他们真正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79%觉得*生活与宗教信仰或自己的价值观有冲突;
35%女士及67%男士渴望结婚或保持现有婚姻(指异性婚姻)。
所以,Robert Spitzer 博士认为性倾向可以改变的事实肯定了后天因素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倾向。
作为主要文化传播模式的“模仿”也可以用来解决与性倾向有关的一些行为,当异性恋或*现象通过电视或其他大众媒体展示在大众面前,将会促进对性倾向的深入研究或出现模仿异性恋或*行为的可能趋势。

通常认为同性性关系在古希腊是很普遍的,但是K.J.多佛(K.J. Dover)指出,这样的关系并没有取代男女间的婚姻,而是发生在之前或一起,一个成年男子会有一个未成年男子同伴,他会成为“爱者”(erastes),而较年轻的成为“被爱者”(eromenos),在这种关系中,被爱者感到渴望被认为是不适宜的,因为他还没有男子气概,受到*和尊敬的驱使,爱者会无私地奉献所有被爱者要求的用于繁荣社会的教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5:58

我之前写过关于*的论文,以下是我文章中总结出来的文献综叙述
部分文献是在要花钱的数据库里面才能找到的哦~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成因的相关研究:

对于*成因的相关研究,其造成*的成因很复杂,是心理动力学、社会文化、生物学等多重因素决定的。
十几年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丁·默汉研究成果现在终于可以得到承认了。1993年.丁·默汉提出*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这些*者都在x性染色体长臂顶端区域有一个叫做xq28的基因。但由于得不到遗传学界承认而被搁浅。十几年后.美国德保罗大学的专家重新开始这个研究是因为他们发现在男*中.双胞胎都是的比率高达52%.而非双胞胎兄弟的仅为9%。他们还召集了1000对*兄弟开始研究.最后发现的确有几个基因相互作用再加上童年时的影响.最终一个大家庭的兄弟们可能都会成为*。而且,调查再次确认了男性的性取向是一生的事情一旦成为*,就不可能被矫正。

汪新建、温江红则在《*成因的理论探讨》中将原因分别从生理因素决定说:认为是由生理因素造成的,这种*称为素质性*,和从心理社会因素决定说:认为是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致,这种*称为境域性*这两个角度来论述:。

持前一种看法的学者是以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和大脑结构来考察*问题的。关于遗传因素,学者们认为,可能是先天遗传的原因导致一个人从幼儿开始便产生性倒错,进而形成*倾向。通过国外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可以证明遗传对于性倾向的重要影响作用;关于激素水平,有科学家曾对动物做实验发现激素对性倾向的影响,推测可能对人也有影响,但是研究结果只能说*现象与激素水平有关,仍难以确定究竟是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了*,还是*的心理及行为引起了激素水平变化。

从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就主要包括两种看法:其一是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儿童在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心理遭受创伤那么恋母情结就会潜藏在意识里,并继续影响个体的性心理发育,最终在性成熟后发生相似的性心理异常。其二就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特别重视的是伙伴关系、偶然的机遇以及特殊的经历。一个人在与异*往中受挫,有过不愉快的经验,异性恋感情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而同时又受到同性的引诱,就会产生*的倾向。(汪新建、温江红,2002)这与李银河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似。

李玉玲在《*是怎样发生的》一文明确提出*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在于性情绪的作用,而且男女*的发生原因是一样的,*和异性恋发生的原因也是相同的,都是性情绪的作用。作者抽取男女各三名做个案研究调查,都是事业有成或成绩优异的人,结果表明是性情绪激发了性行为。(李玉玲,2006)

相关实证研究:
我国对*相关的实证研究很多,本文就选取了其中针对*的成因、心理治疗和对社会影响的研究进行简述。
田艳春在《关注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指出青少年时期是思想最活跃、感情最脆弱的阶段,最容易产生*心理。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在青少年阶段,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都没有最终确立。人在这个阶段,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接受新兴事物的速度快,但对各种社会现象缺乏分析判断的能力;充满幻想和渴望,但情感脆弱,经不起困难和挫折。同时,这个时期,人们渴望亲密接触并能够分享各自秘密的是同龄的朋友,而不是以教育者和管理者自居的教师和家长。在这个叛逆性最强的阶段,周围环境对异*往的*,对同*往的认同,使同性之间的亲密交往变得合“理”合“法”。(田艳春,2003)

刘援朝、汪洁《从心理咨询角度思考*》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提出在对*者进行心理咨询时要注意的问题,第一,*是一种性偏离行为;第二要区分素质性*与非素质性*,要尊重本人的选择;第三要指出他们的边缘性状态和可能因素;第四对*的理解和包容不等于支持和正常。还强调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求助者人格的良性发展和自主意识的形成。(刘援朝,200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5:59

1.说实话,还真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所以没有自己的心得,乱给你找了一些东西。如果你的分实在送不出去,给我也行,我非常感谢!

2.有些人认为*是一个学习行为。但也有人认为,如果*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话,应该可以通过让*者学习异性恋者的性觉醒、*和性行为来改变*取向,但是这事实上是很困难的。他们声称一定有一种先天的因素使得大部分人们对异性产生*。这些因素也在*者身上体现,只是*是其中非典型的例子。

3:大多数*者是天生的。在人们传统思维中,“大部分男人爱女人,所以男人应该爱女人,所以男人爱男人是不正常的”。人们约定俗成的上述观念没有任何逻辑推理可言,这是典型的“幼稚归纳推理”,其本质纯粹是“感觉”而已。实际的情况是:大部分人是异性恋,少数人是*。这个才是正常现象。所有人都是异性恋的所谓“正常”在有文字记载的任何时期的任何民族都没有出现过。当然,也有一些*是后天逆转的,这些和家庭影响、社会风气有关。而早年的家庭影响则相当的巨大。

4.也许是幼儿时期受过某种刺激(美国某摇滚歌星),
也许是成长过程中无法接触异性(寺院,军队),
也许是家庭管教过严(跟异性接触是错误行为,长此下去,就会很难接受异性)
也许是异*往有过失败经历
也许是寻求刺激,搞双性恋,这种是可以治疗的
还也许是天生染色体异常,XY但身体是女性.或者相反
男*中,如果处于男性角色,有可能是双性恋.可以治疗.女*相反

5.在关于什么因素决定一个人的性取向问题上存有很多争议(特别是关于环境和基因方面的争议):究竟性取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是不可变的还是可选择的。

6.人们约定俗成的上述观念没有任何逻辑推理可言,这是典型的“幼稚归纳推理”,其本质纯粹是“感觉”而已。实际的情况是:大部分人是异性恋,少数人是*。这个才是正常现象。所有人都是异性恋的所谓“正常”在有文字记载的任何时期的任何民族都没有出现过。当然,也有一些*是后天逆转的,这些和家庭影响、社会风气有关。而早年的家庭影响则相当的巨大。比如在军队里,*的情况间或发生。社会风气也会影响人们的性取向。在西方的古希腊和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男子注重仪容风貌的年代,那个时代,*现象也最为盛行。古希腊著名人物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都是*者,在他们观念中,成年男子和青年男子的爱情比男人和女人的爱情要高尚。而中国古代有周定王“裸衣合睡”;春秋战国的“龙阳”、“分桃”;汉哀帝的同床“断袖”;魏晋的“竹林裸嬉”。许多名士的诗歌,很多皆有*影子。又如隋唐的同骑相抱,宋代的执手抚面,直至明清同性之间的关系过度密切依然普遍存在。古代对此并没有严格束缚,这是自古逐渐形成的风气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病态。况且还不一定就是*。许多历史学家和人文学者也并不认为此“古风”为*做法,而仅仅是超越生死的情谊。但是说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其实其影响的社会因素并不如表面上所显现的那般巨大,而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使得更多的同志走向公开而已,而保守的社会则让更多的同志选择了隐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6:00

应该是心理原因,喜欢同性是发自内心的,与外界因素无关.世界上只有5%-10%的人是绝对的*或者是异性恋,人或许有时候会被一个同性所吸引,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把心态方正,其实才发现自己喜欢的不是同性,或者说是到底喜欢是谁自己也搞不清楚,这种事情常发生在青春期.
两个同性之间深刻的友谊,或许会因为一方发现喜欢上了对方,另一方如果被其打动,随之就成*,不管那个人是否有男女朋友.
有时候朋友之间肢体动作会特别多,特别是男生之间,经常会拍肩,靠很近,推推抱抱之类的,但是要注意,这不是爱情,只是友谊.关心的话语,会为你着想,这也会是一个异男容易做的事情.会因为只是朋友的关系,会经常关心,一旦有了女朋友,那么关系也会淡掉.
有的人会觉得*都是心里*的人,所以会觉得恶心,不正常(其实不然).他们无法理解两个同性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个绝对的*会无法接受异性恋一样,会反感.
建议那些人可以去看看同性的电影想《暹罗之恋》,《曼谷爱情故事》,《盛夏光年》.....都很不错的,至少可以改变一下对*的世俗的看法.
--根本没有异常之处.

我不是为了赚分才回答的,只是想让你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而已.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